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質(zhì)量安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它直接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食品檢驗工作要保證其檢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控制檢驗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樣品采集,到制樣、再到儀器調(diào)試、檢驗方法的確定、檢驗環(huán)境的確認等各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好準備,符合檢驗要求,這樣才有利于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目前,我國食品檢驗工作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檢驗準確性有待提高,文章對提高檢驗準確性的控制因素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控制因素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只關心“吃飽”的問題,開始關心“吃好”的問題,同時,隨著近幾年從國內(nèi)到國外食品安全事故頻發(fā),食品質(zhì)量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重視,老百姓都開始關心食品安全,食品質(zhì)量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食品檢驗工作就更為重要。如何保證檢驗的準確性,使檢驗結果能真實的反映食品質(zhì)量與安全的狀況,這是食品檢驗工作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檢驗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檢測儀器調(diào)整不及時、檢驗方法選擇不正確、檢驗人員技術水平差、檢驗環(huán)境不符合檢測要求等等。因此,在進行食品檢驗過程中,一定要從源頭控制檢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每一環(huán)節(jié)都不出差錯,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樣品的采集、檢驗儀器的準備、檢驗方法的選擇、樣品的制備、檢驗環(huán)境干凈整潔、溫濕度適宜等。下面文章對影響食品檢驗準確性的問題與控制進行探討。
1 食品檢測出現(xiàn)的問題
目前,食品檢測過程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以下幾點:一是樣品采集的不均勻,在檢驗計算結果時還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二是樣品檢驗方法確認后,但一些檢測用藥品或試劑中存在雜質(zhì),影響檢驗結果;三是檢驗選擇的儀器調(diào)試不當,使得儀器不準確,影響檢驗結果。以上這三點問題,對于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嚴重影響,要提高檢驗的準確性,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幾個問題。下面文章對樣品采集、儀器和試劑的選擇、檢驗方法的選擇、檢驗環(huán)境的準備、人員的素質(zhì)等多方面控制因素進行探討。
2 樣品檢驗的控制因素
2.1 樣品的采集注意事項
樣品采集過程要按國家標準要求進行隨機取樣,按標準要求的點數(shù)進行取樣,使得樣品具有代表性。同時,注意取樣過程中,不要使取樣器具受到污染,保證取樣工具無菌,不可混入雜質(zhì)。取樣完成后要封樣,保證在檢驗前樣品不會受到任何污染,以免影響檢驗結果的真實性,還要注意取樣量要充足,要滿足檢驗與留樣的要求,以備查。
2.2 注意保證樣品均勻
在進行檢驗前,要確保樣品的均勻性,檢驗人員需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固體樣品在使用前需粉碎均勻,再取樣檢驗;若是粉狀固體則需要混勻后再取樣;二是液體樣品在使用前需充分搖勻后再取樣檢測;對于可溶性無鹽固形物需要在充分搖勻后再過濾后進行取樣檢驗。
2.3 儀器和試劑的選擇
2.3.1 儀器的選擇和保養(yǎng)
檢驗人員在檢驗前要按照檢驗方法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檢測設備,并且在設備使用前,檢查設備的完好性,確保檢測設備完好,不會造成嚴重的誤差。對于檢測用設備,檢測人員要定期對其維護保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維修,并做好儀器的自校工作,總之,要保證檢驗儀器的完好與準確。
2.3.2 試劑的選擇
由于化學試劑直接參與檢驗過程,對檢驗的結果有直接影響。不同的化學試劑配制、儲存、使用都有不同的要求,檢驗人員一定要按照化學試劑的使用要求嚴格配制、使用與儲存,以保證化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淀粉溶液需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一些金屬元素淀粉則可以放置半年到一年時間不等;測量亞硝酸鹽的顯色劑需要低溫存放,高錳酸鉀溶液放置時間越久,越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等等?;炄藛T一定要了解不同藥品的使用要求,嚴格按試劑使用要求進行操作,并進行試劑的保養(yǎng)。
2.4 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
檢驗人員需要根據(jù)合適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并且要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中應該具備的檢測方法進行檢驗,從而有效提高專業(yè)水平、保證檢驗質(zhì)量。食品的檢驗方法多種多樣,在檢驗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檢驗的目的、性質(zhì),并根據(jù)實驗室的條件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例如,在進行檢驗時,若實驗室缺乏相關的儀器,則可以使用化學反應等方式進行檢驗,如果要測量食品中的鈣含量,且食品中的鈣含量相對較多的情況下,檢測人員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量,而對于一些鈣含量較少的食品,則不能采用該方法進行測量,而應該采用滴定法進行測量。可見,不同的食品不同的檢驗內(nèi)容應該綜合考慮,選取不同的測量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檢測方法當中有一條為仲裁法,當檢測結果出現(xiàn)爭議時,應該選擇該方法對結果進行判斷。
2.5 實驗室環(huán)境必須要保持整潔
在進行檢驗分析過程中,尤其是物理或化學方面的分析,對于實驗室的環(huán)境要求很高,要求實驗室少塵,空氣清潔,還要求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在固定的范圍內(nèi),否則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因此,在進行實驗操作時,最好保證實驗室空氣清潔,保證在室溫20℃條件下進行試驗操作。例如,檢驗人員在檢測葡萄糖酒精度時,要使用容量瓶取餾出物以及殘留物,并在統(tǒng)一溫度下進行定容,以減少對體積的影響。
2.6 對食品的相關檢驗項目進行檢查
在進行食品檢查的過程中,檢驗人員要注意,食品的檢驗項目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互相關聯(lián)的,通過關聯(lián)項目的檢查,可以觀察檢驗結果是否準確。例如,在進行醬油的檢測,可以對氨基酸液氮和全氮進行檢測。在正常情況下,氨基酸液氮測出的數(shù)值約為全氮的1/2 左右,若兩者相差太大的話,檢測人員則必須要進行復檢,進一步檢查是否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
2.7 操作人員方面的要求
操作人員對檢驗流程的掌握情況對檢測結果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減少人為誤差非常重要。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例如,在對白酒中的總酸含量、固形物含量以及總酯含量的檢測時,應該要注意保證滴定的速度,不同的檢測操作人員,動作的快慢有可能會導致檢驗結果出現(xiàn)差異,為了避免這種差異,應該盡量避免檢驗過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誤,保證檢測速度。
3 結束語
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頻發(fā),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質(zhì)量安全。食品檢驗工作是監(jiān)控食品質(zhì)量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檢驗人員,要多方面總結與分析,從樣品采集、到樣品制備、檢測方法選擇、儀器的選擇與使用等多方面進行控制,同時,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以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給生產(chǎn)以正確指導,以客戶以準確的信息,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參考文獻
[1]楊帆.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6(28):101.
[2]盧永剛,姚紅佩.淺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時代報告,2012,06(12):044-045.
[3]王中廣.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中國科技博覽,2012,02(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