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介紹山羊的生活、生理特性,飼養(yǎng)管理特性,進一步了解如何飼喂山羊,養(yǎng)好山羊,做到少投入多產出,讓養(yǎng)殖戶生產更多更好的優(yōu)質畜產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肉絨兼用;生活特性;飼養(yǎng)特點;管理特點;羔羊培養(yǎng);
在我省的一些山區(qū),養(yǎng)殖肉絨兼用山羊的農戶很多,他們的收入也較多,但是如何更好的養(yǎng)好山羊,增加收入,還需要我們了解更多的山羊的生存、飼養(yǎng)、管理特性,下面就山羊的一些特性介紹如下:
一、山羊的生活特性
1.活潑愛動喜登高。山羊喜歡攀爬,行動敏捷活潑,小羊喜歡跳到墻頭上或跑到屋頂上。在放牧時山羊喜歡游走,善于登高,看到高處的野草和樹葉,總是要攀巖石或爬樹干。因此,群眾有“精山羊,疲綿羊”之說。
2.勇敢頑強易訓練。山羊神經敏銳,膽大頑強,易于領會人的意圖,有牧工給予適當?shù)目诹?,山羊就會很快跟群,牧工常選擇個大、靈活的公羊去勢后訓為頭羊,羊群中有一頭好的頭羊,在放牧中就可以更好的掌握羊群。但是山羊怕驚嚇,易驚群。遇到生疏的東西,馬上警覺退步,改變行進方向。
3.采食性能廣。山羊嘴尖、牙銳、唇薄,利用飼料的范圍更廣。在灌木叢林和短草草地上以及荒漠地帶,山羊都能夠更好的利用草場,很好地生長。
4.喜合群、愛清潔。山羊喜歡群居,個別離群后,鳴叫不安。山羊采食之前,都要嗅一嗅然后再吃,被污染的草料寧愿餓著也不吃。因此,放牧中必須經常輪換草場,選擇清潔的水源,使其吃飽飲足。舍飼時,草要放在草架上,掉在地上被踐踏的草就不愿吃,造成浪費。
5.愛干燥、惡潮濕。山羊適合在干燥涼爽的山區(qū)生活,在圈舍里山羊也喜歡在較高的地方休息和站立。潮濕會使其感染各種疾病,生長速度減慢。圈舍也要建在干燥的土坡上,背風向陽,易于排水。
6.抗病力強,發(fā)病初期不易發(fā)覺。山羊比綿羊的抗病力強,在潮濕多寄生蟲的地方,能更好的生存。因此,往往發(fā)現(xiàn)病情就比較嚴重,早期不易發(fā)覺,所以牧工要仔細的觀察羊群,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
7.繁殖力高。山羊比綿羊的性成熟早,一般一歲以前就能生產一胎,而且能夠兩年三胎或者一年兩胎,雙胎者較多,有時可一胎產4—5羔。
二、山羊的飼養(yǎng)特點
(一)、放牧。北方的草原和山區(qū)是肉絨用山羊放牧的地方,山羊終年放牧,只在大雪封地或母羊產羔前后補以草料。放牧是飼養(yǎng)山羊的基本方式,在放牧技術上必須立足于“抓膘、保膘”。有膘作基礎,才談得上羊的多胎、泌乳、哺羔、產肉、產毛。否則,羊的健康很難保證。為了羊有好的膘情,在放牧技術上強調一個“穩(wěn)”字,放牧要穩(wěn),飲水要穩(wěn),出入圈要穩(wěn)。自由放牧時,四季牧場的選擇,可用“春洼、夏崗、秋平、冬暖”來概括。春季放牧最難,羊只經過一個冬天,春季就要恢復好羊的體力,羊非常貪吃,一見青草就不顧一切的去啃;夏季氣候熱,在高處放牧蚊蠅少又涼爽;秋季是配種季節(jié),要繼續(xù)抓秋膘,忌跑遠路,盡量往平坦處走;冬季選擇向陽溫暖的地方,融雪早,返青早。放牧也要根據(jù)不同的地理,進行合理的放牧。在放牧中還要注意飲水、喂鹽。飲羊是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冬季飲井水要隨打隨飲,夏季打上來要曬一曬。食鹽可刺激羊的食欲,每日每只羊供給10—15克,可用塊鹽或巖鹽,讓自己舐食。
(二)、舍飼。在部分農區(qū),養(yǎng)山羊以舍飼為主,除季節(jié)性放牧外,有專設的棚圈,既能避風又能積肥,圈內設草槽和飲水嘴,羊可自由采食和自由飲水,好斗的羊可以系以繩索限制其活動范圍。草槽兩側設柵欄,防止羊進入,踐踏草料。在青草期舍飼的養(yǎng)只,每只羊每日可給予3—5公斤的青草或鮮樹葉,冬季每日每只羊可給1—1.5公斤的干草,對種公羊和懷孕母羊還要給以部分精料和多汁飼料。
三、山羊的管理特點
(一)、羊群的組成和周轉。農戶養(yǎng)殖一般不分群,繁殖母羊和羯羊混合飼養(yǎng),到了秋季把羯羊賣掉,來年又有小羔羊長成半大,母的留作種用,公的去勢作為肉用羯羊,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既可以抓絨又可以產肉,每年都要外調優(yōu)質種公羊。但是,當羊群數(shù)量較多時,最好繁殖母羊和羯羊分群飼養(yǎng),易于管理。對于非配種期的種公羊要單圈飼養(yǎng),并給予適當運動。
(二)、羔羊的去勢和去角。公羊不留作種用的就要去勢,去勢后的公羊,性情溫馴,管理方便,節(jié)省飼料,肉無膻味,且較細嫩。一般去勢時間為出生后2—3周為宜,如遇天氣變化和體質弱的羔羊,可適當推遲。但過早和過晚都不宜。山羊好斗,有角山羊在生后5—7天內就要施行去角手術,去角時將羊側臥倒,用手指觸摸其角基,感到一硬的突起,將該處毛剪掉,周圍涂上凡士林,用苛性納棒沾水涂擦,直到微出血為止。去勢要找專業(yè)人員。
(三)、剪毛和抓絨。每年春季都要進行抓絨和剪毛,一般先抓絨后剪毛,具體抓絨時間根據(jù)當?shù)貧夂蚨?,當春暖時,絨毛就開始脫落,當發(fā)現(xiàn)頭部、耳根及眼圈周圍的絨毛開始脫落時,就是開始抓絨的時間,抓絨進行1—2次,抓完絨毛以后一周進行剪毛。無論是抓絨還是剪毛,一般養(yǎng)殖戶都是臨時雇人,沒有專業(yè)的剪毛員,很容易造成羊的死亡,這是得不償失的。剪毛和抓絨前就要對臨時的剪毛員進行簡短的訓導,抓絨不可抓得太深,分層逐步抓絨,抓完一側,翻過來抓另一側時,一定要輕翻慢放,不可用力太猛,以免對羊造成傷害。
(四)、藥浴。這是養(yǎng)羊飼養(yǎng)管理上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每年都要藥浴1—2次,春季剪毛后藥浴一次,秋季藥浴一次。否則發(fā)生庎廯后很難處理。一般在藥浴前8小時停止喂食,在藥浴前給羊飲足水,以免進入浴池后,吞飲藥液。
四、羔羊的培養(yǎng)。山羊的繁殖力強,產羔多,人工哺喂顯得尤為重要。出生后體質虛弱的羔羊要幫助尋找乳頭,盡量吃上初乳,乳汁不足的要中間哺喂牛奶,這主要針對2胎或多胎的養(yǎng)只。小羊一出生的人工幫助哺乳,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對于整個羊群的擴大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魯紹雄,吳常信.動物育種方法的回顧與展望[J]. 國外畜牧科技. 2000(01)
[2] 孫金梅.山羊的起源和進化[J]. 中國養(yǎng)羊. 1997(01)
[3] 常祺.山羊絨及絨山羊概述[J]. 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 1996(02)
[4] 賈志海,安民.山羊絨生長機理研究進展[J]. 草食家畜. 1996(01)
[5] 稅世榮.內蒙古絨山羊分布及其絨量絨質與生態(tài)條件的關系[J]. 內蒙古畜牧科學.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