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現(xiàn)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的發(fā)展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合理運用學習策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做,讓他們在數(shù)學王國里自由地探索,從發(fā)現(xiàn)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數(shù)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shù)學的樂趣。在數(shù)學課堂中實施精講精練,營造起了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了學生學習需要,調動起了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精心設計“導學”,使學生愛學
“施教之法,貴在啟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充分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授課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恰當?shù)膶W方法,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使學生愛學。
1.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選擇導學方法,以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授“時、分的認識”時,教師可讓學生猜謎:“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生動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形象地揭示了鐘面的特點和時分秒間的關系,從而激發(fā)了兒童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數(shù)學游戲,競賽搶答活動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開展學習活動。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老師出示一組練習題,讓學生搶答,看誰算的最快。如:1+1+1+1+1+1=? 5+5+5=? 3+3+3+3+3=?再出示一組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搶答:6+6+6+6+6=? 9+9+9+9+9+9+9=? 8+8+8+8+8+8=? 當然學生比不過老師。在活躍的氣氛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口算能力,又啟迪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老師用什么好方法算得這么快?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導學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夠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二、創(chuàng)設“探究”空間,使學生樂學
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質、高效,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全程積極有效參與。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探究空間,讓學生有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充分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fā)展智能,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自主參與學習活動。
1.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真正意義上的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自己來說,印象、感受最深,理解的也最深刻。極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這種自主探究、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如:在學習了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道補充問題的應用題:“黃花6朵,紅花18朵,______?”并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思考之后,學生提出“紅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紅花比黃花多幾朵?”“黃花比紅花少幾朵?”“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幾倍?”“再拿來幾朵黃花就與紅花一樣多?”。短短幾分鐘,沒有經(jīng)過老師任何提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得出了5個問題。這樣做學生既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地講解好得多。
2.讓學生大膽猜想
猜想是人們在揭示問題實質,探索客觀規(guī)律,尋找命題結論時,憑借自己的想象,進行估計、推測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學中教師讓每個學生在已學得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時,板書課題后,老師說:“同學們猜一猜,1毫米有多長?用手勢表示給同學們看?!碑斖瑢W們打著手勢,用眼睛征求我的意見時,我則說:“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現(xiàn)在請你拿出尺子,……”在學生急于想知道他猜想的對不對時,老師請他們那出尺子去找,去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樣教學充分調動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整節(jié)課思維活躍,效率也高。
3.充分思考
每個學生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給他們留出一份自由自在進行思考的空間。再如在教學“毫米、分米的認識”一節(jié),當學生通過觀察得出“1厘米=10毫米”后,我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厘米和1毫米的關系嗎?”經(jīng)過片刻思考之后,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10毫米=1厘米”、“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毫米”的結論。在認識了1分米等于10厘米之后,老師問:“在米尺上你還能找出2個1分米嗎?”學生的回答更精彩。由此可以看出,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確實能促使他們對問題進一步思考、理解、內化、升華。長此以往,勤于思考、自主學習帶給他們定是成功的喜悅。
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不但表達出了自己的思維過程,而且?guī)恿巳嗤瑢W共同學習、自主發(fā)展。
三、適時精講,使學生愿學
精講,是指教師在學生探究學習的基礎上,選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知識、學生難以理解的共性問題,精心設計、追根求源、透徹剖析。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善于創(chuàng)造一種精神振奮、生機蓬勃的課堂氣氛。教師的講解要能吸引學生一起開動腦筋、思考所講內容,引起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可接受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同時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思想產(chǎn)生飛躍,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喜悅。
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有控制課堂的需求。學生的自主能力需要培養(yǎng)和提高,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實施精講精練,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為核心,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