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優(yōu)化選擇2型糖尿病口服藥物治療方案。方法 選取符合標準的患者,完全隨機對照分組后,隨訪評價治療效果。結果 三組患者血糖臨床指標均取得較好控制。結論 格列美脲的效用最優(yōu),二甲雙胍的衛(wèi)生經濟學成本效用比值最低,單藥治療優(yōu)先推薦。
關鍵詞:糖尿病,治療方案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疾病,是內科常見病之一,中國目前每年新增患者有百萬之多。其發(fā)病原因與遺傳、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因素相關,發(fā)病機制與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的胰島素抵抗有關,臨床表現(xiàn)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其典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等,以飲食和藥物治療為主。長期可產生多種并發(fā)癥,損害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多個器官系統(tǒng),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加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已有研究證實,其并發(fā)癥發(fā)生時間與血糖控制效果有關,較好的控制血糖可明顯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時間。目前控制血糖的藥物選擇較多,在綜合考慮醫(yī)療成本的前提下,選用療效確切,改善患者醫(yī)療后果的治療方案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99年的診斷標準,綜合考慮患者肥胖程度、體力活動量和血糖水平,選取自2012年3月起在我院門診就診的患者200例(取檢驗水準α=0.05,檢驗效能l-β=0.90,根據樣本含量計算公式算出n≈85例,考慮會有失訪,適當增加樣板量),隨即分成兩組,選用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格列美脲片及二甲雙胍片作為常規(guī)口服治療方案,格列美脲片用法為l~2mg/次,1次/d;二甲雙胍片500mg/次,3次/d,兩藥均視血糖控制情況適當增減。每組單用一種藥物,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藥物用量,療效不好的患者兩藥聯(lián)合應用,歸為第三組,劑量根據血糖適當調整[1]。每3個月進行一次門診隨訪并核算隨訪期內患者用于治療糖尿病的醫(yī)療費用。臨床療效評價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Zh)和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2],按照臨床常規(guī)檢查方法對患者在隨訪檢查時檢測這些指標。中途失訪或者漏檢患者視視為放棄,排除實驗之外。
兩組病例在入組時的FBG、PBG 2h、HbA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在疾病嚴重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在隨訪過程中,31名患者放棄,有效的179例患者中,格列美脲治療組、二甲雙胍治療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在入組時的樣本構成分別為76例、65例和38例,患者治療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臨床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過一年共四次隨訪,對隨訪的臨床指標的幾何均數統(tǒng)計分析(見表1):臨床指標中的PBG 2h在三種不同用藥方案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行組間兩兩比較,PBG 2h平均水平為格列美脲治療組、二甲雙胍治療組、聯(lián)合用藥組依次升高。其他兩項指標FBG和HbAlc在三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種用藥方案的治療前與研究終點的數值比較,三種治療方案在FBG、PBG 2h、HbAlc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尤其是患者的各臨床指標平均水平在格列美脲治療后明顯減低。
值得一提的是,三組用藥方案的治療費用,聯(lián)合用藥組最高,格列美脲治療組次之,二甲雙胍治療組最低。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臨床使用的二甲雙胍片和格列美脲片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經濟、有效的藥物,聯(lián)合用藥的成本相對較高,未能顯示出比單獨用藥具有更好的近期臨床治療效果。關于三種治療方法的遠期療效我們會在后繼的研究完成后報道。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 3(6):54-109.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10 [J]. Diabetes Care, 2010, 33 Suppl 1: S11-61.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