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點賞析
好的文字,是可以愉悅心靈的,就好比品嘗一杯清爽的茶飲,唇齒留香,沁人心脾。
文章以散淡輕松的筆調,緊緊圍繞“真要把漢語講好,最大的智慧還在平白中”這一主題,形象地敘說了平實淺白的語言在生活中的種種表現(xiàn)。娓娓敘談中,仿佛是為讀者呈上了一份豐盛的語言大餐,讓人美不勝收。為了強調語言的風趣,用“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臉,什么都吃就是不吃虧,什么都學就是不學好”等予以形象地解讀;為了突出語言運用的新鮮,就用網(wǎng)絡詞匯“范跑跑”“郭跳跳”等,俏皮詼諧;為了說明要用淺白、親切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就以儒家經(jīng)典《論語》和當代語言的活版《鄧小平文選》為例。事實上,無論語言的風趣、新鮮,還是平白、淺近,都是“大家的語言”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最生動的體現(xiàn)。文章這種在總括中分列觀點的結構,脈絡清晰,主旨明確,讓讀者在真切感受到漢語多樣的審美特性的同時,也能很好地領略形散神聚的行文風格。
美到極致是自然。樸實無華的語言特色,是本文又一大看點。有的在信筆抒寫中顯出智慧:“五香花生米再可口,吃多了也乏味”“像人一樣,布衣長者總比綾羅貴人更多親和力”;有的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寫:“這樣的語言,說的人盡興,聽的人開心,玩也像說,說也像在玩,人氣當然十足”“讀和認,有一年級文化足矣,還可以當歌兒唱”“他們說了一輩子也寫了一輩子,但漢語不喜歡他們”;有的隨意點染,就水到渠成:“詩《彌勒佛》,成功在兩個字就提煉出了成‘佛’關鍵,絕對精煉,所以它成了詩”“不經(jīng)意間,‘輕舟已過萬重山’”。徜徉在樸素通脫的字里行間,我們既看到了作者對生活獨到的理解,也能見識其駕馭語言的非凡功力。
難點指津
文章把視角放在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生活語言上,最大限度地凸顯語言的使用價值。曲高和寡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凡是高不可及的東西,不是它拒人于千里之外,就是大家見它面目不可親近而敬而遠之?!罢嬉褲h語講好,最大的智慧還在平白中”,作者一語道出了社會語言也就是生活語言的真正魅力所在,它既不是引經(jīng)據(jù)典的故作高深,也不是嘩眾取寵的淺薄調侃,它來源于一顆敏感的心與現(xiàn)實生活的和諧鳴奏。正如那首《彌勒佛》小詩,開懷一“笑”,大肚能“容”,簡約疏淡中不知究竟包含了多少人世的風華與苦樂。
如何關注文章標題,把握其富有彈性的內涵,既是閱讀的難點,也是鑒賞的關鍵。“大家的漢語”表面上平淡無奇,實則大有深意。首先,語言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人們認為有用的就保留下來,然后推而廣之,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語言。這樣的語言,一旦被大家認同就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親近,備受社會的青睞,從而擁有更廣的群眾基礎?!墩撜Z》之所以能夠穿越漫漫時空,以清新脫俗的姿態(tài)向我們走來,顯然是同它的親和力分不開的。其實,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語言自身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到一定時候,人們自然會把與自己形影不離的“精品”培育成經(jīng)典,這經(jīng)典的東西定格在特殊的時代,成為一種抹不去的文化符號,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大家”一詞既有實用層面上最樸素真實的價值,又有抽象意義上理論躍升的高度。但是作者以為語言的歸宿應該在大伙兒那兒,只有在大伙兒那兒找到了位置,語言才會“多維度、多漂亮、多活潑”,才會“有大好空間”,保持自己應有的鮮度。就像“平安是福,快樂真好”諸如此類的說法,自然活潑,又有思想的深度。
考點訓練
1.文章題目“大家的語言”中的“大家”有怎樣豐富的含義?作者意在強調哪方面的內涵?
2.文章說“真要把漢語講好,最大的智慧還在平白中”,結合文意,簡要分析“平白”的漢語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
1.“大家”一詞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一定范圍類所有的人,二是指在某方面有獨特造詣的專家。這里主要強調前者,作者認為只有平實淺近的大眾化語言,才會保持旺盛的生機,擁有千年不老的風度,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2.就文章來看,平白的語言可以在多方面出彩。①風趣,為大多數(shù)人喜聞樂見,具有較強的娛樂性;②新鮮,即便最通俗的表達,也能領新標異,激起人們的興趣;③淺白、親切,不做作,不邀寵,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