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作家東紫的人,會鮮明的發(fā)現(xiàn),她的作品在2005年開始分界。往前走,《饑餓年間的肉》、《我被大鳥綁架》極具先鋒性,往后看,《春茶》、《白貓》等則充滿了寫實主義。而那一年在她身上唯一的改變是,孕育。
不婚主義與殘酷的先鋒寫作
2005年,東紫結(jié)婚第三年,婚前她曾與丈夫約法三章,“不生孩子”。
其實在此之前,她于婚姻都是恐懼的。十三四歲的時候,這個出身農(nóng)家的孩子經(jīng)常墊著石子,趴在語文老師王世戀的辦公室窗前,瞧著他們刻鋼板、油印詩刊,“這讓你特別好奇,受吸引,老師都在干啥,為什么要高聲朗誦,熱烈鼓掌叫好,那么快樂,就覺得長大了要像他們一樣,就特別的幸福。”
上了衛(wèi)校后,這個愿望得到了滿足,她成為詩刊《黑鳥》的一員,喜歡夜里與同好們騎著自行車,穿行在黑暗的街道里湊足所有人,跑到不知從哪里找來的昏暗場地聚堆分享。
“這是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純粹的愛好,文學像是工具一樣,迷戀的是氛圍帶給你的快樂,但并沒有享受到文本本身給你帶來的快樂?!?/p>
當然,負面的效果就是,抗拒婚姻。“我的中學老師,詩人們,他們向我們展現(xiàn)了戀愛的美好,讓我產(chǎn)生美好的憧憬,但你還沒憧憬到該談戀愛的年齡呢,老師的婚姻就已經(jīng)破碎了?!?/p>
于是東紫至此都懵懵懂懂,除了1995年,請假去北大西方文學與文化的研討班上課,結(jié)果是,除了因請假每月比同事少拿四分之一的工資,多讀了些書,只偶有詩歌發(fā)表,“偶爾在學校或者在我們自己辦的刊物上,民刊上發(fā)表。那時候民刊很多。”
到了2000年,東紫在鐵路局醫(yī)院的一個小衛(wèi)生所工作,異鄉(xiāng)、大齡,所有的人都指指點點,“我媽說我們家最大的恥辱是養(yǎng)了這么大的老閨女,一打電話,就是我到死都不瞑目。”
那時候30歲的她有輕度抑郁癥,“門口賣青菜的三天能搞定一個對象,我都30歲了都搞不定?!钡F路局文聯(lián)的一個培訓班幫了她,“他們請了老師講課,老師敲著桌子,你生命里最優(yōu)質(zhì)的部分,就是文學。你不好好對待它,你對得起那條命嗎?”
那敲桌聲她至今記得清楚,于是開始再度寫作,《饑餓年間的肉》寫的是古代故事,外面所有的地方都在鬧饑荒,只有這里如桃花源一般。但所有嫁進來的媳婦都要洗眼。主人公怕弄臟妝容,只洗了一只眼,于是看見了真相,他們吃人與盜墓。
所有的直接經(jīng)驗映射在作品里,有人評價道:“里邊不帶有政治的隱喻,而是就寫人的脆弱和不可信,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刀鋒上的舞蹈啊,她是一種非常極端化的寫作。”
讓小說遠離自己,抵達人性
2005年臘月二十八,提前十天,東紫剖腹生產(chǎn)。
孩子的出生,給了她另外的生存體驗?!斑^去我覺得,你有責任把你看到的,不好的東西呈現(xiàn)出來。就跟我們做手術(shù)一樣,一定要把里面潰爛的全部挖掉,就是要寫的更深,讓別人都看到,去警醒。”
等到后來生了孩子以后,就有了另外一種認識。“作品里面還是要更多的呈現(xiàn)溫暖的,光明的東西。文字的力量在于閱讀他的人,會找到激活點,有的東西不是明顯的留下特征,但如果作品里主題里呈現(xiàn)的東西,是溫暖的人性的光亮的,閱讀的人會感覺得到?!?/p>
作家大體分為兩類,一類寫作取材與自己相關(guān),一種離自己很遠。東紫認為自己是第二種,她的小說選材標準很簡單:“我很多小說最初創(chuàng)作的沖動,都是來源于一句話或者一件事,這些東西會讓我很沖動,很心痛,一下子擊中了我?!?/p>
2009年創(chuàng)作的小說《樂樂》,因為幫別人看孩子的小姑姑說了句:“第一次見這孩子的時候,這孩子是拴在桌子腿上的,手腕上拴著一根繩子。”即將在《十月》上發(fā)表的新作《賞心樂事誰家月》,則是在車上聽來的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從小與老公青梅竹馬,老公后來做了高官,在退休的時候,與她離婚,跟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結(jié)婚了。”
“像這種道聽途說的故事,一句話擊中了你,就跟種子一樣種在你心里,這種疼痛感如果不去展現(xiàn),就對不住它?!边@也許正是女性作家比男性作家的優(yōu)勢之處,她們天生敏感。
無論是女詩人還是女作家,逃離不了的一個詞是女文青。幾乎所有人將矯情當做女文青的代名詞,仿若不痛則無法提筆,而從女詩人過渡到女作家的東紫,變化的不僅僅是文本,還有生活。
“寫小說的人必須心平氣和,自己都不平靜,如何去構(gòu)思別人的故事。只有你自己心靜如水的時候,才能駕馭別人。你給他設(shè)置生命走向的時候,會緊隨他的喜怒哀樂。對你個體來說,你僅僅是在創(chuàng)作他的時候,和他同步體驗,你一旦離開這個文本,你肯定心情平靜?!?/p>
至于自己,在生育過后十年,東紫覺得,“大部分寫作都是處在撫摸現(xiàn)實的狀態(tài)。我并非覺得我現(xiàn)在的寫作進入到更深階段,只覺得比原來好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