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鼻腔沖洗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1個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35.0%;治療3個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研究組患者治療1個月、3個月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且復發(fā)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鼻竇炎;鼻腔沖洗;藥物治療;療效
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因病癥發(fā)展緩慢,發(fā)病早期病癥不典型[1],診斷工作難度較大?,F階段,慢性鼻竇炎臨床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鼻腔沖洗治療等,其中鼻腔沖洗治療法備受臨床研究關注。有文獻報道,采用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可協同提升治療效果。本文以8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一定標準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伴有鼻塞、鼻孔流黏膿涕癥狀,少數患者還伴有嗅覺障礙、頭悶且有壓迫感,經鼻內鏡檢查發(fā)現鼻甲水腫、肥大且呈鼻息肉,中鼻道狹窄、可見息肉,后鼻孔、下鼻道、鼻咽有膿性分泌物,未見萎縮性鼻炎癥狀,中鼻道內有痂皮,患者臨床癥狀均符合慢性鼻竇炎臨床診斷標準[2],排除鼻部解剖異常疾病患者、重度全身性疾病患者、慢性鼻竇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等。按照數字抽簽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21~65歲,平均年齡為(42.5±2.4)歲,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20~64歲,平均年齡為(43.6±2.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克拉霉素分散片,0.25g/d,用藥1次/d,輔舒良鼻噴劑噴2次/d,變態(tài)反應癥狀患者口服鹽酸西替立嗪,劑量為10mg/d。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鼻腔沖洗治療,用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鼻腔,要求沖洗液溫度29~33℃、劑量為250ml,沖洗時患者身體保持前傾,使用意邦鼻腔沖洗器置入單側鼻腔,患者用嘴呼吸,將吸液管置入鹽水中,交替擠壓連接的橡皮球,將沖洗液擠入鼻腔,沖洗鼻腔,2次/d。兩組持續(xù)治療3個月,隨訪評定臨床療效。
1.3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3]:患者各種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鼻甲、中鼻道內鏡檢查未見黏膜水腫或息肉樣,未見膿性分泌物;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鼻甲、中鼻道內鏡檢查發(fā)現水腫癥狀改善,膿性分泌物減少;無效:患者各種臨床癥狀無明顯緩解??傆行?(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數據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記作百分數形式,計量資料記作(x±s)形式,分別行χ2、t檢驗,用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1個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35.0%,研究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P<0.05)。實驗組患者整體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慢性鼻竇炎發(fā)病原因十分復雜,其病理關鍵在于多種原因引起的鼻竇口狹窄或阻塞、黏膜纖毛清除功能障礙等,發(fā)病后一旦治療不及時將會發(fā)展為鼻腔重癥,甚至是嗅覺障礙等?,F階段,細菌感染引起的鼻腔炎癥臨床上一般先行藥物保守治療,伴有變態(tài)反應患者輔助抗變態(tài)反應藥物治療,黏膜纖毛清除功能障礙患者又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輔助鼻腔沖洗治療,部分癥狀嚴重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還會選擇手術治療。本次研究過程中,選取的克拉霉素分散片、輔舒良鼻噴劑等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克拉霉素分散片等藥物具有顯著的消炎功效,是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常用藥物,鹽酸西替立嗪是治療變態(tài)反應的常用藥物,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同時聯合鼻腔沖洗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本次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行鼻腔沖洗治療慢性鼻竇炎總有效率高達75.0%~80.0%,且療效較為穩(wěn)定。本文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4]結果相近,提示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鼻竇炎發(fā)生后受鼻腔解剖結構影響,炎癥影響范圍較大。通常情況下,鼻腔與鼻竇黏膜相連接,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組織表面多覆蓋有黏液痰,能夠清除鼻腔、鼻竇內部的病毒、細菌及灰塵等病原菌或過敏原,可以維護鼻腔與鼻竇內部環(huán)境穩(wěn)定。但是在炎癥長期作用影響下,鼻腔黏膜會出現水腫、充血癥狀,鼻腔腺體分泌物增多,導致纖毛運動緩慢,直至形成纖毛清潔功能障礙,導致鼻腔、鼻竇內部病原菌、過敏原等清除不徹底,加重炎癥[5]。進行鼻腔沖洗時沖洗液可直接降低鼻腔黏液稠度,改善纖毛功能,緩解鼻腔黏膜水腫癥狀,促進鼻腔與鼻竇內部分泌物與纖維素性滲出物排除,以從根本上起到清潔鼻腔的目的。此外,有文獻報道[6],鼻腔沖洗治療慢性鼻竇炎還可間接提升鼻噴激素對鼻腔黏膜的藥物作用,為臨床藥物治療效果的提升創(chuàng)造基礎性便利條件。筆者基于多年臨床研究經驗,認為鼻腔沖洗可以改善鼻腔內部環(huán)境,為藥效的發(fā)揮提供外部條件,協同提升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就鼻腔沖洗液成分與濃度問題而言,當前,臨床上常用的鼻腔沖洗液有激素類、抗生素及中藥沖洗液等類型。有文獻報道[7],物理性沖刷作用是鼻腔沖洗液發(fā)揮作用的關鍵。鼻腔與鼻竇內部纖毛活動受溫度、濕度、pH值及滲透壓等因素影響,環(huán)境適中狀態(tài)下,纖毛活動功能正常,一旦鼻腔內部pH環(huán)境呈酸性,溫度過高或過低,鼻腔黏膜組織濕度下降,纖毛活動活性將出現嚴重下降,影響鼻功能發(fā)揮。本次研究選取0.9%氯化鈉注射液作為鼻腔沖洗液,完全符合鼻腔黏膜生理需求,刺激性小,不良反應少,且成本低廉,沖洗過程中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有效性、安全性與經濟性完全符合慢性鼻竇炎臨床治療要求,應用價值極高。此外,本次研究發(fā)現,經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隨著時間推移效果更加凸顯。該結果于其它文獻報道中也有證實,說明經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遠期效果較佳,臨床療效持續(xù)時間較長。
筆者基于多年臨床研究經驗認為,在藥物與鼻腔沖洗聯合治療慢性鼻竇炎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首先在鼻腔沖洗操作過程中需注意沖洗液沖洗方法與技巧,以免沖洗液進入咽鼓管,對咽鼓管等部位造成外部刺激[8],引起患者不適,影響治療進程,并影響沖洗治療效果的發(fā)揮;鼻腔沖洗過程中還需要著重針對鼻腔中重度炎癥部位加重沖洗力度,以提升鼻腔、鼻竇內部的病毒、細菌及灰塵等病原菌或過敏原清除徹底度,充分改善鼻腔內部環(huán)境,為藥效發(fā)揮提供良好的基礎環(huán)境;針對鼻腔內部合并水腫癥狀的患者需要先消除水腫,以改善鼻腔內部內分泌物分泌正常,并未鼻腔沖洗液的沖洗與引流工作提供便利,擴大鼻腔沖洗面積,提高沖洗徹底度;沖洗治療期間還需要盡量維持鼻腔內部溫度、濕度、pH值及滲透壓等內部環(huán)境,以為鼻腔炎癥消除與環(huán)境改善提供便利。
本次研究過程中,選取的克拉霉素分散片、輔舒良鼻噴劑、鹽酸西替立嗪等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并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鼻腔沖洗治療,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近80%,且無藥副作用報道,有效性與安全性均有保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娜,張學東.鼻腔沖洗聯合藥物治療成人慢性鼻竇炎療效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3,24(11):1279-1281.
[2]李斯斯,陳建福,余詠梅,等.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近期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34(02):75-79.
[3]侯自強.連蒲蒼耳子散聯合藥物沖洗治療慢性鼻竇炎138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9,15(08):52-54.
[4]劉曉東.中西醫(yī)聯合治療慢性鼻竇炎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14(02):59-60.
[5]唐偉.羅紅霉素聯合鼻淵舒口服液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效果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24(04):135-136.
[6]邰旭輝,桑月紅,訾龍,等.慢性鼻竇炎非手術治療175例療效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3,13(05):441-444.
[7]吳亞清.簡易鼻腔沖洗結合健康教育防治慢性鼻竇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31(09):1165-1166.
[8]孫一枚.鼻腔沖洗治療復發(fā)性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20(17):32-33.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