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在西北師大附屬中學一間階梯教室里,一個身高才1.4米,體重只有20公斤左右的大男孩鎮(zhèn)定自若地說:“我覺得身體的苦難是命運的安排,但是精神和信仰是我們可以選擇并堅持下去的。為什么要把苦難經(jīng)常掛在嘴邊呢?一個身體上殘缺、很苦難的人,他需要的不是一種關(guān)愛,最重要的是平等……”
這個生下來就患有世界性罕見疾病——成骨不全癥的大男孩,叫劉大銘,時年19歲。還在他幼年之時,就有醫(yī)生曾預(yù)言他活不過兩歲。此刻,面對臺下眾多媒體和師長、同學,他笑著說:“如果有一天,當別人提起我的時候,不是首先想起我的病痛,我就成功了?!?/p>
這就是那個從3歲就開始,已經(jīng)歷過11次手術(shù),“去過兩次天堂”的少年嗎?這就是那個身體里打著13根鋼釘,靠兩塊鈦金屬鋼板支撐,剛剛完成一部17萬字自傳體小說的少年嗎?是什么支撐著他與病魔堅持斗爭,堅強地活了下來?這份達觀、堅毅的背后,他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
“我覺得苦難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
母親趙姣蓮從來沒有放棄兒子大銘的生命,“畢竟是一個生命,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p>
劉大銘是一個早產(chǎn)兒,出生時,只有4斤9兩。他一出生,就被送進醫(yī)院的保溫箱里待了一個多月。
趙姣蓮至今記得,大銘6個月大的時候,有一次洗澡,胳膊骨折了,送到醫(yī)院被初步診斷為“成骨不全癥”,俗稱“玻璃娃娃”。從此,這個家庭的噩夢開始了。
醫(yī)生勸趙姣蓮:“對孩子什么都不要做,壽命不超過兩歲,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辦法根治?!?/p>
很小的時候,劉大銘便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只能老老實實地待著,不能玩,不能摔倒。他的活動空間只有床和沙發(fā)。他開始躺在床上學畫畫,可惜,學畫不到兩個月,他的左腿又斷了。再次被推進手術(shù)室,渾身打滿了白色的石膏,鮮血不斷往外滲。
在疼痛陪伴的日子里,劉大銘喜歡上了看書,還背起了唐詩。他開始顯露出自己在記憶方面驚人的天賦,簡單的唐詩只要母親教一遍,他便可以背誦。到7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學完了小學的課程。但剛開始,沒有一所學校愿意接收這個特殊的孩子。趙姣蓮帶著他四處求學,卻處處碰壁。最后,他被蘭州市正寧路小學錄取了。
2000年,劉大銘6歲,在北京,他被“國內(nèi)一流的骨科專家”判了“死刑”。但趙姣蓮夫婦沒有放棄。父母的執(zhí)著堅持,讓劉大銘一次次渡過了人生的險灘。多年的艱難求醫(yī)歷程,讓這個男孩從小便深知人生冷暖,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
2012年,劉大銘的病情再度惡化,脊椎嚴重變形為S形,整個胃部被擠壓成細條狀,每次牛奶喝不了幾口就吐,一頓飯只能吃三四勺子。此時,連他唯一完好的眼睛,也會偶爾變得視力模糊。不得已,父母帶著他再次踏上了求醫(yī)之路。在國內(nèi)一家權(quán)威醫(yī)院,老專家看完片子,對劉大銘父親無奈地搖頭說:“老劉啊,在一年之內(nèi),別考慮做這個手術(shù)了……最好是好好躺著?!?/p>
劉大銘的倔脾氣又上來了:“躺著,我還不如死了算了?!彼髞韺懙溃骸拔也桓市模桓市?。只要我生命能動彈一下,我就會向前走。跌倒了爬著走,爬不了就挪、蹭,管它姿勢多丑陋。”
記者問劉大銘:“是什么支撐你這么多年堅持了下來?”“源自內(nèi)心對生命的渴望。父母和親人、朋友的信任,給了我生存下去的動力。一個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自己。我也曾想過放棄學習,好好在家休息,但我無法面對無數(shù)個會心痛和失望的眼神。”劉大銘回答說。
2011年,蘇州,代表西北師大附中參加首屆全國中學生校園詩會的劉大銘,以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作《靈魂行者》感動了姑蘇城。在開場白中,這個“輪椅少年”的一席話,震撼了全場:“我覺得苦難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成功的背后是看不見的心酸,而勇敢的背后有著我們無法想象的磨難。每個人都應(yīng)該在有限的時間里,綻放出自己無限的生命價值。”
將軀干留給病魔,把靈魂留給生活
“你將軀干給了病魔,卻把靈魂留給了生活;你將快樂分享于情感,卻把悲痛留給了心窩;你將夢想給了青春,卻把苦難留給了執(zhí)著……”詩以言志。這首《靈魂行者》,是劉大銘對自己生命的寫照。
劉大銘的身體曾經(jīng)一度需要套上一個沉重的外殼,用于支撐矯正骨骼。金屬條貼著肉皮,他疼得青筋暴出,時?;柝?。強忍疼痛使他大汗淋漓,整個冬天,他的內(nèi)衣總是濕透的。
面對殘酷的病痛折磨,劉大銘卻說:“我要深切地向病魔致敬,沒有你,也就沒有我痛苦磨難而又不同凡響的今天。”他明白,勤奮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他如饑似渴地從書籍中汲取著營養(yǎng)。在他的床邊,擺了滿滿當當?shù)膸着艜?,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命若琴弦》……他還喜歡讀《共產(chǎn)黨宣言》、美國《獨立宣言》,廣泛涉獵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這些思想巨匠的著作。
“這讓我覺得,活著不再是一個人的事兒,也不僅僅為了聲望、金錢而奮斗,目標應(yīng)該更高、更大。我該將心愿放到整個世界,該把輪椅賦予我的財富分享于每個人?!眲⒋筱懻f。
劉大銘時刻感到自己時間的緊迫,從不愿意“浪費生命”。2012年,被醫(yī)生判了“死刑”后,預(yù)感到自己生命或許快走到了盡頭,他更加珍惜時間。他白天上課,晚上寫作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其實,劉大銘并不是一開始就很明確自己該走什么樣的路。1999年的一個深夜,父子之間的一席談話開啟了這個男孩對生命的思考。“大銘,將來有啥打算?”“好好學習?!眲⒋筱懟卮稹8赣H說:“那是正常人的路,你必須有自己的方式?!?/p>
從這時候起,在劉大銘幼小的心靈里,第一次開始正式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他突然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再簡單地活下去,既然經(jīng)歷了這么多特別的事,就應(yīng)該做點特別的事?!?/p>
劉大銘父親看著兒子太辛苦,勸兒子考慮學一技之長,學門外語或者上個寫作輔導班什么的,不要上學了。但劉大銘有自己的想法,他對父母說:“我要接受系統(tǒng)的正規(guī)的教育。”
為了上學,劉大銘差點因隱瞞病情而丟掉性命。2009年年初,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腿上鼓起了一個小包。他很快明白,這是4歲那年放進他腿里的兩根X針,現(xiàn)在針刺破了膝蓋,針尖露了出來。當時,正是中考沖刺的關(guān)鍵時刻。他悄悄地隱瞞了病情,帶傷上課,血時常從褲腳流到腳后跟,他卻渾然不覺。
沒日沒夜的學習,病魔再一次擊倒了他。2009年,劉大銘第9次被推上了手術(shù)臺。這一次是在天津,他的長骨被截成5段重新排列,腿里換上了新的X針。因為術(shù)后綜合征突發(fā),劉大銘休克了,被送到天津大學附屬醫(yī)院,只剩微弱的呼吸。整個手術(shù)險象環(huán)生,他靠打強心針才撿回一條命。
從不埋怨命運的“輪椅少年”,成為全國十佳文學少年
和很多飽受病患的人不同,完全出乎意料,劉大銘是那么的陽光、真誠、爽朗,懂得感恩,富有活力?!拔液苌俦г惯^得不稱心、活得不出色,我只堅持迎接明日的朝霞,然后竭力地去接受和改變它。”在劉大銘的筆下,時?!拔夜P寫我心”。
在劉大銘就讀的西北師大附屬中學,他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霍金”。最早,西北師大附中校長劉信生也曾擔心過接收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但和劉大銘簡單的一次通話,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他說話時底氣十足,給你一種震撼。那一瞬間,擔心安全的理由都變得蒼白無力,再沒有理由去拒絕這個孩子了。”劉信生校長決定錄取這個輪椅上的堅強少年,還特意把劉大銘放在了學校的人文實驗班——北辰班。
從2011年開始的高中生涯里,劉大銘得到了師生“眾星拱月”般的待遇。師生們共同悉心呵護他的成長,大家更是將他視作北辰班“精神的代言人”。在這里,劉大銘收獲了友情,更得以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長,他樂觀的精神也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班主任伏鈺說,只要劉大銘往教室里一坐,整個教室就是安靜的。
同桌3年的施瀟雨同學將劉大銘視作自己最好的朋友。這個90后女孩很佩服劉大銘,她很認同劉大銘的價值觀:一個人活著,應(yīng)該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財富,而不是隨波逐流茍且地活著。
劉大銘對班級事務(wù)一向積極參與,創(chuàng)辦班刊《北辰》雜志,聯(lián)系創(chuàng)作北辰班歌,時常忙得不亦樂乎。他還經(jīng)常受邀去參加學校的演講,用自己苦難真實的人生感染更多的人。
就在和病魔不懈的斗爭中,2011年,劉大銘相繼斬獲3個全國性大獎:作品《讓我們在以后牽手》、小說《一夜蒼白》先后獲國家級獎項,他還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佳文學少年”。
2012年,劉大銘再度榮獲中國少年作家杯文學類一等獎,詩歌《靈魂行者》榮獲全國冰心青少年文學銀獎。也是在這一年夏天,劉大銘遠赴意大利手術(shù)。從意大利歸來,出人意料的是,他全部推翻了已經(jīng)寫了一半的自傳體小說,然后一字字重新敲出。他以這樣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新生。
“你恨命運嗎?”記者問。
“我并不恨它,相反,我要感激命運。命運給了我與眾不同的身體,給了我特殊的使命?!眲⒋筱懻f。
“為什么把新書命名為《命運之上》?”
“只想書出版后,能夠讓生活于貧苦,亟待于力量的人,重新獲取對生命的勇氣?;蛟S這世上,再有與我同病相憐的人看到它時,能重新覺得這世界是美好的,自己該好好地活下去。若這樣的目的能夠成真,我即便不在這個世上了,也會覺得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