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炒貨店至少需4萬元
炒貨店到底成本多少,利潤又有幾何呢?綜合數(shù)家炒貨店的經(jīng)營情況可以看出:經(jīng)營炒貨店中,房租水電氣和人工為主要成本,進貨后如果能形成流水,也可計入一次性投入。按照普通的20平方米的門面,每月4000元的房租,進貨2萬元計算,如果按季度繳納房租,開店需要至少4萬元。由于不少炒貨店的人工都采用了店老板自己做或家人幫忙的形式,所以人工費另計。這樣每月成本在5500元左右。
在利潤方面,售賣炒貨的副食店每月的經(jīng)營收入在1萬元左右,專門的炒貨店在1.5萬元左右,利潤大約分別在5000元和10000元,平均年利潤分別可以達到5—6萬元和1—12萬元左右。
炒貨本身利潤不高
一家炒貨副食店的老板娘劉大姐介紹,自己店里賣出一包炒花生米,進價在4元左右,賣出去5.5元或6元,看似一包賺的多,但買的人不多,所以炒貨利潤很薄。瓜子花生成本價變化不大,但每月每季也有所不同,需經(jīng)常觀察行情的同時又不能囤貨。同時,瓜子花生等干貨的保存期和保存條件苛刻,一不小心受了潮就只能虧本。
劉大姐表示,如果單做炒貨,想把店“盤起來”是很難的,自己店里的利潤也大多來自于飲料和其他副食品。
賣附加值高的商品
做了4年生意的炒貨店老板付華認同這一觀點,她的店許多炒貨都是自己生產(chǎn)的,但也會進一些其他干貨和副食,因為這些副食的附加值都比較高。
比如最近很火的金絲肉松餅,店里的售價為每斤18元,超市里要賣到23—25元,非常能吸引消費者。但實際上金絲肉松餅的進價僅為每斤13元左右,一箱5斤大概2天就能賣完,可賺25元。而其他諸如干核桃、大棗等干貨都是高利潤商品。
付華認為,干貨店里的利潤最大的地方還是自炒的板栗,進價3—5元,賣價12—20元,3元是生板栗的價格,機器現(xiàn)場制作,加上其他調(diào)料和水電等成本,利潤依然不低。到了冬天吃糖炒板栗的時候,每天賣出幾十上百斤也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