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與老師溝通真誠為先
記者 趙維莉
隨著孩子升入高年級的興奮與期待,也讓很多家長有些擔心,如何與并不熟悉的老師進行溝通。雖然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是對于一天多半時間都在學校的中學生來說,老師可能更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動態(tài),能夠及時察覺出他們細微的變化。那么,家長將如何獲得老師的幫助形成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就尤為關(guān)鍵,而達成這一目的的根本所在就是雙方的密切良好的溝通。
正因為孩子們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學校,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是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所以很多家長很看重每一次與老師或面對面、或電話溝通的機會,這本無可厚非,但由于多年在社會上的浸淫,讓家長們會不自覺地想要與老師“套關(guān)系”,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讓老師高看一眼,多給些“照顧”,但王穎老師卻表示,這樣的做法反而會讓老師覺得家長不夠真誠。
“與老師建立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就應該是真誠,要知道當你面對新的老師時,他們也是在面對新的學生和家長,對于剛剛接手的同學們,他們往往只能從簡單的考試成績單上的分數(shù)來了解,他們更需要家長多多介紹孩子的一些情況。這時,家長們不妨和老師建立朋友的關(guān)系,把孩子的情況開誠布公地給老師交個‘實底兒’,讓老師們在日后與孩子相處中能夠快速找到切入點。”她提醒家長,在老師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時,一定要客觀、真實地來反映孩子的情況,“很多家長擔心,如果如實反映孩子情況,尤其是孩子的一些缺點和不足,會不會影響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樣的顧慮大可不必?!敝挥凶尷蠋焸?nèi)婵焖俚亓私夂⒆?,才會讓他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在與老師開誠布公地交流后,家長們也要根據(jù)孩子學業(yè)的變化來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態(tài)度,這樣與老師交流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升學對于孩子來說,不單單是學業(yè)上的上升,也有心理上的改變,而如果家長秉承一成不變的與老師的溝通方式,當然也是不合時宜的。
“很多家長與老師溝通習慣于‘匯報’式交流,他們更看重孩子的成績,分數(shù)高了皆大歡喜,而分數(shù)少了則第一反應是要給孩子‘加班加點’,殊不知對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成績的變化往往是心理等其他方面問題的體現(xiàn)?!币虼耍ㄗh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成績有變化時,不妨多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是否有改變,情緒是否有異常,否則如果不能從老師那里得到及時的反饋,那么等到事情嚴重時,家長們往往就會措手不及。
因此,她建議家長們在獲得孩子在校期間表現(xiàn)的同時,不妨結(jié)合他們在家中的表現(xiàn),與老師們深入交流,往往蛛絲馬跡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原因,把一切問題爭取扼殺在搖籃里,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中少走彎路。
此外,王穎老師特別強調(diào),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最好與老師在學校的保持一致,這也就要求家長要常常與老師溝通,交流彼此的教育理念,雙方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相輔相成,堅持協(xié)調(diào)一致?!安徽撌羌议L還是教師,對孩子的要求都應該堅持不懈,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堅決性、合理性,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當然,不可能讓每一個家長都與老師步調(diào)一致,而每一位老師的精力也是十分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一個孩子都面面俱到,因此有時雙方會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難免會產(chǎn)生分歧,因此王老師指出如果雙方確實存在分歧時,也應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表露出來,并進一步商討,統(tǒng)一認識,“家長們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問題,這樣會使得老師在她們的心目的影響力受到影響?!?。
最后,王老師建議家長們不妨以平常心看待與老師的交往和溝通,“很多家長已經(jīng)習慣了把老師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從心里就有一種老師說一不二的想法,因此無論當老師們給出怎樣的反饋或建議,家長都嚴格執(zhí)行,這樣并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與成長?!彼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萬不可千篇一律,要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就需要家長們多付出耐心,與老師勤溝通,注意孩子們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這樣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最美的時節(jié)綻放最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