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華 孫桂珍
說謊,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并非寶寶獨有,成人之間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原因說謊。寶寶說謊時,你更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寶寶說謊的原因
想逃避懲罰
例如,寶寶和爸爸游戲時,不小心把自己最心愛的玩具摔碎了,邊哭邊指責爸爸:“都怪你,都怪你!”寶寶之所以撒謊,是因為他希望自己沒有把事情搞砸,他不想惹麻煩。如果你不能理解寶寶,或者以打罵等懲罰手段來對待寶寶的錯誤,那他為了逃避懲罰,就會采取說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想取悅父母
父母的表揚和肯定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為了取悅你,寶寶可能會說:“我今天在學校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
當同伴之間鬧矛盾時,出于愛護,大人都不愿讓自家寶貝受委屈,會不由自主地鼓勵寶寶說謊:“是不是他先打你?”“你沒有打他,他就哭了,對不對?”這樣一來,寶寶會順著你的意思說謊。
為達到某種目的或愿望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寶寶會使用小伎倆——撒謊。例如,睡前故事講完后,寶寶還不想睡,想吃爸爸白天給買的彩虹糖。糖一到手,寶寶就開始往被窩里鉆,說要去“探險”。結(jié)果透過被子,媽媽聽到了糖袋子被打開的聲音——原來他要吃糖!寶寶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如果直接跟媽媽要糖肯定被拒絕,但他又太想吃彩虹糖了。
模仿成人
大人的權(quán)宜之計往往成為寶寶說謊的樣板。如有人上門找寶爸,寶爸不愿見,就叫寶媽說他不在家。寶寶的觀察學習能力相當強,他看到大人說了謊而沒有遭到任何懲罰,他會很聰明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不用事事都說真話。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景,寶寶也會說謊。
想象替代現(xiàn)實
寶寶說謊有可能是把想象和現(xiàn)實混淆在了一起,或是想獲得某種好的感覺。比如,寶寶很想去動物園,但你一直都沒空帶他去。某一天,他可能繪聲繪色地跟周圍的小朋友講動物園里面如何如何……此時,寶寶并不是在撒謊!因為他太想去動物園,他早已無數(shù)次地在腦海里勾勒出動物園的情景,熟悉得他以為自己都去過了!這就是用想象代替現(xiàn)實。
寶寶的記憶力不如成人,由于記憶的失真或者想象上的錯誤,容易出現(xiàn)張冠李戴,使你很容易認為他是在故意說謊。
應對謊言的方法
寶寶說謊固然不對,但他謊言的背后隱藏著豐富多彩的秘密。面對謊言,尤其是寶寶第一次撒謊,你的處理要慎重。
多溝通,給寶寶足夠的關(guān)愛
親子之間要多溝通,允許寶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并給予合理接納。當父母給予寶寶足夠的關(guān)愛時,寶寶會感受到你們的肯定和支持,即使做錯事,也不怕說實話。
鼓勵寶寶說真話
犯了錯誤后,寶寶自己會有內(nèi)疚感,甚至想掩蓋自己的錯誤。讓寶寶直面錯誤,離不開父母的鼓勵。你只有對說真話持肯定贊賞的態(tài)度,寶寶才能突破心理障礙,勇于承認錯誤。
對寶寶要有足夠的信任
想要寶寶坦誠直面錯誤,你首先要創(chuàng)造信任的環(huán)境。寶寶說實話后如果換來的是懲罰,那么他下次就很難再說真話。處理寶寶撒謊時,你不要著急地去糾正他,而是信任他,允許他經(jīng)過考慮后再做決定。就算寶寶沒能坦白錯誤,也要側(cè)面跟他溝通,了解他的想法。
別對寶寶要求太高
對寶寶要求過高、過嚴,不僅使寶寶時刻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且容易導致寶寶撒謊。哪個寶寶不犯錯?寶寶正是在一次次的犯錯過程中獲得成長。你如果緊盯他的錯誤,就是對這種行為的強化,會使錯誤越來越多。適度忽視,能使寶寶撒謊行為自然消退。
為寶寶樹立誠實的榜樣
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寶寶的問題,而是父母的問題!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寶寶學習的榜樣。要消除寶寶的撒謊行為,你們首先不能撒謊。
幫助寶寶區(qū)分想象與現(xiàn)實
由于寶寶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有限,與其說他在說謊,不如說他只是在提供錯誤的信息而已。當寶寶把想象當成現(xiàn)實時,不要去批評、指責他,而是鼓勵他講述更多的細節(jié),發(fā)揮想象力。
合理懲戒
只有表揚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科學的。在處理寶寶犯錯的過程中,要根據(jù)錯誤的嚴重性進行合理懲戒。如果涉及品質(zhì)問題(如偷竊),你不僅要懲罰,更要給寶寶講道理,不能一罰了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