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155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 術前對患者認真評估,講解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優(yōu)點,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術后嚴密觀察病情,正確評估,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結果 1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 做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至關重要。術前宣教、術后正確評估、嚴密觀察病情和加強基礎護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工作中的重點。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
膽囊炎、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傳統(tǒng)治療方式多以開腹手術為主。隨著現代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手術廣泛應用于臨床。與傳統(tǒng)的膽囊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出血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收到臨床普外科醫(yī)生及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的接受和廣泛選擇,逐漸成為一種首選術式[1]。我科近3年來共開展LC手術155例,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155例,其中女96例,男59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40.5±0.93歲);體重39kg~92kg;其中膽囊結石112例,膽囊息肉43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3例。
1.2護理
1.2.1術前護理
1.2.1.1做好心理護理 患者常顧慮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費用,因此會導致患者心理緊張、恐懼和焦慮,護士應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和干預,穩(wěn)定患者情緒。首先應耐心、細致地做好入院宣教,主動與患者多交流,介紹手術過程、手術可靠性及安全措施,讓患者與同病區(qū)同病種患者交流,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消除患者的擔心和顧慮。
1.2.1.2完善術前檢查 如B超、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胸部平片、血生化檢查及傳染病檢查等。
1.2.1.3皮膚準備 清潔手術區(qū)皮膚,尤其是臍部,臍部易積垢,術前應徹底清潔??捎眠^氧化氫清潔,再用碘伏棉簽擦拭數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皮膚而影響手術。必要時脫除術野汗毛、剃除陰毛,防止術后感染。備皮時注意保持皮膚完整性。
1.2.1.4胃腸道準備 術前2d禁食易產氣食物,以減少腸脹氣,術前12h禁食、4h禁飲。
1.2.1.5術前功能鍛煉 鼓勵患者戒煙,指導患者進行深吸氣鍛煉,以促進臥床期間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練習床上大小便,減少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
1.2.2術后護理
1.2.2.1體位 術后患者麻醉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待患者完全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改為半臥位,可減輕腹部張力,利于切口愈合。可在床上翻身,24h后鼓勵患者離床活動,伴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可先在床上活動,坐起無頭暈后再下床活動。
1.2.2.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注意腹部癥狀和體征,給予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監(jiān)護。若術后腹部有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等癥狀,應及時匯報醫(yī)生。
1.2.2.3引流管護理 保持引流管引流的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狀。一般術后24h引流液<50mL,為暗紅色。24h后引流液明顯減少或無引流液,如無特殊,48h~72h可拔除引流管。
1.2.2.4切口護理 術后24h內嚴密觀察腹壁穿刺口,是否有滲血、滲液及膽汁外溢情況,及時更換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1.2.2.5舒適護理 術后部分患者不適主要表現為①疼痛:由于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一般患者都能耐受,如有對疼痛敏感者可遵醫(yī)囑適量給予鎮(zhèn)靜劑;②惡心、嘔吐的護理:術后患者應隨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口腔清潔,防止嘔吐物誤入氣道,應觀察嘔吐物的性質和量,分析嘔吐的原因是麻醉藥物刺激嘔吐中樞引起還是與手術切除膽囊對胃腸道刺激產生的,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1.2.2.6飲食護理 患者如無明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癥狀,可于術后6h后進少量流質,如有惡心嘔吐、腹脹等不適,進食可適當延遲,先進流質,術后第1d可進半流質,如無不適可進普食。
1.2.2.7常見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 主要并發(fā)癥有:①出血:為LC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應加強生命體征觀察,若患者脈搏變快、血壓下降,引流出鮮紅色血性液體,且短時間內超過100ml,應立即匯報醫(yī)生處理。必要時再次手術。若穿刺處出血應及時更換敷料并壓迫止血;②膽道損傷膽瘺:為LC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現,伴隨惡心、嘔吐癥狀,應立即匯報醫(yī)生并及時處理。
1.3出院指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如不放置引流管,正常住院時間為3d,囑患者出院后①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宜吃富含維生素、易消化和低脂肪食物;②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切口清潔干燥,觀察腹部情況,如有腹痛等異常情況,及時復診。
2 結果
155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均痊愈出院,無出血及膽瘺發(fā)生。手術時間35min~130min,平均手術時間(43.6±1.35)min,住院時間4~8d,平均住院時間(6.2±0.41)d。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是我們基層醫(yī)院近幾年新開展的手術,因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收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護士在術前應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和干預,穩(wěn)定患者情緒。做好入院宣教,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如心血管功能、肝腎功能、營養(yǎng)狀態(tài)等,評估影響手術的潛在危險。術后嚴密觀察,加強護理,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
LC是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中比較成熟的一種,雖然具有手術不開腹、免縫合、無明顯疤痕、痛苦少等優(yōu)點,但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存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高的缺點[2]。術中鈦夾固定不牢固,導致鈦夾脫落,另外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膽囊床滲血等均可引起出血,出血常見部位有膽囊動脈出血、Calot三角出血、膽囊床或膽囊床邊緣出血、膽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3]。膽道損傷膽瘺是LC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術中誤傷膽管、膽囊管鈦夾脫落或夾閉不全等均可引起膽漏的發(fā)生,導致患者術后腹痛、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現,可伴有劇烈的惡心、嘔吐。因此,做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學習和掌握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并針對性、認真做好圍術期患者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余國校,陳峰,馬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防治[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30:91-92.
[2]桂芳頻.循證護理在預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18(23):120-122.
[3]梁宏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9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2):2902-2903.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