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考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只蚌對另一只蚌說:“我真是痛苦不堪,那又重又粗的沙子在我體內滾來滾去,常常使我痛得不能休息?!?/p>
另一只蚌驕傲地回答:“謝天謝地,我體內沒有被沙子折磨的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舒服?!?/p>
此時有一只螃蟹經過,聽到兩只蚌的對話,便對那只驕傲的蚌說:“是??!你是很舒服,但是卻一無所得;而你的朋友忍受痛苦的結果,是將要誕生出一顆非常美麗的珍珠?!?/p>
要求:①立意自定,標題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雷區(qū)警示】
寫作本文應注意兩點:一忌偷換話題,如將題意理解成“痛苦本身就是美麗的”、“痛苦本身伴隨著快樂”,或將“苦”詮釋為逆境、平凡等,這些都會造成跑題的現象。二忌片面,如在“苦”與“美”之間只執(zhí)一端,不談二者的關系——或只說“痛苦”,少提甚至不提“美麗”;或相反,通篇講“美麗”,不提“痛苦”乃“美麗”之因,使內容跑偏。
【立意方向】
1.痛苦之后是美麗;2.痛苦是美麗的前奏;3.陽光總在風雨后;4.痛苦造就美麗;5.不經風雨,怎見彩虹;6.痛苦之后的美麗;7.苦盡甘來;8.美麗是痛苦的結晶。
【思路點撥】
寫這篇文章,首先必須厘清“苦”與“美”二者間的關系。“苦”與“美”之間,可以說是一種因果關系,或者說是一種條件關系——即“苦”是造就“美”的條件或因素。如果沒有“苦”,“美”就無從產生。在生命中,只有接受痛苦的磨礪,才能得到美麗的結果,才能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才能到達人生至為美好的境界。人之所以能夠脫離動物而進化為人,先得離開原先所熟悉的舒適的環(huán)境,來到危機四伏的地面,投入到艱苦的新生活中。然而正是這種艱苦的生活,才創(chuàng)造出人類璀璨的文明。而一切美好的東西——無論是社會的,還是自然的;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無論是科學的,還是文學的……都離不開“艱苦”二字。自然界各個物種的進化,少不了殘酷的競爭;科學的進步和文學作品的誕生,總要凝聚著許多的科學家和文學家的汗水與心血;落后的社會體制的退隱和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無數仁人志士獻出了他們的心血甚至生命……一句話:沒有苦,什么都是浮云。
“‘苦’與‘美’”這個話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在立意和構思上,有多種選擇——可選擇“痛苦之后是美麗”的角度,由“因”導“果”;亦可選擇“美麗是痛苦綻放的花朵”的角度,由“果”推“因”。記敘文,應當寫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寫出真情實感,寫出生活的哲理;議論文,應列舉出富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苦”與“美”二者之間的關系。寫人,應生動傳神;敘事,應跌宕起伏;議論,應精辟深刻。
【素材鏈接】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3.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郭沫若《鳳凰涅槃·序》)
4.意大利古城龐培有位賣花姑娘叫倪雅,雖然雙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地把自己關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自食其力。維蘇威火山爆發(fā),龐培城遭遇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黑漆漆的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跌來撞去尋找出路,卻又無法找到。倪雅本來就看不見,這些年來又走街串巷在城里賣花,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生路,而且還救了許多人。因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地行走,她的殘疾反而成為最好的財富。上帝是公平的,命運在向倪雅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又為她開了一扇窗。
5.他在21歲的時候,被確診患有罕見的、不可治愈的運動神經病——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醫(y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半。在面對這一致命挑戰(zhàn)時,他一度對人生十分厭倦;在得知他那使人衰弱的病癥無藥可救后,他在醫(yī)院里經歷了難以排遣的噩夢。最終他決定:反正都是一死,我不如做些像樣的益事。他以堅忍的精神與痛苦抗衡,粉碎了醫(yī)生的預言。他的身體無力地蜷縮在輪椅里,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須依靠機器才能與人交流,但是他的思想卻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穿越時間與空間,追尋宇宙的盡頭,探索黑洞的奧秘──這就是史蒂芬·霍金,被稱為“當今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沒有哪一位科學家的著作能像霍金的《時間簡史》那樣成功,發(fā)行量上千萬冊,全世界平均每500個人就擁有一冊的暢銷書。在西方,沒有讀過《時間簡史》甚至會被認為是沒受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