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肛腸疾病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達12%~52%[1]。多發(fā)生于手術當天,亦有持續(xù)數天者。引起的原因主要是術后局部疼痛及術后肛管內填塞紗布過多,包扎過緊,局部壓迫所致[2]。尿潴留不僅影響術后的治療和護理,而且給患者帶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故應根據不同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給予適當的護理,使其盡早地恢復自主排尿功能。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對97例尿潴留患者運用中西醫(yī)方法護理,減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泌尿系感染機會,增加了患者的滿意率。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97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33例;年齡28~69 歲,青壯年占多數;其中混合痔外剝內扎硬注術后尿潴留58例,肛裂切擴術后尿潴留7例,肛瘺切除術后尿潴留19例,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后尿潴留12例,肛乳頭瘤切除術后尿潴留1例。
2發(fā)病原因
祖國醫(yī)學認為,尿潴留又稱為\"癃閉\",主要原因是由于膀胱和三焦氣化失調、導致肺熱壅盛、濕熱內生、腎元虧虛,肝郁氣滯,氣化不利,水道不能通調,遂成\"癃閉\";其中以尿液排出困難、小便不利、點滴而出為隆,小便不通、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為\"閉\"一般合成為\"癃閉\"。現代醫(yī)學認為有以下原因:①心理因素:患者由于肛門創(chuàng)傷,懼怕疼痛,而不主動排尿,以致膀胱過度充盈,造成排尿無力,或懼怕切口感染裂開而不敢用力排尿。②手術因素-傷口疼痛:肛門直腸周圍組織切除術盆腔神經損傷或腰麻后膀胱神經失調,加上術中牽拉過度擠壓,損傷較多,術后疼痛水腫,括約肌痙攣,反射性引起尿道及膀胱頸括約肌痙攣導致尿潴留。③機體因素:年老體弱患者尿道及膀胱頸括約肌收縮無力,或原來患者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的患者又行肛門直腸手術,易引起尿潴留。④人為因素:患者精神過度緊張,不習慣床上排尿,肛門直腸手術填塞敷料過多壓迫尿道等所致尿潴留。⑤藥物因素:過量的麻醉藥使尿道和膀胱括約肌痙攣導致尿潴留。
3治療及護理措施
3.1情志護理 首先是患者對手術的難度、術中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心,產生了恐懼心理;其次是術后尿潴留患者十分痛苦,心情煩躁,并有恐懼心理,加重括約肌痙攣,使排尿困難。針對患者的此種情況,護理人員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向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及手術有關的注意事項,并說明肛腸手術后的治療、預后與預防,幫助患者消除術后緊張與焦慮,同時安慰患者,讓其情緒安定,以免焦慮緊張情緒;應關心體貼鼓勵患者,幫助創(chuàng)造安靜、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同時盡快放慢輸液速度,從而推遲膀胱充盈時間,使麻醉藥作用逐漸消失,排尿反射逐漸恢復。
3.2緩解疼痛 因疼痛引起的排尿困難可按醫(yī)囑給予止痛劑緩解肛門、膀胱及尿道括約肌痙攣,有利于排尿[3]。
3.3誘導排尿
3.3.1熱敷 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患者下腹部,患者感到腹部脹痛緩解,肛門疼痛減輕,從而膀胱括約肌痙攣緩解,有利于排尿。
3.3.2用溫水沖洗會陰部,刺激尿道周圍神經感受器,而促進排尿。
3.3.3聽流水聲,由于住院環(huán)境的改變,不習慣在病房排尿,護送患者到衛(wèi)生間,打開自來水開關讓患者聆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使患者產生尿意,促使排尿。
3.4穴位按摩法 患者仰臥,雙下肢屈曲,臀下放置一便器,護士站在患者右側將手置于患者下腹部,以右手食指、中指分別按揉關元、中極穴、三陰交,時間5~10min,患者有下腹脹感并出現尿急時即可排尿。
3.5按壓排尿法 患者仰臥,雙下肢屈曲,臀下放置一便器,在臍下四橫指腹部正中線約膨脹膀胱中點,術者用拇指或食指以指尖垂直向下按壓片刻,注意力度適宜,可增強膀胱平滑肌收縮而促使排尿。
3.6針灸 取關元、腎俞、中極、三陰交、恥骨聯合穴位,采用捻轉提插法,強刺激手法,留針20~30min,治療后2~4h; 可自行排尿。
3.7改變體位排尿法 如能下床者,扶起患者改變體位,或下床排尿,或在手術后; 左右取出肛門內的敷料,解除壓迫。但要注意觀察滲血,并用溫水坐浴減輕肛門疼痛和括約肌緊張,利于排尿。
3.8 藥物治療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進行雙側足三里穴位封閉,2h內可自行排尿,尤其年齡高和體弱的患者較長時間沒有排尿,且膀胱充盈,利用此法多數可以排尿。
3.9導尿法 用以上方法無效時,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施行導尿術。應注意急性尿潴留第一次放尿量不超過600ml,以免發(fā)生血尿[4]。如留置導尿管應定時開放并在患者有尿意時及時拔除,以防尿路感染。綜上所述,通過對97例肛腸術后尿潴留患者的中西醫(yī)治療和護理,發(fā)現其具有療效顯著、患者無痛苦、臨床應用方便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
4體會
尿潴留是肛腸科患者手術后出現的一個主要護理問題,只有通過護理人員細心的觀察,及時解除患者尿潴留的癥狀,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辨證施護,可以使患者順利排尿,從而減少了不必要的導尿操作,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東明.大腸肛門局部解剖與手術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1.
[2]Yanqiu W, Min Q, Huaihong Y.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Uroschesis and Nursing after Renopuncture [J].Heilongjiang Nursing Journal,2004,12.
[3]Ting L I U. Effect of Nursing on Incidence Rate of Uroschesis in Patients with Mixture Indicator after Operation[J].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9,2:068.
[4]謝冬萍.急性尿潴留導尿第一次放尿量探討[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15).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