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顧名思義,是記錄漢語的文字,也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更是世界上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fā)展的語素文字,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正逐漸被人們所遺忘。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提筆忘字的現狀,筆者通過對華中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等學校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得出一些結果,較為集中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于漢字文化的思想態(tài)度。
關鍵詞:漢字;歷史;文化遺產
1 當代大學生提筆忘字的現狀調查
通過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漢字擁護的熱情還是十分高漲的,大家都能認識到漢字傳播的意義和重要性。在這個調查中,有67%的大學生表示寫的一手好字很有必要,但在步入社會中,相比于手寫,更加要求電腦錄入的速度和質量。有28%的大學生表示也想寫好漢字,但是由于對語文知識的匱乏以及長時間的不接觸漢字,導致越來越生疏。這些都表明了當代大學生對漢字文化的高度認可,同時也不難發(fā)現其中隱藏著大家內心深處的矛盾和疑惑。
1.電腦科技的發(fā)展導致大學生越來越疏忽漢字。在這個信息時代,每個人都在和時間賽跑,就連招聘會上,打字錄入速度也成了應試的一道門檻。大學課堂,中學課堂,甚至小學課堂,幻燈片演示和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普遍,黑板板書已經成為了擺設,耀眼光彩的電子課件真的吸引學生的眼球嗎?顯然,這種便捷的方式提高了教學速度,但同時也造成了文化的流失和淡忘。
2.學校教育的不重視,導致漢字知識匱乏。如今充斥著學生的升學壓力不僅僅是困難重重的數理化,還有一個“老大難”英語。在孩子們的教育當中,英語的地位逐漸獲得提升,而語文則如平淡的湖水,越漂越清。很多同學表示,英語學習要比語文學習重要的多。而且,當代學生越來越多的考試采用“機考”的方式,這讓電腦操作越來越與競爭力直接掛鉤。如果按照這種形勢發(fā)展下去,想必漢字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因為無人問津而悲慘褪去。
2 當代大學生傳承漢字的重要性
1.漢字的自然之美。山川河湖,冰花雪月,不同的景象在每個人眼中是全然不同的。神奇的中國文字,或飄逸,或沉郁,或雄健,或精細,山河風物皆蘊其中。毫不夸張的說,漢字是這個世界上最賦予美感的文字。我們大學生非常有必要來領略漢字之美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同時立足于古人的價值觀來傳承民族文化。
2.漢字中的生活之美。中國字又叫漢字或方塊字,中國人在使用中國字的過程中,則對自己所擁有的文字傾注了太多的感情色彩,他的一筆一劃都是來源于生活。例如“安”字,屋檐下坐著一位女子,那不正是人們賦予了安穩(wěn)平淡的生活寓意嗎?我們大學生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減少對文字工具的依賴,從生活的角度領略漢字的精髓,這樣既能鍛煉我們的想象力,更能加強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漢字中的人文之美。越來越多的聊天軟件的誕生淹沒了書信的來往,大家每天只會通過冰冷的郵件、QQ來傳遞溫情,殊不知那樣的方式怎么能取代書信中親手寫下的那份溫情與感動。我們大學生應該重視和傳承起中國文化,保留人與人交流中的真誠。
3 漢字文化遭遇的侵襲
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歷史。如今大學生由于自身或社會原因,漸漸被科技所同化,這樣既不利于我們精神文化的修養(yǎng)提升,而且一個喪失文化遺產的名族,相信也很難在這個世界之林中存活。
1.漢字遭到侵襲,影響漢字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日前,大量的西方文化,一股腦涌入我們本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因新鮮感而投奔到資本主義文化,再加上更多的應試中提高了英語科目的含金量,致使?jié)h字的地位逐漸走低。對于西方文化,我們應該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來適度接受,很明顯這種接受并不是全盤否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而是通過優(yōu)秀的外來文化來滋潤我們自己的漢字文化。
2.漢字形神俱滅,民族文化遭遇危機。漢字的精華不僅僅在其形,更加打動我們的是那青青子衿的感動。然而當今大學生為了一味的追求速度,擬造了各種簡化字,甚至創(chuàng)造了新漢字。漢字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不僅要發(fā)揚傳承,更重要的是尊重,學會用心去感受。
3.會讀不會寫的半文盲,引起社會焦慮。漢字書寫的蒼勁有力逐漸被鍵盤敲打的啪啪聲所取代,人們再也無法靜下心來品味漢字的樂趣,盲目追求速度的社會總有一天會讓人們喘不過來氣。似乎這個畫面讀者肯定不會陌生,當你拿起筆想寫一個字,那個字就在眼前可是你怎么也想不出它的筆畫。漢字書法的魅力是不會被取代的,正如沁人心脾的茶香怎么會被可樂所代替呢?
4 大學生繼承和發(fā)揚漢字文化的對策
1.重視漢字文化從教育開始。首先我們在學校里就應該提倡作業(yè)筆試來激發(fā)同學對漢字文化的積極性,學校也應該開展一些關于漢字文化的講座和社團,讓大學生充分了解其中的樂趣。當然推崇漢字考級也不失為一種硬性的被迫接受的方式。
2.重視漢字書寫的技能要求。想要阻止“提筆忘字”的現象繼續(xù)惡化,緊靠感慨和呼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寫的一手好字成為一種追求,字寫的好是一種享受,用人單位完全可以將一手好字作為就職的加分點。中國古話字如其人也是說的恰到好處,一個人字寫的好,這個人必定不是拖沓邋遢之人。
結尾:總體而言,大學生對于漢字文化的熱情是很高漲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漢字興亡,人人有責”。漢字是我們中國文化的象征,而且漢字的文化意義也是歷代文人大家的結晶,必然的,漢字不應該順應科技的發(fā)展被取代或者遺忘。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離不開漢字文化的傳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發(fā)揚漢字文化的決心和責任。
作者簡介
史浩然(1993—),男,漢族,現就讀于浙江工業(yè)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