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合法生了“小二子”的家庭里,兩個孩子年齡差在2歲以內(nèi)的只占14%,年齡差在3~5歲的最多,要占到47.5%,而年齡差在5歲以上的還有24%,也就是說,高達七成多的“老大”,是很享受了一段獨生子女待遇后,才迎來了自己的弟弟妹妹,這使得他們在弟弟妹妹出生后,要重新適應自己的“老大”身份,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某種失落感。對于這一點,有些敏感的媽媽已經(jīng)覺察,“每次看到老大那張失落的小臉我就很愧疚,但老二還小,照料他不得不占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當怎樣安慰老大,讓他對父母和其他長輩的愛沒有懷疑和疏離?”來看面對鬧別扭的老大,怎樣表達“我對你的愛并沒有消失?”
場景1 “大人都是說謊精,妹妹哪有我漂亮”
生完小女兒,美娟的病房涌來一撥撥親朋好友,給新生寶寶帶禮物,還圍觀寶寶好半天,贊她皮膚好、頭發(fā)濃,“一看就是小美人胚子”。美娟4歲的兒子志軒聽了很不高興:“大人說謊也不臉紅,妹妹明明是個小丑怪,我比她漂亮多了!”美娟就笑說:“兒子吃醋了,你是男孩,又是老大,還聽不得人夸你妹妹長得漂亮,真小氣!”志軒也不說話,一臉陰沉。后來聽家中保姆阿姨說,“小軒鬧情緒呢,這兩天也不愛理人,天天就窩在沙發(fā)上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泵谰晷睦锟┼猓y道這孩子心思變得這樣重,才4歲就開始回憶他還是獨生子的美好時光了?
心理透析: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通病,在新生命誕生后,幾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嬰兒車里的老二,不吝贊美,卻連十分之一的贊美也沒有給老大!老大也沒有得到禮物!很難描摩這種從中心到邊緣的失落感,孩子會認為,一切都是老二的出生造成的!若對這樣的失落視而不見,老大就會對老二產(chǎn)生嫉妒和敵意。
注意,父母要在家里為老大創(chuàng)造一種“我是小妹的守護神”的效果,而這樣的效果,取決于家里是否繼續(xù)給予老大足夠的重視和愛;在老二出生的前6個月,老大的失落感會達到頂峰,在這種情況下,爸媽要給老大足夠的肢體親密和言語贊美,要抓緊一切空隙跟老大頂個鼻子,貼貼臉頰,摟抱他并拍撫他的背;要贊許老大為老二做的一切:“妹妹哭的時候,哥哥拿著搖鈴逗樂她,真的很懂事啊”,“兄妹倆的感情越來越好了,這都是老大的功勞啊。”父母要記得給與老大充分的關(guān)注,讓他有心胸,帶好頭,老二的成長就有了標桿,就不用愁了。
升級版游戲:
·給老二起名:老二的小名,由老大來起!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這是老大對老二產(chǎn)生“我要對你的安全和快樂”負責的責任心的源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撫老大“被邊緣化”的失落感;
·照片照片擺一起:將老二的滿月照和百天照,與老大的滿月照和百天照放在一起,做成小相框。當老大發(fā)現(xiàn)他小時候與現(xiàn)在的老二一模一樣時,血脈親情便自然涌現(xiàn);
·來照顧小寶寶吧:讓老大以游戲的形式參與到老二的照料過程中來,比如,老二喝完奶,讓老大幫忙拿白紗布替老二擦去嘴角的奶沫;再比如,老二哭鬧不肯洗澡時,讓老大幫忙哄勸……總之,越是讓老大參與照料,他與老二的感情越深,對老二的嫉妒也越少。
場景 2 “弟弟玩得太低級,我為啥要向他看齊?”
翔翔媽最近的煩惱是,小兒子滿地跑之后,大兒子反而不愿意出門了,每次全家人一同去商廈頂樓的拼裝城堡和充氣城堡,大兒子翔翔總是說:“你們?nèi)ズ昧?,充氣城堡里都是三四歲的小毛頭,我這么高,站在里面怪不好意思的。”翔翔媽想也沒想就說:“充氣城堡不讓我們大人進去,讓你一起去,不是看著你弟弟別出危險么?!毕柘杈蛶狭丝耷唬骸霸瓉砟銈兏揪筒皇窍胱屛彝娴?,就是讓我當一回弟弟的保姆阿姨?!毕柘鑻層悬c驚慌失措:“好吧,你說要到哪里去?最好是弟弟也能玩的?!毕柘璧摹吧翊饛汀笔牵骸熬褪且粢粋€弟弟不能玩的地方!憑什么出去玩都要照顧他!”
心理透析:
身為老大的翔翔大嚷“就是要挑一個弟弟不能玩的地方”時,如果媽媽耐心讀懂孩子的潛臺詞,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過是在抗議:“你們有沒有問過我,我真心想玩什么?”“總是讓我跟一個小小孩玩一樣的東西,很讓人笑話的好吧!和幼兒園同學相比,好多游戲我都不會,已經(jīng)夠丟臉的了。”“你要是和我一樣大,就會明白我有多委屈!”不可否認,在老二誕生后,很多家庭安排的親子活動有低幼化的傾向,無法滿足老大與日懼增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應只在乎“老二難哄,所以任何活動都應該吸引他的注意力”,而是應該創(chuàng)造一種“有分有合”的游戲環(huán)境,就是說,全家抵達目的地后,父母可以分開行動,各自滿足年齡有差距的兩個孩子的游戲欲望,而不是讓老大當老二的看護者和附庸。
升級版游戲:
·單獨出游:試試看將老二留給長輩看護一天,父母帶著老大單獨出游,滿足老大的一個愿望,比如,去一次科技館,看看帶電的大球是怎樣讓頭發(fā)“怒發(fā)沖冠”的;再比如,去一次海洋館,在馴豚員的允許下,撫摸海豚,給它喂食;又比如,去一次古生物館,去看世界上最大恐龍的骨架……總之,必須是一次刻骨銘心的出游,記得在出游途中,老大若不說:“要是弟弟也在就好了?!比潭疾灰崂隙?,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只帶老大出游,在特定環(huán)境里制造“我們最看重你”的印象,反而會令這個孩子有器量去容忍弟弟妹妹的分享,也容易在最大范圍內(nèi),修復親子關(guān)系,抵御父母對老二的照料給老大帶來的自我懷疑。
場景3 “跟妹妹一樣唱歌聽故事,你們干嘛取笑我”
春禧媽生了老二恬恬后,發(fā)現(xiàn)老大春禧一直處在“向妹妹學習”的可笑場景中,比如恬恬開始吃肉末拌飯、豬肝泥拌飯等輔食,都開始換牙的春禧,也來搶吃這種“嬰孩食物”;親友來訪時,聽說恬恬已經(jīng)會唱簡單的歌謠,就逗恬恬說:“唱個歌吧!”春禧也千方百計要求表演,而站在親友面前,她竟學妹妹那種奶聲奶氣、吐字不清的唱歌法;恬恬要聽睡前故事,春禧也湊來聽……媽媽崩潰了,春禧可是小區(qū)里的識字小天才,以前她都能看兒童版《十萬個為什么》,還能看比這復雜很多的繪本,怎么生了恬恬,春禧變退步了這么多?最近,更讓春禧媽跌破眼鏡的事兒發(fā)生了:春禧要求大家別再叫她“春禧”,要改叫她“春春”,理由是“恬恬的名字好,要是你們不喊我春春,把恬恬的名字換給我,也行?!边B自己的名字也嫌沒有恬恬的好?春禧媽嚴重懷疑生恬恬這件事,對春禧的心理有不良影響。
心理透析:
媽媽發(fā)現(xiàn)在照顧老二的過程中,老大不管是在飲食上、言語和歌唱表達上,還是在看書聽故事的過程中,無一例外地變得幼稚化,卻還是不明白老大為何會變成這樣。媽媽太缺少換位思考的能力了,其實老大如此致力于“向妹妹學習”,來自一種“搶關(guān)注”的心態(tài),天真的孩子誤以為妹妹如此受關(guān)愛,是因為她的幼稚言行,因此如果她效仿,就能搶占大人的注意力,由此可以想見,當春禧發(fā)現(xiàn)大人將這一切當做笑話來看待,并不斷追問:“你為何要這樣做?竟要向兩歲的小孩子看齊,羞不羞???”聽得這樣的評價,春禧會更無所適從。事實上,一旦發(fā)現(xiàn)老大有“倒退成小小孩”的幼稚化行為,給予她更多的“長大真好”的肯定,是最重要的。
升級版游戲:
·長大可喜:“給春禧準備大孩子才可以吃的點心吧,日式的糯米點心,看,多精致多漂亮?。√裉裉?,吃了不消化,等她大一點才可以吃?!薄斑@本書是給大孩子看的,先給春禧看,要等恬恬長到春禧這個年紀,才可以看這本書哦!”“這是給春禧買的新拼圖,很復雜哦,恬恬快長大吧,等你和姐姐一樣心靈手巧,愛動腦筋,這套拼圖就傳給你”,總之,要在家中制造“長大可喜”的氛圍,你看吧,春禧的幼稚化行為很快就消失了。
·換乳名的小探討:“等恬恬再長大一點,就該給她換個大小孩的乳名了,要換個什么樣的名字,才能一聽上去就是春禧的妹妹呢?叫春恬?好名字!”讓大孩子參與到更換乳名的討論中來,可以讓她體會到成長的好處:每個孩子都會由幼稚變得成熟,包括他們的名字;當你長大了,承擔了家人更多的期待,同時也變得更有發(fā)言權(quán),這是一件大好事。
對老大的安撫工作越早開始越好,親友來看望老二的時候,媽媽別忘叮囑他們:“記得給我的大兒子帶禮物哦!記得要先蹲下來,好好稱贊他的聰明懂事,再問他‘可以帶我去看你妹妹了嗎?’”讓老大牽著親友的手去看老二,讓老大親口講述妹妹的趣事:“看,妹妹會吃手了;看妹妹做夢的時候會笑,她還有酒窩呢?!边@樣下來,老大就會有一種小小的自豪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