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劉孝聽:在《芒果畫報》價值觀系列選題中,“信”可以說是其中最有現(xiàn)實意義的。幫助這個社會重建誠信體系,弘揚傳統(tǒng)價值觀,是當今學者和媒體人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睹⒐媹蟆愤€要繼續(xù)發(fā)力,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一本人文雜志的作用,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進步。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朱訓德:當代雜志要大膽地走向現(xiàn)代,要有時代的脈搏,要有時代的氣象和懷抱,要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長出來,從自己的民族精神中長出來。《芒果畫報》的價值觀系列選題,已經(jīng)達到精神生活的一種境界。時代的變化深深影響著創(chuàng)作者,而如今,我們也要用創(chuàng)作來影響這個時代。當我們能有這樣一種心襟和懷抱,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小我”變成精神生活中的“大我”,我們的思維才有可能俯仰自如,雜志才能承擔起把本國文化精髓奉獻給世界的責任。
湖南省畫院副院長 魏懷亮:《芒果畫報》弘揚茶文化,宣傳它深厚的歷史淵源,很有想法!這次的品賞茶活動也辦得很出彩,希望以后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可以一起參與,共享文化盛宴!
中南大學教授 余德泉:《芒果畫報》“恭”的策劃,我認為特別有現(xiàn)實意義。當今社會,知識的豐富消除了人們對世界的神秘感,人們不再迷信權威,不再信仰絕對真理。這固然是個進步,然而舊的去了,新的卻沒有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未因為知識的增加而變得更好,反而因為失去了信仰,也失去了彼此之間的恭敬之心,心理也失去了平衡。心靈的寧靜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傳說,人們怎么能感到幸福呢?所以,從恭敬心出發(fā),重建我們的信仰,使一切美好成為可能,是當下的社會大眾最需要做的。
著名文學批評家 陳思和:這是一本意識流的人文雜志,它強調(diào)了思維的不間斷性,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整體定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但是其中的文字內(nèi)容又在不斷變化,從不靜止。源頭不斷,才能活水長流。
著名學者 駱玉明:塑造傳統(tǒng)價值觀是醒悟或者覺悟,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堅定了自己的價值觀,才能達到平靜、自然、樸素、優(yōu)美的結合,從很具體的、人生的體驗、人生的情感當中去理解那些禪的基本的知識、概念、哲理,在謙卑、樸素、平靜的生活當中,享受人生的趣味、美好。
著名學者 秋風:溫,直而溫。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人應以此為目標,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君子。以溫情與敬意對待傳統(tǒng),可以改變性情,《芒果畫報》的價值觀選題,也可以改變一些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著名作家 陳建功:在今天人心浮躁的時代,雜志更要重視自我精神人格的塑造,方為順途正道。我們在欣賞一本雜志時,也是在品讀一群人的人品、學養(yǎng)和德性,而《芒果畫報》無疑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悟心中之活源,具驚世之技藝,臻至無上之境!
著名作家 薛仁明:文化之事,本該細水長流;文化之重建,更得要文火慢燉,半點都急不得?!睹⒐媹蟆芬砸荒甓嗟臅r間、十五期的篇幅,做了傳統(tǒng)價值重建的專題;如此漫長的時間、如此專一的選題,在當下浮躁急切、凡事求速效的社會里,即使不是絕無僅有,至少也是極為罕見了。這種罕見的選題,需要的,不僅是細水長流般的耐性,更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雄氣魄。
著名作家 慕容雪村:提升精神高度、追求真理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人一旦有了豐富的精神生活,他就會對物質(zhì)生活看得比較輕,哪怕是粗茶淡飯的生活?!睹⒐媹蟆贰皟€”的選題,就是在呼吁人們放下對物質(zhì)的盲目追求,自我提升,很有意義!
著名作家 張德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并觀察自己的,才能有所頓悟。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一步步累積內(nèi)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才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湖南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 彭國元:近些年來,物欲橫流,戾氣滋長,道德滑坡,傳統(tǒng)價值觀遭遇消解甚或顛覆?!睹⒐媹蟆犯邠P傳統(tǒng)文化大旗,以社會擔當為己任,適時推出“重塑傳統(tǒng)價值觀”年度策劃,呼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誠為可貴。首期刊發(fā)的“仁”專題,集專家詮釋、名人踐行、凡人善舉于一體,事理輝映,古今對接,啟迪心靈,為康復道德傷口、扶正價值標桿提供了正能量。
著名作家 伍繼延:從你們的雜志中,在你們“重塑傳統(tǒng)價值觀”的選題里,大家都能感受到一個湖南媒體的赤子之心,感受到你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定信仰,更能感受到你們對湖湘文化未來的樂觀期待。
著名作家 劉漢洪:和諧是快樂的本質(zhì),只有停下欲望的跑步機,實現(xiàn)滿足與欲望的平衡,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和諧?!睹⒐媹蟆纷鳛閭鹘y(tǒng)文化的踐行者,自身也做到了以“和”為本,看了你們的雜志,從中汲取了中國數(shù)千年沉淀下來的精華,可以增加對歷史的了解、對文化的了解,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
著名國學大師 明疏瀹: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是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芒果畫報》恰恰繼承了長沙這座城市的精神,也因此成為萬千尋夢者們詩意棲居的“心靈居所”。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而是有智慧的人的世界。站在智慧的源點,《芒果畫報》的人文之光將照射到更遠的地方。
國學講師 譚浩陽:“和文化”,是一個新詞,卻是一門大學問?!睹⒐媹蟆泛霌P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舉起“和”的旗幟,遵循“和”的原則,讓“和”的光芒沐浴寰宇的每個角落,這是一件偉大而神圣的事業(yè),希望能以此號召更多人行動起來,讓這個社會更加和諧,對自然萬物、對地球、對宇宙的責任。
民俗文化攝影家 劉啟后:南懷瑾大師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這就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猶太人幾千年來的教育,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始終保存他自己的文化??墒鞘澜缟系娜撕鲆暳诉@一點,尤其我們中國人更不注意。所以,有這樣一本《芒果畫報》在做傳統(tǒng)文化的梳理,令我非常感動,愿你們能承先啟后,繼往開來!
讀者 周范群:一氣讀來,愛不釋手,覺得篇篇都不錯,谷良社長的卷首語言簡意閡,不蔓不枝,統(tǒng)領全刊忠的安排,很是精確恰當。如今說“忠”很難,界線分寸掌握不易,特別是青年人真正做到心領神會更不易也。谷良社長告訴我們,忠于真理,一以貫之。我是93歲的老人,小時候就諗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孚,與朋友交而不信孚,傳而不習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如今是新社會,谷良社長詮釋“忠”,要緊的是忠于真理,這樣就說明無論在哪個年代,你講忠首要審度那個忠是不是真理,如果不是就錯了,夫無忠之可言。感謝芒果“忠”刊泓揚傳統(tǒng)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