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今年40多歲了,去年離了婚。
他們離婚的原因很時尚,也很俗套:朋友的前夫婚外戀上了一位“剩女”,“剩女”懷孕后堅(jiān)持不打胎,且揚(yáng)言若不與之結(jié)婚,就大鬧特鬧……
我知道朋友離婚后去看她,一進(jìn)她家門,卻看見她前夫正和她帶著兒子給水族箱換水。我有些迷茫,難道朋友的離婚只是個“傳說”?
待他們一家忙完,他們的兒子便進(jìn)屋學(xué)習(xí)去了,我們?nèi)齻€則坐到沙發(fā)上說說笑笑。直到要做晚飯時,朋友的前夫說要走,我這才確定,他們是真離了。
朋友前夫一走,我便問朋友:“你們既然已經(jīng)離了,你為什么還讓他來家里?是他對不起你!要是我,別說是不讓他進(jìn)家,我還要見他一次罵他一次!”
沒想到朋友平靜地對我說:“我不能不讓他來,因?yàn)樗磧鹤?。我們雖然離婚了,但永遠(yuǎn)也改變不了他是我兒子父親這個事實(shí)。他是可恨,但我不想恨他,更不想讓兒子恨他。兒子看著個子挺高的,其實(shí)還是個孩子。對于孩子,在他心里種什么都不要種恨。恨的種子一旦根植于心,只要遇到合適的環(huán)境,必然發(fā)芽、長葉,甚至?xí)L成大樹,更有可能讓恨旁生枝蔓。你想,這多可怕?所以,我不僅不讓兒子恨他,我自己也不想恨他。不過,說心里話,我是想恨也恨不起來。”
朋友說到這兒,流下了眼淚:“每個人從生到死,其實(shí)就是乘坐了一輛沒有返程的公交車,中間有不少站點(diǎn),每個站點(diǎn)都會有人下去,也會有人上來。這些人有的是你的親人,有的是你的朋友。親人去世,是下車;親人出生,是上車;老友疏遠(yuǎn),是下車;新友初交,是上車。沒有哪一個親人,更沒有哪一位朋友,能陪你從起點(diǎn)坐到終點(diǎn)。所以,我們不必在乎誰陪了我們多久,只要陪了,陪過,只要有他或她陪著的時候是快樂的,足矣!你也知道,除了因?yàn)橥庥龆x婚這件事他對不起我,之前,他對我真是挺好的。所以,雖然他提前下了車,我還是想對他說,謝謝你陪了我?guī)渍镜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