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腦血栓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來我院接受腦血栓治療的患者240例,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臨床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腦血栓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并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比較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個體化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和生理干預,有效的緩解了患者治療過程中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對于提高腦血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腦血栓;個體化護理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已經(jīng)成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腦血栓作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腦部的動脈血管壁出現(xiàn)病理性改變,造成動脈血管腔狹窄,最終完全閉合,進而造成腦梗塞壞死的一種臨床疾病,該病患者通常伴有失語、肢體偏癱、共濟失調等神經(jīng)損傷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腦血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通常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腦血栓患者的臨床護理對于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诖?,筆者采用個體化護理干預方式進行了腦血栓患者臨床護理的相關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來我院接受腦血栓治療的患者240例,年齡42~63歲,平均年齡(53.7±4.7)歲,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54.9±4.2)歲,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平均病程(2.2±0.9)d,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53.3±5.1)歲,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0例,平均病程(2.3±1.2)d,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臨床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個體化干預方式進行臨床護理,即①心理干預 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并通過與患者的交流結果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并以此制定個體化的心理干預方案,護理人員應通過不同的方式為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述腦血栓的發(fā)病原因和治療方法,詳細簡述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治療的注意事項,使患者了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護理人員應主動鼓勵、支持患者,耐性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2],從而有效地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對于持悲觀態(tài)度患者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向其講述之前成功治療的病例,從而堅定患者治療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應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醫(yī)院的\"人文關懷\",使患者可以以平靜、輕松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②生理干預 患者接受治療后,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對于老年患者應循序漸進進行開展,以免引發(fā)患者不適,通過每日幫助患者進行肢體鍛煉、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局部按摩和語言功能鍛煉,以提高患者應腦血栓而喪失的生理功能,加速患者疾病的康復。
1.2.2臨床觀察指標分別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于患者發(fā)病后21d采用改良的愛丁堡斯堪的那維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表[3]對患者的神經(jīng)缺損程度進行評價,輕型:1~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4],顯效:患者治療后腦血栓的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證候積分減少<95%;有效:患者治療后腦血栓的臨床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有所好轉,30%≤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患者治療后腦血栓的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1.2.3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ridit分析,α=0.05
2結果
2.1 臨床治療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的比較結果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見表2。
3討論
個體化護理即使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進而制定個體化的臨床護理方案,一方面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為后期康復治療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5];一方面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護理,提高了手術治療效果。個體化服務體現(xiàn)了個性化治療的原則,提高了臨床護理的針對性因而可取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本次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個體化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度,進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進一步說明了個體化護理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避免了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總之,個體化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和生理干預,有效的緩解了患者治療過程中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對于提高腦血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麗平.腦梗死患者70例康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5):103-104.
[2]陳秀英.優(yōu)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5):235-236.
[3]陳伍妹,黎衛(wèi),楊秀坤.整體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抑郁情緒及神經(jīng)康復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1):141-142.
[4]徐家喜,顧偉萍,王忠玲.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52-53.
[5]盤雪瑩.個體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手術病人的焦慮心理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114-115.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