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汽車檢測站質量手冊的編寫結構、編寫步驟進行了完整論述,并對質量手冊進行了詳細分析,以及對汽車檢測站質量手冊規(guī)范化、標準化有所促進作用。
關鍵詞:汽車檢測站;質量手冊;編寫
近年來,隨著我國營運汽車迅速增加,汽車檢測站發(fā)展也很迅速,汽車檢測站的管理業(yè)日趨規(guī)范完善。汽車檢測站質量手冊是作為指導內(nèi)部實施質量管理的法規(guī)性文件,也是代表汽車檢測站對外作出承諾的證明性文件,是汽車檢測站建立并保持其質量手冊要求的重要的基礎工作。
1 質量手冊的結構
質量手冊的結構和形式?jīng)]有統(tǒng)一的標準化規(guī)定,汽車檢測站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自行安排章節(jié)結構,但必須清楚、準確、全面、簡要地闡明質量方針和控制程序,保證必要的事項得以合理安排。通常結構為:
⑴封面。手冊的名稱、版本號、發(fā)布日期、單位名稱;手冊的適用范圍亦可列在封面,但更多是在前言中注明。⑵批準頁。汽車檢測站的最高領導對手冊發(fā)布的簡短聲明及簽名。⑶目次。在目次頁中列出手冊所含各章節(jié)的題目及頁碼。⑷修訂頁。用修訂記錄表的形式說明手冊中各部分的修改情況,表達手冊的修改狀態(tài),顯示最新有效版本。⑸發(fā)放控制頁。用發(fā)放記錄表的形式說明質量手冊的發(fā)放情況與分布情況。⑹定義(術語)。設立本章的目的是實現(xiàn)對質量手冊的內(nèi)容的一致理解。一般可編入特有術語和概念的定義,也可列入依據(jù)的主要術語標準。⑺汽車檢測站概況。本汽車檢測站概況介紹:汽車檢測站名稱、地點及通訊方法,機構沿革、主要業(yè)務范圍、技術能力、工作業(yè)績等。⑻質量方針和目標。組織的質量方針、組織的質量目標、最高領導簽名。⑼機構、職責和權限。描述本組織中層以上機構的設置;闡述影響質量管理、操作和驗證等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及隸屬工作關系。⑽管理體系要素描述。質量管理手冊在描述質量管理體系結構上應盡可能與《評審準則》的分布保持一致,結合汽車檢測站實情對各要素按順序分章敘述;在內(nèi)容上應覆蓋準則的全部要素及要求。刪除要素或增加要素應作說明。對某一具體要素的描述,是在有關的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基礎上摘要形成,不應與程序文件相矛盾,其詳細程度應覆蓋所選定的質量保證標準中對該要素的全部要求。與各章節(jié)有關的管理體系程序的編號和名稱可作為附錄列出,以便閱讀者能迅速查閱所需部分的內(nèi)容。⑾質量手冊閱讀指南。需要時可以設立本章,其目的是便于查閱質量手冊。⑿支持性文件附錄。附錄可能列人的支持性文件資料有:程序文件、作業(yè)程序、技術標準及管理標準等。
2 編制質量手冊的工作步驟
由于各汽車檢測站原有的管理基礎會有很大的差異,各汽車檢測站的管理目標和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編制質量手冊的具體做法不可強求一致。在汽車檢測站認為合適時,初次編寫質量手冊,可采用下列工作步驟:
⑴成立組織。一旦本汽車檢測站的決策者做出編寫質量手冊的決定后一般應成立以下組織:1)質量手冊編寫領導小組。由汽車檢測站最高管理者(或代表)、各有關業(yè)務部門主管領導、手冊編寫辦公室負責人參加。負責質量手冊編寫的指導思想,質量方針、目標,手冊的整體框架的編寫進度計劃,手冊編寫中重大事項的確定和協(xié)調。2)質量手冊編寫辦公室:一般規(guī)模較大、汽車檢測站機構較復雜的汽車檢測站由質量管理部門為基礎門的適當人員組成。質量手冊編寫辦公室負責手冊的具體編寫工作。⑵明確和制定質量方針。由汽車檢測站最高管理者明確或制定適用的管理體系方針后,由質量手冊編寫小組進行質量手冊的編寫和校對。⑶學習評審準則。首先是汽車檢測站的管理者、質量手冊編寫領導小組的人員要深入學習,較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上述準則要求,確定與所選用的管理體系標準相對應的管理體系要素。⑷確定格式和結構。確定待編手冊的格式和結構,列出相應的編制計劃。⑸收集涉及管理體系的資料。初次認證的汽車檢測站要采取各種方法,如調查表、訪問的資料.收集原始文件或參考資料;將評審準則標準的要求與本汽車檢測站質量管理的經(jīng)驗、教訓相對照.把符合標準或基本符合標準的做法及其規(guī)章、制度、經(jīng)過必要的修改、補充,納入到編制的質量手冊或程序文件中去。⑹落實質量職能。把采用的質量管理體系模式標準中規(guī)定的職能,具體落實到各職能部門:有些要素涉及到多個部門,應確定哪個部門是主辦單位,哪個部門是配合單位:在落實職能過程中必須明確建立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全汽車檢測站各個部門、單位的共同職責,不應看成是質量部門一家的事,從而把很多應當由其他職能部門承擔的要素或分要素都推到質量部門來負責。這是當前編寫手冊落實質量職能時一個值得重視的方向。⑺編寫質量手冊草案。實際工作中首先由手冊編寫辦公室提出一份手冊編寫的框架(包括頒發(fā)令、前言、目次、手冊正文、手冊管理使用規(guī)定、支持性文件目錄的具體編寫提綱、分工、進度等)經(jīng)手冊編寫領導小組同意后,分工編制,辦公室組織集體討論、協(xié)調.經(jīng)過幾次討論修改,形成草案。在草案編寫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請示主管領導能較快解決的應及時匯報解決;有些重大的涉及面較廣的復雜問題,也可集中在一起,提請手冊領導小組審查手冊草案時解決。為了避免質量手冊篇幅過長,可在手冊中直接引用現(xiàn)行有效的標準或各種文件。體系文件改版或轉版的汽車檢測站要保持文件內(nèi)容或編寫風格的連續(xù)性。⑻質量手冊的批準、發(fā)布質量手冊發(fā)布前,應由汽車檢測站負責人員對其進行最后審查,以保證其清晰、準確、適用和結構合理。也可以請預定的使用者對手冊的適用性進行評定。然后由最高管理者批準發(fā)行。
[參考文獻]
[1]曲藝,崔淑麗.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山東交通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