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雪景美輪美奐,特別是雪后放晴,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廬山牯嶺山城晶瑩剔透、潔白如玉,好似童話世界。霧凇、冰雪、山嶺在藍(lán)天的襯托下,晶瑩剔透,賞心悅目,是廬山難得一見的好景致。
廬山的美麗在春、在夏、在秋,也在冬,但由于寒冷,游人稀少,廬山冬天雪景的美麗不為人所熟知。我有幸與廬山的雪景相伴,得以對廬山冬雪細(xì)細(xì)觀賞,不想?yún)s愈觀愈奇,越賞越有情趣。
人說匡廬“冬山如玉”。一個“玉”字,可見廬山冬雪之大、之久、之剔透、之純凈、之如詩如畫。
江西冬雪,廬山為最,是因其與長江為伴,鄱陽湖為鄰,北無他山,風(fēng)來無阻,借高山出平湖之地勢,得氣凈助風(fēng)純之天然。秋去冬臨,山雪來早,而大雪一到,便氣勢不凡:雪花之大,必如鵝毛;雪片之密,伸手可掬;飛舞之狀,翩躚飄逸,有跡而無拘;落地之時,均勻自約,無聲而有序。即落即積,即積即凝,頃刻之間,可將廬山常年的濃綠和深秋的遺紅統(tǒng)統(tǒng)隱去,變幻出冰雕玉砌的晶崖瓊峰,廬山冬雪之大,大得大氣。
然而,無久不成其大。隆冬新來,大雪剛過,乍寒還暖,無續(xù)來之雪不能久。而廬山冬雪之久,可達(dá)百日。每年12月中旬,初雪必下,末雪往往要到來年3月下旬。百日之間,大雪10場不為多,小雪則無計算。每每前雪未化,后雪覆之。一覆再覆,便成其久。廬山冬雪之久,與春無間。
而廬山冬雪的剔透純凈,則得益于它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山中森林密、植被茂,水清而魚瘦,土沃而樹高;山外湖水碧、高天藍(lán),云白而林綠,霧多而山淡。風(fēng)無沙,雨無塵,雪也就格外透亮。
廬山有景必有詩。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廬山草堂記》中便把對廬山四季的偏愛記為:“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笨梢娫谠娙搜壑?,廬山的冬雪與春花、夏云、秋月是各領(lǐng)風(fēng)騷,缺一可憾。明代詩人王世懋心慕廬山已久,他在赴任福建途經(jīng)九江時,正是秋末冬初時節(jié),上山之后,先賞秋景,又適大雪,待雪后初晴,紅霞白潔,不禁詩興大發(fā),吟出一首五絕《廬山雪》:“朝日照積雪,廬山如白云。始知靈境杳,不與眾山群。樹色空中斷,泉聲天半聞。千崖冰玉里,何處著匡君?!?/p>
如此美景不能獨(dú)享。趁著周末,攜妻帶兒,登山賞雪。雖說是冬雪滿山頭,山下還是蔥綠如常。半山蔥綠半山白,是冬日山景的常態(tài)。車到山腰,需給輪胎掛上鏈條,方可駛?cè)胙┑?。一入雪境,滿眼銀白,雪中行車,別有一番情趣。
首先興奮起來的是我的兒子,雖說是初中生,但從記事起,就沒有見過如此大雪,扒著車窗,靜靜盯看。剛到植物園的住地他便跳下車來,在雪地上不停地跳跑,一會兒捧雪捏成團(tuán),一會兒用腳在雪地上踩出圖形,一會兒跑到大松樹下敲折冰凌,一會兒用手指在雪地上畫圖,與大自然的親近之情表露無遺。我不禁感嘆起來:是大自然的力量讓這個面臨中考、課業(yè)頗重而又性格內(nèi)向、愛靜少動的男孩表現(xiàn)出本來的活力和少有的歡悅。
晚上,一家三口圍爐而坐,聊起我們兒時在雪中嬉戲的情形,打雪仗、堆雪人的話題引起了兒子濃厚的興趣,問這問那,說話很多,表情也很生動可愛。我們又暗自感嘆:初中三年級的學(xué)生,半大不大,平時放學(xué)回家,與父母很少交流,雖有問必答,但都極簡短。沒想到,“雪”成了我們一家三口難得的共同話題。
三人聊得興起,不免心血來潮,決定索性浪漫一番,雪夜同游含鄱口。于是,穿戴嚴(yán)實(shí),推門出來,只見皓月當(dāng)空,雪色似銀,如同白晝,正是“明月照雪不夜山”。我們?nèi)讼嗤煜嘁?,且行且談,披著月色,踏著山雪,走向含鄱口,去領(lǐng)略雪夜的湖光山色,去領(lǐng)略廬山冬雪給我們的別樣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