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其實是在強調(diào)環(huán)境重要影響作用。眼下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或者說英語的學習氛圍,特別是農(nóng)村初中學校,是亟待優(yōu)化或者加強。如何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是農(nóng)村初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以下就初中階段英語氛圍的營造,談幾點個人的拙見。
一、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制定定期的英語廣播節(jié)目
長期以來,英語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中,“聽”始終排在第一位,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而聽的能力是各項能力中最難掌握的,它需要聽者對信息在瞬間反應,并作出判斷。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僅靠老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收聽校園英語廣播是提高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它不僅彌補了課堂聽力練習的不足,還以最便捷、經(jīng)濟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的語境,使學生在獲取豐富文化背景知識的同時提高口語化表達的能力和技巧。
英語廣播時間方面,最好在早自習后的早餐期間,由于英語課通常安排在上午,剛聽完英語后,便于與英語課銜接。其次早晨的思維是最活躍的,便于接收新鮮事物。英語廣播的內(nèi)容應該緊貼生活,緊貼課本,通俗易懂,這樣學生們才不會反感,才不會排斥。再此,建議把校園鈴聲改成中英同時播報形式,如:“上課時間到了,請同學們做好準備”,然后英語再播報:“It’s time for class, please get ready” 。
二、校園里的標示標牌,用中英文雙語表示
這樣無形中讓學生掌握了許多單詞,也學會了許多知識。如1.校長室(Principal’s Office) 2.副校長室(Deputy Principal’s Office) 3.教務處(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 。
為加深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可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校園里需要用英語表達的標牌英語,如校園里的各個部門:食堂,辦公室,寢室,廁所,圖書室等等。校園里當然少不了花草樹木,給這些花草樹木冠上名號、科屬等等,再在漢字下署上英語,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并制作牌子。我想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定能印象深刻,經(jīng)久不忘。
還有制作一些警示標語,如在教學樓里:No Spitting 勿隨地吐痰, No Littering 勿亂扔東西, No Smoking 嚴禁吸煙,No Cigarette Disposal 不準亂扔煙頭, No Smoking Area無煙區(qū), No Scribbling On The Walls不準在墻上亂涂亂畫,No Bills 不準招貼, This Entrance Closed 此路不通, No Barefoot不準赤腳, Lost And Found Box 失物招領(lǐng)處。在大禮堂: Way In 由此進入,Way Out由此出去,Please Line Up 請排隊, Line Forms Here 在此排隊, Please Pay Here 請在此付款,Admission By Tickets Only 憑票入場,Admittance Free 免票入場, Seat By Number 對號入座, Protect Public Property 保護公共財物, Exit 出口11.Entrance 入口。在校門口:Please Show Passes 請出示通行證, Please Show ID Card 請出示身份證,Please Sign Guest Register 來客請登記,Not Open To Visitors 不對游客開放
三、多舉辦英語活動
興趣是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引發(fā)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guān)鍵。農(nóng)村學校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huán)境,學生遺忘現(xiàn)象比較比較嚴重,出現(xiàn)學時會、用時忘的現(xiàn)象。長此以來,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績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初中英語教學的活動立足于現(xiàn)實,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僅靠純課堂內(nèi)教學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們應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重視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積極性,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我們可以開設英語課外主題活動。如:進行課文朗讀訓練;學生自我介紹,及學生唱英語歌 ;根據(jù)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及表演;英語書法比賽;學唱英文歌;根據(jù)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表演;自由對話(用英語交流)。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及英語學習的興趣,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為日后進一不學習英語打好基礎。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錄音磁帶進行朗讀訓練,并積極開展朗讀比賽;開展有效的游戲比賽,學生進行詞匯大比拼;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夠流利地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前教師要確定好主題,讓學生能夠按主題進行活動。
四、開展課外閱讀,營造英語氛圍
課外是個廣闊的天地,課外閱讀對于開闊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著深遠的意義。這也是營造整個校園英語氣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閱讀是聽說和寫的基礎,只有提高了閱讀能力,一個人聽、說、寫英語的能力才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平時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
1.幫學生制定可行的閱讀計劃,挑選適合學生水平的讀物。因為書太多,而學生對英語讀物接觸的少,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 這就需要老師的科學指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才能卓見成效。尤其是對初一的學生,學生的詞匯量太少,不利于看小說原著,那樣會一下子把學生給嚇倒的,老師可以挑選部分淺顯的讀物,例如《英語小笑話》,《英語小故事》等,學生即可以從中學到知識,也可以從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2.教師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學會自己查字典,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中的一些困難。
3.開展閱讀比賽。每月評選一次“English star”,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把自己讀過的作品進行交流,競爭是促進發(fā)展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也可以起到鞏固閱讀效果的作用。
4.要求學生建立英語集錦本。讓學生們把在課外看到的妙言趣語、風土人情、諺語格言、詩詞歌曲等摘抄整理,逐一積累起來,教師給以定期查閱品評,并加以鼓勵。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應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場合去營造英語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去感受英語、體驗英語、欣賞英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把啞巴英語變?yōu)橛醒腥?、新鮮活潑的實用英語,從而扎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zhì)。我們要想盡各種方法,讓校園充滿學習的氛圍,特別要充滿英語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們覺得英語并不遙遠,并不陌生,它就在我們身邊。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們學習英語,理解英語,最終接受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