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對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效果觀察,探討乳房癌術后抑郁患者心理護理措施。方法 根據(jù)11例乳房癌術后抑郁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護理,觀察心理護理對乳房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探討有效的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結果 11例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經(jīng)治療和護理后,6例患者睡眠、情緒都有明顯的改善。結論 針對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的特征,引導患者正確認識手術引起的形象改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的抑郁情緒得到改善,對減輕乳房癌術后患者抑郁有明顯效果
關鍵詞:乳房癌 ;抑郁;術后;心理護理
惡性腫瘤是女性乳房癌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據(jù)資料統(tǒng)計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位次排在子宮頸癌之后[1]。乳房癌的發(fā)病率在近年呈上升趨勢,趨勢超過子宮頸癌[2]。導致乳房癌的病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弄明白,但為了治療乳房癌,現(xiàn)在的處理原則依然是靠手術治療為主,輔助手段是化療、放療。因為手術切除乳房產(chǎn)生的繼發(fā)性抑郁可以確定是抑郁癥常見的病因,乳房癌患者絕大多數(shù)常因為自身形體的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隨即產(chǎn)生了相當重的心理負擔,各種相當大壓力使之難以承受。抑郁情緒很容易在乳癌患者身上產(chǎn)生,使人的正常心理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下發(fā)生了改變,對工作、生活、學習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利,有的乳房癌患者甚至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3,4]。本研究通過對我院實施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的效果觀察,探討對有關施行乳房癌術后抑郁患者心理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2012年乳房癌手術患者34例,乳房癌術后抑郁11例,年齡29~58歲,平均年齡41.1歲。其中有11例乳房癌術后抑郁患者在這次手術前都無有抑郁癥病史。抑郁癥診斷標準:①以心境低落為基本癥狀 。②應有下列癥狀中的至少4項: 對生活感到迷茫;精力大大減退,找不出因什么原因的產(chǎn)生的疲乏感;精神運動性出現(xiàn)遲滯或激越的現(xiàn)象;過低的評價自己,經(jīng)常進行自責、常常產(chǎn)生內疚感,有時甚至產(chǎn)生可怕的罪惡的妄想; 思維反應速度遲緩,甚至思路閉塞,,或自我感覺思考能力下降厲害;死亡的念頭在腦海里經(jīng)常閃現(xiàn),有時產(chǎn)生自殺念頭和行為;常發(fā)生失眠,有時醒來得早,有時又出現(xiàn)睡不醒狀況; 沒有食欲,體重減輕明顯;性欲減退甚至沒有性欲。 ③病程標準: 癥狀一般持續(xù)2w。
2結果
11例乳房癌術后抑郁患者經(jīng)治療和護理后,6例患者較原來睡眠質量有所提高、身體不佳狀況得到了很明顯的改善,出現(xiàn)的精神障礙,產(chǎn)生的抑郁癥狀和治療前比較有顯著的改觀。
3心理護理
3.1一般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頻繁進行溝通,親切交流,詳細了解的心理狀況,體貼并關心患者,想辦法達到患者的合理的要求,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決心和增強恢復健康的信心。護理人員要細心聽取患者的說話,要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滿意的回答。護士在與患者說話時,要持和藹態(tài)度,要用高度的同情心、愛心、耐心來看待患者。并且以自己熱誠的態(tài)度和嫻熟的操作技術,讓患者產(chǎn)生信任感,這樣與患者把距離拉近了,才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給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向患者詳細講解病情以及治療的基本狀況,一般都用輕聲細語和患者交談,使患者更快的很好地配合治療。
3.2針對性心理護理 中年女性患乳房癌的占多數(shù),因為手術后會使身體形象發(fā)生更本性變化,所以乳房癌患者最擔心的手術后出現(xiàn)的形體和形象變化、擔心丈夫心理上產(chǎn)生的變化。在這個關鍵時刻,在對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過程,護理人員要做患者的知心人,全神貫注的聽取患者的心聲,護理人員要表現(xiàn)出急為患者所急,想為患者所想的姿態(tài),可通過多種方式提問來引導患者盡情的述說內心的不快和焦慮,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分析其所面臨的矛盾心理及實際生活問題,用體貼、安慰、關心性語言對患者進行開導,消除患者對乳房癌術后生活質量變化的恐懼程度[5]。心理護理要有針對性,誘導患者表述手術創(chuàng)傷對自己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向患者介紹與曾經(jīng)做過乳房癌手術并且已經(jīng)恢復健康的患者取得聯(lián)系,讓其現(xiàn)身說法來幫助患者渡過這個關鍵期,使患者相信一側乳房切除絕對不可能對今后的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社交有影響;并且向患者透露極好的消息--以后可以對乳房整形重建,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做好配合治療。對已婚患者,尤其要對其丈夫作心理開導,鼓勵夫妻雙方要互相信任,坦誠相待,讓患者丈夫認識手術對患者的有何影響,取得丈夫的體貼、關心和支持,對妻子手術后身體形象的改變沒有任何微詞,多給予妻子鼓勵。
3.3其他心理護理方式 在乳癌斗爭的道路上,一般如果只是采取常規(guī)的人員進行心理護理時常是不足以打動或激勵所有人的,對于有些患者,需要以真實的人物案例給與鼓勵。例如可以邀請抗癌明星人物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組織專門的乳癌患者俱樂部,讓有共同遭遇的女性在一起暢談心中所想,互補所長,這樣真實的成功人物案例案例往往比護理人物進行大量的心理護理解說來的更加的實際有效。這種真實的抗癌故事可以有效的樹立患者抗癌的斗志,樹立正確的術后個人價值的觀念確立。其次可以加大患者個人愛好的培養(yǎng),讓患者沉浸或忙碌在自己的個人愛好中,有效的轉移其對于乳癌問題的關注度,例如聽音樂、看電視、棋牌娛樂等,這些都可以有效的補充患者在護理人員沒有效果的心理護理工作下,或者護理人員沒有進行心理護理的時候來實施,并且可以鼓勵患者積極的參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中。
4 討論
目前治療乳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化療、放療、手術,但是這三種方式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并且有部分治療后的問題存在,其中手術治療患者很多人進行乳腺摘除,在形體上讓女性感覺到自己的女性特征模糊化,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是一個完全的女性,在自信心上得到重大的創(chuàng)傷,同時由于乳癌存在復發(fā)問題,因此讓很多女性時刻游走在失望與絕望的情緒之中不能自拔。這時良好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有效的挽救一個女性的生活,乃至生命,甚至是挽救一個家庭的命運。其中心理護理中,除了對患者自身進行心理疏導,對其家人也應該同樣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撫慰工作,特別是女性的異性伴侶或者丈夫,一定不要讓其產(chǎn)生對其有異樣看法的情況出現(xiàn),這些來自親人的眼光往往是女性最為在意的,也是導致家庭矛盾在乳癌術后頻發(fā)的重要因素。
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表現(xiàn)出來的對日常生活的信心缺乏、絕望甚至自殺的傾向,都是因為患者覺得術后自身形體的改變、對疾病的恐懼以及擔心自己的未來,對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他們由此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針對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的病理特征,引導患者正確認識手術對形體的改變,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生活信念,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使患者的抑郁情緒得到發(fā)泄,爭取患者家屬對患者病情的正確認識,對患者多理解、包容,指導其家屬配合參與患者的心理護理,也是乳房癌術后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的一部分[6]。
有效的心理護理工作是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護理理論和技術的,護理人員通過專業(yè)設計的語言和行為來達到對患者心理調控的作用,有效的給與患者心理支持。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一切言行都對患者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只要一切涉及到護士和患者的交流接觸,其實都是心理護理的范圍。護理人員自身的言行素質對護理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護理人員的性格特點。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關系到其人際交往能力以及事業(yè)的成敗。護理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工資待遇低,頻繁的夜班導致生活規(guī)律的紊亂,對護理人員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一旦心理問題調整不佳,進入了護理工作中就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緒波動和醫(yī)療糾紛。在這種狀態(tài)之下實行心理護理工作一般很難達到有效的細膩護理效果,更嚴重者甚至會起到反向效果。只有真誠、善意的勸導和撫慰才可以消除患者自身的焦躁和敵意。因此雖然護理人員主觀上想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但是如果忽略了自身情緒因素帶給患者的負面影響,心理護理工作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目前很多人對于乳癌還是存在錯誤的認識,甚至把乳癌與死亡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患有乳癌的患者絕大多數(shù)為女性,其情感方面更加的脆弱,一般發(fā)現(xiàn)患有乳癌就很容易出現(xiàn)悲觀、恐懼、抑郁和焦慮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患者與癌癥做斗爭的信心。少量的行走練習和心理支持對乳癌術后患者的機體和心理康復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外科護理學.(本科教材)第4版.
[2] 外科護理學.(本科教材)第4版.
[3] 戴藝,劉素珍.護理理論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C):54.
[4] 崔利軍,栗克清,嚴保平,等.抑郁癥共病其他精神障礙的特點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24(8):38-42.
[5] 林愛娥,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抑郁狀態(tài)和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6C):66.
[6] 王春香,龍梅,等.子宮肌瘤術后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7):71.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