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jié)構(gòu)中屬于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biāo)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yuǎn)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焚琴煮鶴”來感嘆某些人對琴的無知。
在這方面古人可說是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當(dāng)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外城時,明朝崇禎皇帝走投無路,自縊在景山東坡的一株槐樹上,這位亡國之君生前性多疑而剛愎自用,對周圍的人幾乎一概不信任,卻與田妃有一段琴緣。
一次,崇禎和田妃在一起,田妃撫琴彈奏起來。那纖纖素手,靈活的指法,行云流水般的琴聲,使這位皇帝陶醉了。崇禎執(zhí)著田妃的手,笑問:“卿家如此妙技,何以長期秘而不露?”田妃跪奏說:“妾身不敢以賤藝干擾君王?!背绲潎@道:“朕日夜為國事操勞,偶聽雅奏,也足以抒郁悶、暢胸懷,妃子何必過謙?!贝撕?,崇禎每當(dāng)心情郁悶時就到田妃宮中聽琴釋悶。這當(dāng)然會引起其它嬪妃的嫉妒,皇后也不高興。
一天,崇禎在田妃處聽琴后信步來到周皇后的正宮,皇后見到許久沒有駕臨的圣上,很是高興。不料崇禎興沖沖地向她大談田妃的高超琴藝,并問皇后:“皇后也能撫琴嗎?”周后是何等聰慧的人,她抓住時機,正色回答道:“妾身自幼只懂得養(yǎng)蠶織布而已,撫琴實所不能。但不知田妃是從什么人那里學(xué)來的彈琴技藝?”這位多疑的君王一聽此言,立刻顏色大變,因為他聽到了皇后的弦外之音。
“誰教她的琴?難道她出身微賤,是個下流胚子?”帶著這個疑問,一天他又駕臨田妃后宮并不露聲色,仍命田妃撫琴,當(dāng)一闋終了,崇禎便問:“妃子如此高手,不知從何人所學(xué)?”田妃回答說:“妾身幼時從臣母所學(xué)?!背绲澋膯栐捯鹛镥囊蓱]:莫不是皇上對我出身門弟有所懷疑?這可關(guān)系到我和娘家滿門的身家性命,怎么才能解除這位多疑主子的疑慮呢?田妃陷入了困境。虧得她的一個貼身親信給她出了個主意,這才愁云盡散。
這天,崇禎又來聽琴,田妃找個機會跪奏道:“下月初一,是妾身賤辰,懇請恩準(zhǔn)召臣母進宮一會?!背绲澱J(rèn)為是例行之事,自然照準(zhǔn)。到了這天,田妃的母親早早就進宮來了,田妃把自己彈琴見疑的事對母親講了,她母親想了想說:“千萬不要再向皇帝解釋了,那樣會更露痕跡。今天是你的生日,陛下可能降臨,到時我像無意似地彈奏一闋妙曲,使琴音代你解釋,這樣不更好嗎?!庇谑牵概傧阒们?,只等崇禎駕臨。
崇禎果然來了。未入宮門,就聽得泠泠琴聲,比田妃又高出一籌。駐足細(xì)聽,竟是琴曲中難度最大的《廣陵散》。崇禎不忍打斷琴音,不肯進宮,但已被宮內(nèi)的田妃望見,立即與母親出門迎駕。崇禎進入宮室,忙不迭地問:“方才是何人彈琴?”田母立即跪奏:“鄙人不知圣上駕到,有擾圣聽,罪該萬死?!背绲澋溃骸懊罴家呀跎?,方才可是《廣陵散》嗎?”“正是《廣陵散》。”田母又跪下回奏?!翱炜炱饋砝^續(xù)彈奏,卿家技法又在妃子之上了?!碧锬敢虼俗嚓P(guān)乎闔家榮辱,于是施展出平生絕技,把一曲《廣陵散》演奏得出神入化,就是嵇康再生,也不能不驚嘆。崇禎皇帝聽得龍心大悅,對田母賞賜豐厚,并命令田妃繼續(xù)向母親學(xué)琴,一定要把母親的琴藝全部學(xué)到手。后來,崇禎還自己譜寫了《坊道五曲》,命田妃演奏,田妃因彈琴而進一步得寵。
皇帝不好好當(dāng),卻是個愛琴坯子,這不難看出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要求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huán)境與平和閑適的內(nèi)在心境合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在這一方面,伯牙的經(jīng)歷可稱為后世的典范。
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xué)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于是成連帶領(lǐng)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劃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著巖石,發(fā)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群鳥悲鳴,久久回蕩。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于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zhuǎn)移他的性情。后來,伯牙果真成為天下鼓琴高手。(葉顯明 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