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標不僅著眼于CBA,更希望自己能有一天進入NBA的賽場!”這是原北京四中、現(xiàn)北大主力球員程馳參加四中“圣誕大戰(zhàn)”開賽前接受采訪時所說的。進入CBA、國家隊甚至是NBA,這是許多打籃球少年的夢想,但對于大多數(shù)打球的青少年來講,籃球對他們又意味著什么?
北京四中,對于很多北京孩子而言是神一樣的地方,不僅這里盛產“學霸”,更因為這里有很多打球出色的學生。
我當時是在北京市崇文區(qū)的中學上學,從初中開始便聽說四中的高中生是怎樣扣籃,后衛(wèi)在進攻中如何臨危不亂,然后在哨響之時命中高難度三分球。崇文區(qū)的籃球傳統(tǒng)校是50中,但和北京四中明顯不在一個水平線。當時,這就是我對四中的認識,沒有想過為什么這個學校的籃球水平要高出其他學校一籌。
四中的籃球可以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和其學校的實力不無關系,再加上學校重視籃球,因此可以吸收一批有實力的學生。但這些人畢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學校和籃球這項運動還是保持著“一定距離”,用老師和家長們的話來說,高考又不考籃球,還容易讓孩子受傷,多接觸無益。有些學校的做法更是夸張,嚴令禁止學生打籃球,卸掉籃筐,等考試結束之后再安回去。學生想盡一切辦法打球,和老師在操場上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一見到老師,就抱著球撒腿就跑。
學校體育不等于競技體育,對于沒有實力競爭各地頭幾名的學校,籃球在這里好像變得可有可無。我想教育部門建立高中聯(lián)賽的初衷絕對不是只希望諸如北京四中、密云二中、北京22中等幾支有希望獲得冠軍的球隊參賽。
籃球對于學生來說理應是一項“必修課”,它不應該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沒有發(fā)展空間。往大了說,籃球可以培養(yǎng)個人怎樣來服從集體,這是一項五人運動,即便一個人打的再出色,也無法靠一己之力取得冠軍。往小了說,籃球可以改善孩子們的體質?,F(xiàn)在家長更愿意把錢花在輔導班,而忽略了身體方面的素質。雖然高考很重要,但對于學生而言,適當?shù)捏w育運動與高考并不沖突,而在一系列的體育運動中,籃球無疑是最合適的項目之一?!獜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