段奇清
那段時間,對他來說,是些孤寂寒冷、悄無聲息的日子。考上早稻田大學后,酷愛讀小說的他為了能靜心閱讀,租了一間十分簡陋破舊但很安靜的房子,做他的專門閱讀室。每天,除了去學校的圖書館,就是在出租屋,盡管生活十分清苦,他卻閱讀了大量的名著,汲取了廣博的文學營養(yǎng)。
也許是上蒼怕他過于寂寞,或許擔心在孤寂寒冷中,他的那顆心對世間的溫暖感受不再那么敏銳,于是派了一個小精靈來陪伴他,讓他的情感繼續(xù)美好且充滿生機。
那天晚上,他在出租屋附近散步,忽然有一個暖暖的聲音傳來:“喵喵……”原來是一只貓,不管他是急走還是慢走,那聲音總會跟著他,一直跟到了他的小屋。
那是一只褐色虎紋貓,充滿靈氣卻有些恓惶,聲音甜潤中有幾分黏滯。他本來是不想有任何生靈來打擾他的,但他認為這只小貓可憐,就收留了它。而就是這只貓,給他帶來許多樂趣,不,是讓他心中有幾分暖氣在裊裊娜娜升騰著。他給這只貓取名“彼得”。
那時的日本經(jīng)濟非常窘迫,他又一心沉醉于讀小說,精神上算是饕餮了,可物質上常常是一日三餐難以為繼。按說,彼得來了后,饑腸轆轆應該更是常態(tài)了,可事情反倒有了轉機。
原來,在他們班上有些女同學家里條件不錯,以前他曾向她們求助,女孩們不是不理他,就是說:“活該,你這是自作自受?!弊詮挠辛吮说煤?,女同學因為他富有愛心,主動借錢給他,讓他和彼得不再在饑餓中度日。甚至有女同學從家中直接帶了秋刀魚或大蝦送給他,這時,他和彼得就能打打牙祭了。熱氣騰騰的秋刀魚湯或大蝦湯,可以讓他們齒頰留香好些天。
冬天一到,房子四處漏風,他連一只暖爐也買不起。到了夜晚,屋外一片漆黑,寒風在窗外凄厲地呼號。幸虧有彼得,他能緊緊地摟著彼得,而彼得的那種暖,直熱乎到他的心頭。是的,他就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彼得讓村上春樹領悟到:世界原本是愛的世界,只要付出一點點愛,就能讓自己得到許多溫暖。從那時起,受到啟發(fā)的他將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標定為“寫出讓人感到溫暖的小說”。
很快,因為彼得他收獲到了溫暖美好的愛情。雖說村上春樹那時還沒有寫出一篇有分量的小說,但他那“寫出體溫一樣的小說”的目標一旦樹立,也就放射出灼人的熱量,這樣的熱量吸引了一個名叫高橋陽子的女同學。她從給村上春樹和彼得送秋刀魚、大蝦,到被他磁石一般的力量吸引著走進了他的小屋。
陽子第一次走進村上春樹的出租屋時,一下子就被驚呆了,房間里整整齊齊擺滿了書:各種英文書籍、字典,還有厚厚的筆記。雖說已是初冬,村上春樹站在她的身邊,卻穿著單薄的外套,一雙手凍得通紅;陽子還看到他的飯碗中只有一些極其粗糲的食物。村上春樹毫不隱瞞地說,就是這樣的食物也常常短缺。
陽子的心靈被他在逆境中奮發(fā)的精神徹底震撼了,從那以后,她總會去默默地照顧他的生活。在同甘共苦的日子里,他們深深地相愛了,愛情的強大力量讓村上春樹看到了人生的光明前景與生活的樂趣。在他22歲那年,他們幸福地結合了。
結婚后最初的一段日子,善良開明的陽子的父親讓他們小兩口住在開被褥店的家中,讓他們不至于為一日三餐發(fā)愁。后來,小夫妻倆開了一間酒吧,為了感謝為他們帶來幸福和愛情的貓,村上春樹給酒吧取名“彼得貓”。
其實,彼得讓他有了創(chuàng)作的方向,讓他有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魂,而貓也成了他小說的支撐。每天下午,他都會有意無意在酒吧聽顧客講故事。夜里,他會為自己倒上一杯啤酒,彼得則熱乎乎地睡在他的腳邊,這樣他的腳就像被一個暖爐焐著,在這種溫暖中他開始寫作。
就這樣,村上春樹寫出了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讀者能從這部小說的字里行間感受到溫暖,這部小說也使他獲得了群像新人文學大獎。從此,他一發(fā)而不可收,先后發(fā)表了《1973年的彈子球》《奇鳥行狀錄》《尋羊冒險記》等小說,這些小說中描寫了大齡貓沙丁魚、走失的青箭貓,以及那些沒有名字的貓。而這些貓或多或少有著彼得的影子。
彼得總在激發(fā)著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次他去歐洲采風,只好把彼得寄養(yǎng)在一家出版社的一個編輯家里,到了歐洲,他白天旅行采風,晚上寫作,但總會想起在家寫作時貓咪溫暖地偎依在他腳邊的情景,而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更是讓他文思如泉涌。
旅行結束回到日本后,作為對這位編輯照料彼得的答謝,村上春樹把在其間寫的小說給了他,而這部書就是著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的出版讓村上春樹大獲成功,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不可撼動的地位。
然而,他的這一切榮譽,彼得并不要與他分享絲毫。一天下午,陽光燦爛,村上春樹散步回來,發(fā)現(xiàn)彼得蹲在地板上,一雙水晶般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放射著特別美麗的光芒,可它四肢已經(jīng)冰冷——彼得或許認為該履行的職責已履行完,應聽從上帝的召喚,回到天上去了。而它那眼睛中迸射出的漂亮的光澤似乎在告訴人們:只要作品中有溫暖,就能被人接受和喜愛,并永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此后,村上春樹又養(yǎng)了一只暹羅貓,小說《奇鳥形狀錄》就是為它所寫。除了暹羅貓,特別愛貓的他還養(yǎng)了許多貓。在一篇文章中,村上春樹說:“人和貓的故事,在每一個有愛的角落里傳播,像春陽的芬芳,夏陽的熱烈,秋陽的靜美,冬陽的柔暖。如果有一天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貓不見了,我的整顆心都會是空落落的。養(yǎng)貓與讀書對我而言,就像我的兩只手,相輔相成,編織出多彩的生活。”
人們說:“一只貓有七條命?!币粋€人若能從貓身上領略到人世間的溫暖,他的人生也能像貓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也就能呈現(xiàn)出七彩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