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消積溫經湯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的療效,為小兒功能性腹痛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救治的80例功能性腹痛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每組40例,觀察組使用消積溫經湯治療,對照組使用保和丸進行治療,兩組療程均為1月,并隨診1月觀察對比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有效4例、顯效12例、治愈20例,治療有效率為90%,而對照組中有效9例、顯效12例、治愈9例,治療有效率為75%。并且在復發(fā)率、好轉時間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消積溫經湯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療效顯著,臨床實踐中可加以運用。
關鍵詞:消積溫經湯 ; 小兒 ;功能性腹痛; 治療; 研究
小兒功能性腹痛是兒科較為常見的疾病,發(fā)作間歇期小兒表現正常,一旦發(fā)作會給正?;顒訋韲乐赜绊慬1],為此本文選取80例小兒功能性腹痛的患者,對消積溫經湯療效情況進行研究,現將研究情況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80例小兒功能性腹痛,將其隨機分成人數均等的兩組稱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9例、21例,平均年齡(7.15±2.23)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患者分別為16例、24例,平均年齡(6.98±2.46)歲。經卡方和ridit檢驗兩組中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病程分布以及病癥和體征,P>0.05無顯著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病例診斷與入選標準 ①中西醫(yī)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根據諸福棠編著的《實用兒科學》,將以下臨床表現診斷為小兒功能性腹痛:小兒腹痛時間超過3個月;腹痛為非特異性間斷發(fā)作,以鈍痛、隱痛較為常見,且無明顯規(guī)律,并伴有便秘、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疼痛多出現在上腹、臍周圍,檢查無異?;蚰氈軌和?;病癥發(fā)作間歇小兒表現正常;經其他檢查無腹型癲通或外科性腹痛。中藥診斷標準:依據江育仁標準的《中醫(yī)兒科學》將下列癥狀診斷為功能性腹痛:患者腹部脹痛、按之加劇、口氣酸臭、不思乳食或腹痛欲泄,泄后疼痛減輕、患者脈滑,舌苔多厚膩。②入選標準:本文對滿足以下條件的患者進行研究:符合食積腹痛辯證標準或上述功能性腹痛診斷標準;年齡3歲~12歲。研究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終止試驗:試驗過程中患者不良反應嚴重或發(fā)生其他不良狀況;用藥過程中添加其他藥物治療;患者中途停藥治療者。
1.3方法
1.3.1治療藥方 觀察組用藥及劑量:炙甘草5g、白芍、延胡索、佛手、烏藥、枳殼、麥芽、山楂各15g、良姜10g、厚樸、木香各7.5g。另外,如患者大便干燥密實可添加適量萊菔子、枳實;患者伴有嘔吐、惡心癥狀可添加適量清夏;腹脹癥狀較為嚴重可適當增加大枳殼劑量;腹痛強烈增加延胡索劑量。該配方是5歲小兒2d藥量,其他可根據小兒年齡和體重增減。
對照組用藥及劑量:茯苓、萊菔子、山楂、神曲各15g,清半夏、連翹、陳皮各10g。治療過程中患者不能食用油膩、生冷食物,如患者情緒波動應積極的疏導。
1w為一個療程連續(xù)用藥4w,分別檢查和記錄患者用藥前和每個療程病癥狀況,并進行為期1個月的隨訪。
1.3.2觀察指標 對用藥患者分別進行安全性觀測和療效觀測,其中安全性觀測包括以下內容:檢測患者腎功能、肝功能并做心電圖檢查;療效觀測主要觀察患者病癥改善情況和體征變化,利用三級分度法進行評分。
1.4療效判定 痊愈:患者用藥后功能性腹痛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身體各項機能恢復正常;顯效:主癥積分減少6分或次癥積分減少2分;有效:主癥積分減少2分或次癥積分減1分;無效:用藥后患者癥狀無變化或病癥加重。
中醫(yī)主、次癥狀評分標準見表1。
1.5統(tǒng)計數據處理 利用軟件SPSS17.0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和計量材料分別進行χ2和t檢驗,等級材料使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性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療效對比 經過4個療程的用藥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病況見表2。
由表2數據可知,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0%,而對照組僅為75%,由ridit分析可知P<0.05,差異性顯著,表明觀察組總療效比對照組總體療效好。
2.2病程與療效的關系 以觀察組為研究對象,研究消積溫經湯療效與患者病程、病情以及年齡之間的關系。
2.2.1患者病程與療效之間的關系 統(tǒng)計觀察組病程與療效相關數據,見表3。
對表3中不同病程數據進行ridit分析,結果P<0.05差異性顯著,說明患者的病程越短越容易治療。
2.2.2患者病情與療效之間的關系 患者病情和療效統(tǒng)計數據見表4。
對表4中不同病情數據進行Ridit分析,P<0.05差異性顯著,表明患者病情越輕越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對患者年齡組成和療效之間的數據進行χ2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明患者年齡和療效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最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腎功能、肝功能以及心電圖檢查未發(fā)現任何異常。
3討論
功能性腹痛應歸為中醫(yī)學心腹疼、腹痛范疇,究其原因多由腸腑不通所致,所謂\"不通則痛\"也[2]。相關專家認為小兒脾胃功能不夠健全,加上小兒飲食不能自控,結果食積內停,氣機不利而引發(fā)疼痛。該觀點和《萬氏醫(yī)貫》中\(zhòng)"小兒腹痛,數食積者多......是谷肉果菜之物,留戀腸胃之中,故隨其所在之處而作痛也\"一致。由此可見,小兒功能性腹痛發(fā)作由脾運失健、中焦內蘊積滯,腸胃被寒邪所傷引起[3,4]。
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應結合病因將治療重點放在健運脾胃上[5]。以該理論為基礎研制而成的消積溫經湯在臨床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上效率較為顯著[6]。該配方中不同藥物合用,能夠達到較好的消事導滯的目的,進而使脾胃健運、虛寒消除,氣血通暢,進而治愈功能性腹痛。使用消積溫經湯對本文40例小兒功能性腹痛進行治療,總體治療有效率達90%,和對照組75%相比P<0.05,具有顯著差異性。并且患者病程越短、病情越輕治療效果越顯著。因此,對患者而言一旦發(fā)現患上該種病癥應及時治療,以提高消積溫經湯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寶庫. 消積溫經湯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臨床觀察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07.
[2]徐海霞,邵紅喜. 理氣建中湯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臨床研究[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08:78+80.
[3]郝志友. 辨證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78例[J]. 河南中醫(yī),2012,12:1663.
[4]孫亞鋒,何增洪,劉麗. 中醫(yī)藥治療小兒再發(fā)性腹痛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2,06:574-575+518.
[5]邊遜\"消炎散核沖劑\"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95例[J].江蘇中醫(yī)藥,2011,02:188-189.
[6] Drossman DA.The fune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e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1377-1390.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