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長期臥床患者大小便的護理方法,預防便秘、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潴留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更好的促進患者的康復。方法 術前加強宣教,如指導患者床上練習大小便等,術后可細化患者大小便護理計劃單,也可采用間歇性導尿、誘導鼓勵大小便等措施。結論 便秘、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潴留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因此要加強基礎護理預防此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長期臥床;大小便;護理
醫(yī)院中存在由于術后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而長期臥床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便秘、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潴留等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護理工作是一項既平凡又偉大的工作,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必須要有耐心、責任心、細心、愛心,同時還必須要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精神。長期臥床的患者并發(fā)癥較多,這些并發(fā)癥與原有的疾病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僅影響治療,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的預防并發(fā)癥是治療長期臥床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1]。
1術前護理
在術前指導患者床上練習大小便,向家屬介紹正確使用便盆及正確按摩腹部誘導排便的方法,告知術后便秘、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所產生的危害,做好術前宣教對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 術后護理
2.1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密切觀察患者尿量的多少、顏色、量及性質;密切觀察患者大小便的次數,并制成詳細的大小便護理記錄單,做到有目的有準備的主動護理并準確記錄24h出入量,及時報告主管醫(yī)生。
2.2飲食護理 長期臥床的患者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水分和足夠的營養(yǎng),這對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極為重要。長期臥床的患者因活動量少,胃腸蠕動功能減弱,應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飲水量應保證在2 000~3 000 ml/d,并且堅持正常的排便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必要時服用緩瀉劑。對于伴有便秘的患者要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及飲水量,部分患者適當食用油脂類食物以潤滑大便,多喝水以增加腸內水分、軟化大便,可有利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從而引發(fā)心腦血管意外。
2.3心理護理 患者的心理貫穿于治療的始終,術后患者由于對手術后病情恢復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會使患者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紊亂從而造成胃腸蠕動減慢,導致便秘,嚴重的抑郁甚至會影響尿道括約肌的功能,造成尿潴留。加強護患溝通,注意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盡量滿足患者各種符合規(guī)定及治療的要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排便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動配合治療。
2.4 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護理 長期臥床的患者容易并發(fā)泌尿系統(tǒng)感染和泌尿系統(tǒng)結石。應該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排尿,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和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發(fā)生。入量要充足,保證出入量的平衡,密切觀察尿液的量、顏色及性質。對于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要加強護理。首先要保證尿管的通暢,必要時行膀胱沖洗,定時更換導尿管,每天對尿管及尿管周圍進行消毒護理。有些危重的長期臥床的患者還伴有大小便失禁,大便常為稀爛便或水樣便,刺激會陰部皮膚引起水腫、濕疹、皮膚潰爛等,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2],而且長此以往會導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因此應加強對此類患者大小便的護理,每次便后清潔尿道口、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給予擦拭尿道口1~2次/d。
2.5預防便秘的護理:長期臥床患者腸蠕動減弱,容易導致便秘。首先,護士要指導患者盡量進食蔬菜瓜果及粗糧,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還可在每天早飯后指導患者進行排便訓練,鼓勵與協(xié)助其在晨餐后胃結腸反射旺盛期排便,排便時軀體前傾,臀部抬高,盡量使大便一次排空[3]。另外,穴位推拿對便秘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可指導家屬幫助患者進行全足穴位按摩,由足底一足內側一足外側一足背順序按摩,1次/d,結束后飲用300~500ml的溫開水。定時改變臥位姿勢。
2.6預防尿潴留的護理:尿潴留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及思想負擔,因此護士要指導患者定時排尿,并在排尿時做排尿意識訓練,即做正常排尿動作,如每當排尿時就刺激大腿內側或下腹部,經過大約三個月的訓練大部分患者,能形成條件反射,即膀胱充盈時,刺激大腿內側或下腹部,就能排出尿來[4]。或者采用間歇導尿、手法導尿的方法幫助患者排尿。護士還可指導患者家屬幫助患者做腹部按摩,可根據病情采用腹部熱敷或按摩的方法,作環(huán)形按摩,按摩力量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按摩時囑患者做深呼吸[5]。聽流水聲等誘導排尿的方法也可促進患者排尿,從而預防尿潴留的發(fā)生。
3 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積極治療疾病,告知患者發(fā)生上述并發(fā)癥的危害,仔細講解預防此類并發(fā)癥的知識及護理要點。能活動時盡量在床上小量活動,定時改變臥位姿勢。生活應有規(guī)律,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排便習慣,必要時運用藥物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結論
預防勝于治療,治療成本遠大于預防成本,因此要做好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就應該早發(fā)現問題,早解決問題,做到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護理才能更有效的預防長期臥床患者所出現的并發(fā)癥。在護理的過程中要有耐心、責任心、細心、愛心,通過對長期臥床患者的精心護理和指導,使患者和家屬了解了各項護理的目的和方法,這樣不僅增進了護患關系,同時增強了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從而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患者身心舒暢,從而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劉淑梅.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J]. 醫(yī)學信息,2011,24(12),482.
[2]楊華.預防大小便失禁患者會陰部皮炎的研究進展[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7),4536-4537.
[3]姚焱.神經科長期臥床患者排便異常的護理[J]. 吉林醫(yī)學,2011,32(13),2675.
[4]王琳, 李冬梅,石榮光.脊髓損傷患者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83-84.
[5]楊秀麗.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致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