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觀察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既是物理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的重要一環(huán)。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想法。
關鍵詞:物理教學;觀察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2-078-1
一、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觀察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具有敏銳、深刻觀察能力的人,能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和特性。在物理學中就有很多這樣的實例。例如: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依靠的就是偶然的機會加上他敏銳的觀察力。
什么是觀察呢?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式。觀察是一種有意的知覺,也是一種“思維的知覺”。觀察能力是指全面、深入、正確地觀察和認識事物的能力,表現(xiàn)在物理學科上就是要善于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變化。
很多老師在初三的最后階段,仍然發(fā)現(xiàn)學生不會審題;到了實驗室做實驗很盲目,不斷需要老師提醒看哪里,看什么。其實,這就是在初中階段沒有注意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所留下的“后遺癥”。我們的學生正處于接受知識的高峰期,各門功課的學習壓力都很大,一個具有敏銳、精細觀察能力的學生在探究知識、掌握技能和接受方法上都會先人一步。實踐證明,如果一個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他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取知識,更容易從被觀察對象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無疑也是為學生減負創(chuàng)造了一條捷徑。長遠看: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是從事科學研究、文學和藝術創(chuàng)作、社交活動等等各種職業(yè)所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對于人終身的發(fā)展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物理學正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觀察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習和物理學科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樣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研究物理現(xiàn)象、探討物理規(guī)律也必須從觀察和實驗做起??茖W的學習要從觀察入手,觀察是獲取知識、技能的門戶。
因此,將初中物理教學與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結合起來是每個物理老師必須負擔起的責任。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1.激發(fā)觀察興趣。應該說初二學生對于物理學的學習興趣是很濃的,每次實驗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但往往是一種盲目的興奮。因此在實驗前有必要明確實驗目的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抓住重點進行觀察的習慣。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如果觀察時不分主、不突出重點的去觀察,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抓不住事物的本質與特征。如在利用研究物體發(fā)聲條件時,學生的注意力就不應該放在聲音音色的不同上,而是感知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征——振動上。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知活動,在沒有明確的感知任務時,對象往往是膚淺的、不完整的,明確了目的任務去知覺某一事物,知覺的對象就比較完整、清晰。因此,必須養(yǎng)成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進行觀察的習慣。優(yōu)秀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其主要表現(xiàn)就是觀察的目的性很強。觀察目的不明確,東看一眼,西望一下,不可能得到收獲。
2.養(yǎng)成觀察習慣。要想得到全面的觀察結果,事先制定周密的觀察計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的特質上都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而且與其他事物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為了提高觀察的精確性,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應該有步驟有條理地進行全面觀察,并分清主要現(xiàn)象和次要現(xiàn)象。一般來說,有這樣幾種形式:按時間來說,觀察可由先到后;按空間來說,觀察既可由近及遠,也可由遠及近;按事物本身結構來說,觀察可以由外到里,也可由里到外;可以由局部到整體,也可以由整體到局部;按事物外部特征來說,可以由宏觀到微觀,也可由微觀到宏觀。比如在觀察沸騰實驗時,可以事先讓學生回憶以往在家中燒開水的過程,然后集體總結觀察方向、分工合作。以觀察為教學先導,并制定具體觀察要求,量化觀察結果。盡量采用探索式教學,先觀察實物或模型、圖解,再進行知識講解。幾乎每一課甚至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從觀察入手,比如發(fā)電機一章的教學,就可以從說明書上的圖解著手,讓學生養(yǎng)成先觀察再動手的良好習慣。
3.引導觀察方法。觀察無定法,但仍然有一些規(guī)律可循。(1)觀察時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一般先整體后局部、先外后里,有的還應按對象本身的發(fā)展順序。例如在熱機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按照熱機工作的流程配合實物,逐一分析理解。(2)發(fā)現(xiàn)差別,這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以突出事物或現(xiàn)象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如量筒和量杯可進行對比觀察,溫度計和體溫表可同時進行觀察、伏特表和安培表對照讀數(shù)。(3)對復雜的觀察對象和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擴大需要觀察的特征,用模型、掛圖等來幫助他們。例如在汽油機構造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用模型或掛圖作參照。
4.做好觀察記錄。憑記憶留下的記載難以保證準確。所以,觀察時要有觀察記錄,記錄要做到準確、具體、字跡清楚。為了保證記錄得好,事先必須制訂記錄表格和速寫符號。表格記錄不僅可以節(jié)省文字,還有助于使觀察者的注意集中到觀察的對象上。
三、關于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的后期評價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筆者嘗試后發(fā)現(xiàn)可以從兩方面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考察:1.觀察目的是否明確及觀察的方法步驟是否正確;2.觀察者觀察時體現(xiàn)出的心理品質。觀察的心理品質應包括觀察的全面性、深刻性、敏銳性、精確性和持久性。當然,對觀察心理品質只能通過其心理過程的外部表現(xiàn)即觀察結果來考察。因此,對物理學觀察能力的評價,我們可以結合具體的觀察內容按前述兩個方面設制相應的習題,從而量化。如何在評價方法上將觀察結果與觀察過程結合起來,排除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因素對評價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