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經(jīng)皮腎鏡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UPJO)合并腎結石的方法和療效。方法 自2008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43例腎結石合并UPJO患者應用經(jīng)皮腎鏡治療,采用氣壓彈道、超聲碎石機、鈥激光處理結石后,用絲狀電極于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段,縱行全層切開輸尿管,直到顯露周圍脂肪,術后留置D-J管3個月。結果 43例腎結石合并UPJO患者均成功置入經(jīng)皮腎鏡工作通道,38例結石一期完全清除,5例行二期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鈥激光碎石治愈。碎石時間為10~22 min,狹窄環(huán)內切開時間為5~20 min。43例隨防9~38個月,平均28個月,彩超示:9例腎積水消失狹窄環(huán)完全解除;32例腎積水較術前明顯減輕。2例腎積水無進行性加重。所有病例均未見結石復發(fā)及UPJ二次狹窄。結論 經(jīng)皮腎鏡腔內切開治療UPJO同時處理腎結石,手術方法簡單、安全、有效、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且臨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經(jīng)皮腎鏡;腎輸尿管連接部狹窄(UPJO);腎結石
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UPJO)是引起腎積水的一種常見的尿路梗阻性疾病。由于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的梗阻妨礙了腎盂尿順利排入輸尿管,使腎盂排空發(fā)生障礙而導致腎臟的集合系統(tǒng)擴張。而由于尿液的引流不暢,UPJO也常常伴發(fā)結石、感染等,并最終會導致腎功能減退甚至喪失。分析我科自2008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腎結石合并UPJO患者應用經(jīng)皮腎鏡治療的病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齡12~63歲,平均年齡38歲,左側23例,右側20例。26例為體檢發(fā)現(xiàn),17例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不適病史。病史3個月~9年,平均4年。32例為單發(fā)結石,11例為多發(fā)結石。48例均經(jīng)B 超檢查,提示不同程度腎積水、腎盂擴張,其中腎盂擴張積水<15 mm(輕度)9例,15~30 mm(中度)26例,>30 mm(重度)8例,行CTU均有程度不同的狹窄表現(xiàn)。狹窄長度在0.5~2.5 cm,平均1.6 cm。血常規(guī)異?;颊?5例,均應用抗生素控制正常后行手術。
1.2方法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膀胱鏡置入D-J管,改為俯臥位,墊高腰部,彩超探頭緊貼第11、12肋間皮膚掃查腎臟及腎周臟器,定位結石所在的腎盞,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建立腎通道。穿刺針穿刺結石所在腎盞,穿刺針穿入集合系統(tǒng)時有明顯的突破感,拔出針芯,可見尿液流出,置入導絲,逐層擴展至F18,建立工作通道,根據(jù)結石質地選擇氣壓彈道、鈥激光、超聲碎石機清除結石。繼而觀察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程度,置入絲狀電極,調節(jié)功率為60 w,自下而上縱行切開狹窄環(huán),范圍為狹窄環(huán)全長及其兩端0.5 cm,深度為輸尿管壁全層直達輸尿管周圍脂肪,用腎鏡可觀察到管壁外脂肪組織。術后置入兩根F6 D- J管,腎臟留置F14腎造瘺管。
1.3術后處理 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3 d復查KUB正常后,拔除尿管。1個月后拔除腎造瘺管,3個月后拔除雙D-J管。術后隨訪行彩超、CT了解有無新的結石形成、有無再狹窄及腎積水變化情況。
2結果
43例腎結石合并UPJO患者均成功置入經(jīng)皮腎鏡工作通道,38例結石一期完全清除,5例行二期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鈥激光碎石治愈。碎石時間為10~22 min,狹窄環(huán)內切開時間為5~20 min。術后4例體溫>39℃,應用兩聯(lián)抗生素后感染均控制。2例D-J管回縮至輸尿管,應用輸尿管鏡后順利拔除。無大出血病例,無胸膜及其他臟器損傷,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出現(xiàn)。43例隨防9~38個月,平均28個月,彩超示:9例腎積水消失狹窄環(huán)完全解除;32例腎積水較術前明顯減輕。2例腎積水無進行性加重,仍繼續(xù)隨訪觀察。所有病例均未見結石復發(fā)及UPJO二次狹窄。
3討論
開放或腹腔鏡下Anderson-Hynes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是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治療的金標準[1],該方法可去除病變的腎盂輸尿管連接部, 實現(xiàn)黏膜對黏膜的吻合,縮小擴張的腎盂, 同時可去除并發(fā)的腎盂結石,分離迷走血管或粘連的纖維瘢痕,手術操作相對簡便易掌握,療效確切且持久,手術成功率達86%~99%[2]。但開放手術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二次手術困難、腔鏡手術費用高、手術時間較長且術者學習曲線不平滑。且不管是開放術式或腔鏡下的腎盂成形,都無法處理UPJO合并腎結石患者的腎盞中結石,患者仍需行二次手術取石。而PCNL已成為治療復雜上尿路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3]。文獻報道經(jīng)皮腎鏡治療腎結石的結石清除率達85%以上[4],這種手術的安全性及療效已被證實[5]。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顯示:①單純縱行切開,不管是正常的還是狹窄的輸尿管均能很快愈合,無不良后果;②在4~6 w的時間內,輸尿管的愈合為上皮覆蓋缺損處形成管狀,以后平滑肌逐漸長入[6]。這作為UPJO行腔內治療的組織學基礎,1983年Wickmant和Kellett等[7]報道的經(jīng)皮順行輸尿管治療成功率達95%。我們應用經(jīng)皮腎鏡行UPJO內切開的同時,一并將腎結石處理,可謂一舉兩得。使患者不需行二次手術即可被治愈,減少了痛苦,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二次手術的風險。綜上所述,經(jīng)皮腎鏡內切開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合并腎結石是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Stevan B,Strreem,Jenny J Franke,Joseph A Smith,Jr.Management of urology[M].8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2: 463-512.
[2]黎介壽,吳孟超.手術學全集( 泌尿外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4:136.
[3]劉慶柞,王科,趙俊杰,等.B超引導下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1289例臨床總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0,31:683-686.
[4]Cimentepe E,unsal A,Saglam R,et al.Comparson of clinical outcome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in patients with radiopaque v radioplucent ureteral calculi[J].J Endourol,2003,17:863-865.
[5]Govorcin M,stojanovicS,Hadnadev D,et al.Diagnosis of ureteral calculi using ultrasonography,intravenous urography and unenhanced helical computedtomography[J].Med Pregl,2005,58(9-10):503-506.
[6]周艦,張景宇,楊軍,等.經(jīng) 11 肋間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鈥激光治療 UPJO 并腎結石 10 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24(9):703-704.
[7]黃健,李遜,那彥群,等.經(jīng)皮腎盂輸尿管成形術和 UPJ 狹窄內切開術[J].微創(chuàng)泌尿外科學,2005:213-21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