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對課堂的掌控決定著教學的效率。課堂行為的產(chǎn)生往往受學生與老師兩種因素的影響。老師要努力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仔細觀察課堂活動,密切注意學生動態(tài),制定好規(guī)矩,富有耐心與愛心,從而成為課堂的掌控者。
【關鍵詞】課堂掌控 認真監(jiān)控 重視引導 制定規(guī)矩
作為老師,與我們接觸最直接的是學生;我們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地方是課堂。就人數(shù)而言,課堂上師生的比例是1:60,我們處于絕對的劣勢;就知識的傳授來講,老師又是主導者,如果老師不能很好的掌控課堂,我們就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我認為課堂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就應該是課堂的掌控者,是師生平等中的首席。
其實課堂掌控是我們教師教學思想、教學機智和駕馭能力的統(tǒng)稱,最常見的是課堂紀律掌控和教學意外事件處理,實質(zhì)上這兩者都是一種對“課堂紀律”的維護。在課堂掌控的問題上,最大的問題是指那些發(fā)生在課堂上的與課堂行為規(guī)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并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秩序及教學效率的課堂行為?!斑@樣的行為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課堂紀律問題,影響教學質(zhì)量。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不只是影響他自己的學習,同時也可以破壞課堂上其他學生的學習?!闭n堂問題行為的產(chǎn)生常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講,可以分為學生,教師二個方面。
(一)第一,學生方面的因素。表現(xiàn):課堂上因為小事與同學間互相爭吵,挑釁沖撞等攻擊性行為;交頭接耳,高聲喧嘩等擾亂秩序的行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調(diào)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故意頂撞班干部或老師,破壞課堂規(guī)則的盲目反抗權威的行為等。對于上述問題,作為課堂掌控者的教師應該做到:
1.認真監(jiān)控,仔細觀察課堂活動,密切注意學生動態(tài),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問題傾向的學生要格外關注,爭取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中。如看到有的同學坐不住,左顧右盼時,老師就邊講課邊慢慢走到他們身邊,拍拍肩或摸摸頭,讓他意識到老師在關注著他,不要惹事。這樣就可以打斷他的問題行為,使他的錯誤不再發(fā)展。
2.要及時而恰當?shù)奶幚韱栴}行為,給予正面的引導,并把解決情況通報大家。
(二)第二,來自教師方面的原因。有些課堂問題行為表面上看是學生問題,實際上與教師也有直接關系,甚至有些課堂問題行為我們教師直接造成的。
1.教學不當。如有些教師備課不充分,造成學生對這一教師產(chǎn)生排斥心理,從而對這一學科失去興趣。所以要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行為,首先就要備好課,上好課,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進而喜歡上你,他也就不出問題了。
那么如何備課,才能保證學生喜歡上課哪?我認為 在備課時要抱定為學生的學習而設計教學目標的想法不放松。“為學習而設計教學”意味著不能僅僅考慮教法,教師的方便,教的精彩,教的舒服,而是應把學習和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要明確我們備課是為學生學習而準備,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在備課時應考慮如果我是學生,在學習中我會遇到什么問題?我怎樣才能較好地掌握。只有把學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教學活動才有開展的可能和意義,所以在備課中我們應特別重視,精心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好,哪些是他們感興趣的,哪些是遠離他們生活的。
例如在講《黃河頌》一文時,初一的學生能理解奔騰不息的黃河,堅強不息的民族魂,卻理解不了“民族精神如滾滾的黃河水,”我就設計了這樣的提示語:當列強借助于中國人發(fā)明的指南針尋覓到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時,當他們用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炸開了我們國門的時候,當他們逼迫清政府在中國人發(fā)明的紙上簽下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時候,當日本人的鐵蹄在這塊古老的土地肆意踐踏的時候,中國人沒有屈服,沒有沉淪,于是戊戌六君子的鮮血喚醒了國人,武昌城頭的槍聲震響了國人,于是無數(shù)個趙靖宇挺身而出,無數(shù)革命先烈前赴后繼,于是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城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東方,這就是如滾滾的黃河水的中華民族,雖歷經(jīng)艱難坎坷,卻依然百折不回、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樣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就解決了。同時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情感體驗。
學習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這是一個知識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nèi)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nèi)的灌輸,因而它的基礎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情感體驗,所以在備課中問題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已知中引進,對文章的理解要結(jié)合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與作者、老師達成情感共鳴,也就顧不上搗亂出問題了。
在學習《再塑生命的人》一文前,我設計這樣一個作業(yè),學生回家后,堵上耳朵,把自己封閉在黑暗中靜靜地呆上五分鐘,然后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從而讓學生理解,失語、失明、失聰?shù)暮惡@兆罱K成為一名作家是多么不易,引領她走出黑暗也寂靜的沙莉文老師是多么了不起,而健康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帶著這種情感再去學習課文,學生就很容易與作者、老師達成情感共鳴,也就顧不上搗亂出問題了。
2.急于求成。課堂上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學習上的問題、疑惑,如果我們急著回答卻不能給予他們滿意的答案,勢必造成教師威信的降低,從而影響教學秩序。此時我們不要急于求成,而是應該學會傾聽,認真思考,調(diào)動儲備,積極應答,讓學生認同并接受你的觀點,從而樹立教師的權威。
《桃花源記》的學習已進入尾聲——質(zhì)疑環(huán)節(jié),小鄭同學請求發(fā)言。獲得準許后,他一臉凝重地站了起來,說道:“老師您剛才說陶淵明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表達作者對社會的不滿,那我可不可以認為我們今天學習這篇文章也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我們對共產(chǎn)黨的不滿哪?”小鄭的話一說完,教師一片嘩然。我示意同學們安靜,并讓他說出原因。他憤憤地列舉出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后,期待地等著我的答復。說實話,此時的我也有些懵,于是我看著其他同學說:“談談你們的看法吧?!蔽乙贿吢犞渌瑢W的發(fā)言,一邊尋找著切入點。當我看到同學們說的“反動”、“落后”等不能說服小鄭后 ,我也思考完畢胸有成竹地開了口?!皢柲銈€問題。你比較貪玩、愛鉆牛角尖,對嗎?”他撓撓腦袋,笑了?!斑@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缺點!”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坝纱宋艺f你是個壞學生,同意嗎?”“當然不同意。我優(yōu)點比缺點多?!薄疤栍泻谧樱@是事實嗎?”“是呀!”“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歌頌太陽那?”“因為太陽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和光明?!贝藭r小鄭同學的語氣不像剛才那么硬氣了。我微笑著看著他,他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的理解錯了?!薄盀槭裁??”“我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忽略了看事情要看主流。”我笑著說:“你認真思考的做法是對的,應該表揚?!彼吲d地坐下了。自此之后,他對我滿是欽佩。
3.重面子輕引導。課堂上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發(fā)火,卻忽略了引導,結(jié)果是面子沒有掙到,還損失了時間。
周四的第一節(jié)課,剛上課不久,窗外陰沉的天空就飄起了雪花。開始稀疏的雪花并沒有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可隨著雪越下越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把目光投向了窗外,并開始興奮地說了起來。看著越來越熱鬧的教室,我只能看著我的學生,露出無奈的笑。慢慢的有幾個學生注意到了我,突然間喧囂的教室安靜了下來,看著這些面帶忐忑的學生,我并沒有發(fā)火,而是微笑著問學生:“喜歡雪嗎?”學生回答:“喜歡?!苯又制咦彀松嗟恼務摿似饋?。等到他們靜下來,我柔聲地說:“為什么?”學生紛紛說“干凈”、“漂亮”、“滅菌”-------看著他們一張張興奮的臉,我真誠地說““老師也喜歡雪,尤其喜歡大雪飄飄的日子。銀裝素裹,天與地之間一片潔白。這份潔白摒棄了世間的一切塵埃,也屏蔽了世間的一切黑暗,讓人感到世界是如此的純凈。此時在潔凈的月光下,我漫步在無人的郊外,眼前飛舞著一個個潔白的靈動的小精靈,她似嬉戲般一會兒掠過我的額頭臉頰,涼涼的,一會兒調(diào)皮的碰碰我的嘴唇,潤潤的,讓我的心也變得沉靜起來。如果此時你駐足回眸,就會發(fā)現(xiàn)以往隨風漂浮的腳印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扎實,漂浮的你突然間也變得踏實了,這時你會更加喜歡這皚皚白雪的?!痹捯粢宦浣淌依镯懫鹆藷崃业恼坡?,孩子們大聲叫好,并頑皮地說還是語文老師有文采。
突然我靈機一動,笑問學生:“別的老師會怎么說?”一個學生說:“歷史老師說:在五百年前的一個冬天也下了一場雪,皚皚白雪下掩蓋了無數(shù)白骨。”另一個學生說:“地理老師會說:雪的形成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又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數(shù)學老師說:雪花的重量是幾毫克,面積是幾平方毫米,整個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求整個操場積雪的重量?!?。。。。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各自的假想,快活地笑著。看著孩子們的笑臉,聽著孩子們的討論,我因勢利導說:“由此可見,不管說得美還是說得準,都需要知識,對不?”孩子們大聲說:“對!”接下來的學習變得異常順利。
一次無奈就這樣變成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4.臨時起意,缺少規(guī)矩。課堂上我們常常是看到問題再說問題,這樣就會給學生犯錯創(chuàng)造條件。如果我們根據(jù)《中學生守則》和《課堂常規(guī)》先告訴學生該如何上課,制定上課規(guī)矩,就可以降低問題發(fā)生的概率。
總之,我認為在課堂上只要我們能用心去思考,用愛去澆灌,用知識去培養(yǎng),教師就一定能掌控課堂,真正成為平等中的首席。
作者簡介:金燕勇(1965——),女,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承德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北省特級教師,首屆河北省名師,河北省國學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