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的頒布與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物理教育工作者們正積極探尋各種各樣的物理教學模式,努力讓物理教學變得更為鮮活、靈活,以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指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彰顯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不斷迸發(fā)學生自主的激情與積極性,不斷凝聚物理學習“正能量”。
倡導教師明確自身角色 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角”,教師只能是“配角”,但并非強調全盤否定教師的作用,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指導者、點撥者、引領者。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有效的作用,教師必須在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之前就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鉆研,并精心預設教學,適時關注學生的生成性資源,并對學生自主發(fā)問進行恰當有效地調控,及時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質疑是物理學習的源頭,真所謂“疑乃思之源,思為智之根本”。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強調讓學生“質”自己對物理知識點的不懂之處,“提”自己對物理問題的不解之處,“說”自己對物理規(guī)律的不明之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質疑空間非常廣泛,學生可以對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質疑,可以對中學物理教材進行質疑,可以對同伴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質疑,可以對教師教學的方方面面進行質疑,甚至可以對歷年來的中考物理試卷進行質疑,在一切有疑處質疑。教師應引領學生進行主動質疑,教師要以令學生可親可敬的態(tài)度消除師生間的心理屏障,構建和諧融洽的物理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教師要以新的課程標準為“導引”,深入解讀中學物理教材,從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讓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習大膽質疑的興趣,讓學生想質疑;教師應引領學生將問題提到“節(jié)骨眼”上,這個“節(jié)骨眼”就是指物理學習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教師應教給學生提問的技巧,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會質疑。
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求異 新課程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求異旨在開闊學生學習物理的新思路,關鍵在于開拓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起自己也可以猶如科學家一樣發(fā)現(xiàn)物理新知的信念,對任何問題都要從多方位思考、探究,提出新見解,重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標新立異的潛能,絕不人云亦云。比如,教學“物質三態(tài)及其相互轉變”這部分內容后,引導學生對“夏天的雪糕為什么會冒白汽”“人工降雨又是怎么回事”之類的問題進行大膽質疑、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遷移訓練,進行舉一反三,剖析諸如此類問題的共性與個性,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提供時空,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
探究學習已成為當下主流學習方式。在探究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的“教”都是為了“學”服務,提倡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構建廣闊的探究時空,教師為學生提供的物理學習內容應為學生的物理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創(chuàng)見”,引領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教師應大力鼓勵學生操作、嘗試、交流、討論、探索、發(fā)現(xiàn),將“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將“講”的機會讓給學生,將“做”的過程放給學生,盡一切可能為學生構建探究學習的舞臺。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精心選擇與有效設計有利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的內容,又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水平的活動,并引導學生在物理探究學習活動發(fā)展思維能力。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物理教材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對生活的促進作用,增強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強烈欲望;教師應幫助學生溝通物理與其它學科的聯(lián)系。注重學科的整合,以發(fā)揮“聯(lián)動效應”;教師應引領學生將所學物理知識適時運用于生活中去,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物理知識,使知識服務于生活,使生活在知識的支撐下更便利,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成功感,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欲望。如“物質三態(tài)及其相互轉變”教學完,教師可及時提問:“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呢?”進一步點燃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的“火苗”,讓學生樂此不疲地繼續(xù)探究下去。物理探究學習中遇到的一般性問題,學生應在邊學邊探中自主加以解決;實在難以自主解決的,教師也不宜過早解釋,而應針對學情,再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梢允菍W生合作探究,可以是小組合作探究,還可以是全班集體探究等,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生本之間的對話、辯證將探究的問題加以解決。教師的職責在于指導或點撥,以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探究習慣,將學習探究變成學習物理的一大樂趣,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與獨創(chuàng)性,以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情感。
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方法為主線,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必須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立足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增強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訓練,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