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保祥
著名作家梁曉聲認為:文明就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父子二人的善良行為,收獲了一籃子寶貴的感恩。
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和父親都在為生計發(fā)愁。
在猶豫了一段時間后,我和父親決定做客運生意。我們貸了款,買了一輛半新的中巴車。
每天,我們都往來于鄭州與焦作之間。因為我們的車況不好,對道路也不熟悉,所以生意很是慘淡,每每都快上車的客人總會被別的車搶走。但我們從不誤鐘,也不訛詐客人。因此,很多人都還是愿意坐我們的車。
六月,正是麥收的季節(jié),路兩旁鋪滿了金黃色的麥穗,那些黃,是布滿希望的黃,是帶著激情的黃。父親一路小心慢行,因為路上有許多農(nóng)民在收獲他們的希望,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而無視別人的血汗。
這天,我們不緊不慢地在公路上行駛,后面一輛大客車趕了上來,沖我們直摁喇叭,催我們趕快走。我們盡量向路邊靠,大客車于是風馳電掣(chè)般擦著我們的車身沖了過去。
車子繼續(xù)往前趕路,突然,我看見前面有人在拼命地揮手,一個婦女正抱著一個渾身是血的孩子,攔截過往的車輛,我們立即意識到可能發(fā)生了車禍。我們最忌諱的就是車禍,碰到這種事,開車的人一般都是躲開。我示意父親從旁邊開過去,但父親沒有猶豫,他緊急剎車,然后很快地跳下車,跑到婦女面前。
原來,剛才那輛瘋狂行駛的大客車,在超車時帶倒了正在路邊玩耍的孩子。情況十分危急,父親二話沒說就讓那個婦女上了車,就近把他們送進了一家醫(yī)院。
一個星期后的一個下午,我們?nèi)缤R粯有旭傇诼飞?,路邊仍是滿地的金黃,一些農(nóng)民仍在搶收。
一個婦人正在向我們招手,她的手里是一籃子金黃的麥穗。我們停下時,她把一籃子麥穗鄭重地交給了父親,對我們說:“這些天我一直在等你們,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孩子,我家沒有別的值錢的東西,我就裝了一籃子長得最飽滿的麥穗送給你們,愿你們每天都滿車滿員,順順當當。”
父親接過那籃子麥穗,眼睛潮潮的,他把麥穗交給了我,囑咐我收好。我知道,這不只是一籃子飽滿的麥穗,更是一籃子滿滿的祝福,一籃子真心的回報。
很多時候,我們無意中種下一顆善意的種子,往往會收獲一籃子金黃的感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