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1980年9月12日—),上海人,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前中國籃球運動員。姚明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隊服。曾效力于中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CBA)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和美國國家籃球協(xié)會(NBA)休斯敦火箭。是美國NBA及世界籃球巨星,中國籃球史上里程碑式人物。姚明曾7次獲得NBA“全明星”,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世界最具影響力100人”。被中國體育總局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中國籃球杰出貢獻獎”。2009年,姚明收購上海男籃,成為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老板。2011年,姚明宣布退役。2013年姚明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2014年,姚明攜手VIPABC、VIPABCJr助力西部教育事業(yè),協(xié)助提高西部地區(qū)英語教育整體水平。2014年5月,攜女兒姚沁蕾參加《爸爸去哪兒2》。
2014年4月7日,姚明出席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委員會活動,因組委會統(tǒng)一定制的服裝尺碼太小,到合照環(huán)節(jié),姚明只能將紅色T恤搭在胸前。坐在一旁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忍不住用衣服蓋住大姚的肩膀。在退役近三年里,姚明一直低調做慈善,這段有趣的小插曲,令“小巨人”重回公益舞臺的聚光燈下。
2011年退役后,他有更多精力投入慈善,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前行,踐行他的承諾,“公益是我的新事業(yè)”。
姚明一直是特奧會形象大使,這兩年越發(fā)活躍與特殊群體互動。2013年,姚明攜妻子與智障運動員進行一場雪鞋行走接力的游戲。今年4月11日專程赴臺為智力障礙的選手們募捐,其間,他特別到新北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小朋友們打籃球。去年姚基金慈善賽再度啟程,邀請麥蒂、斯科拉等NBA球星加盟義演,更有卡卡、韓紅等明星助陣,為孩子奉獻愛心。姚明夫婦更首次擔綱主角,拍攝理性飲酒公益微電影《愛的代駕之非誠勿駕》,鼓勵更多人關注道路交通安全。
不知是姚明性格低調,至今仍未開通微博,還是媒體較關注馬英九與姚明“最萌身高差”此類趣聞,自退役后,他做慈善甚少為人們關注。但正如姚明所強調,慈善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像每天需要喝水一般,關注度是其次。
2013年,國際環(huán)保組織野生救援協(xié)會(WildAid)、姚基金、拯救大象協(xié)會和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在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聯(lián)合啟動“姚明保護大象犀牛項目”。這次新聞發(fā)布會的主題是保護大象和犀牛,拒絕購買象牙和犀牛角制品。發(fā)布現(xiàn)場首次發(fā)布了《姚明非洲行》的預告片,和5條姚明保護犀牛和大象的公益宣傳片,同時還推出了《犀牛角消費報告》和《中國象牙消費報告》。《姚明非洲行》通過姚明12天在非洲和肯尼亞的行程,希望讓更多公眾了解到動物制品背后的那些情景,讓大家意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從而在消費中自覺抵制象牙等野生動物制品的買賣行為。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姚明強調:“盜獵威脅到了非洲人民的生計、教育和發(fā)展,任何人只要像我一樣,親眼看到過這些盜獵的景象,他們一定會拒絕購買象牙和犀牛制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