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先賢恐怕很難預料到,他們曾創(chuàng)造的工業(yè)文明的各種品牌,已經(jīng)一個又一個落入德國、中國乃至印度人之手。但是作為英帝國黃金時代象征的一個軟標志—教育,倒是依舊聲名顯赫,吸引各種精英學子、王子皇孫、富家貴胄慕名而來,為英國帶來滾滾財源。
在英國首都倫敦,偶然可以看到這么一群年輕的男生,他們身穿雪白的襯衣,外著天藍色的西裝外套,英俊瀟灑,自信十足。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頭上那頂帶著深藍絲帶的英式硬草帽(有時候會是黑禮服配英式高禮帽及手杖),這群孩子必定來自著名的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帝國軟實力光芒照耀下的哈羅草帽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先賢恐怕很難預料到,他們曾創(chuàng)造的工業(yè)文明的各種品牌已經(jīng)一個又一個落入德國、中國乃至印度人之手。但是作為英帝國黃金時代象征的一個軟標志——教育,倒是依舊聲名顯赫,吸引各國精英學子、王子皇孫、富家貴胄慕名而來,為英國帶來滾滾財源。除了牛津、劍橋一類的傳統(tǒng)大學,很多人也把目光早早瞄向了如哈羅公學一類的貴族中學。因為一旦能夠成功入讀這類頂級學校,不但意味著獲得了進入牛津、劍橋等名校的敲門磚,也意味著自己的子女能夠接受最正統(tǒng)、全面的英式貴族教育,有望成為正宗的“英倫貴族”。
哈羅公學正是這類貴族學校中的佼佼者,英國貴族教育體系中的明珠。即使面臨一年數(shù)萬英鎊的高昂學費,世界各地那些腰纏萬貫的家長依然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兒子(女兒是不行的,因為哈羅是男校)戴上那頂哈羅草帽。對他們來說,或許只要哈羅公學愿意接受,金錢便不是問題。賦予哈羅公學神秘光環(huán)的不僅有輝煌的歷史與傳統(tǒng),也有大英帝國依舊耀眼的軟實力殘光。
不允許說英語,射箭是必須的
多少有點諷刺的是,哈羅公學的創(chuàng)始人既不是聲名顯赫的公爵,也不是名留青史的主教。1572年,一名哈羅本地的富農(nóng)——約翰·利昂從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那里獲準在當?shù)亟⒁凰嫦虮镜剞r(nóng)民孩子的學校。作為代價,他出錢支付了兩名未來去牛津和兩名未來去劍橋學生學習的費用,并修筑了連接倫敦和埃德加的公路。
盡管來讀書的都是本地教區(qū)的孩子,利昂還是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則,其中要求學校的校長必須由一位至少有20英鎊年收入、碩士學歷的人士擔任,副校長的要求則是年收入15英鎊和學士學歷。除了每周四外,學生沒有玩樂的時間。出席教堂禮拜是必須的,過了一年級以后就不允許再講英語,當時哈羅公學的教學語言是拉丁語。違反規(guī)定的學生,將接受“適度疼痛”的體罰。為了良好貫徹各種校規(guī),哈羅公學初始設立了三位校監(jiān),其中兩位負責管教和懲罰學生,另外一位則負責監(jiān)督其他兩位校監(jiān)。
學生進入哈羅讀書是免費的,利昂全額資助本地的教育。家長只需要給學生準備墨水、紙張、筆、書本、蠟燭以及弓箭。在哈羅的早期歷史里,射箭是必須和唯一的運動。這也體現(xiàn)了哈羅的英國本土色彩,在冷兵器時代,英格蘭以精良的弓箭手聞名,弓術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戰(zhàn)爭記憶。利昂還有規(guī)定,哈羅可以在收取合適學費并不影響本教區(qū)學生教育的情況下接受外來的學生。在后來的歲月里,特別是現(xiàn)在,這條準則無疑被非常靈活地運用了。
利昂一生都貢獻給了哈羅的教育,在他死后,留下兩種財產(chǎn)——哈羅公學和大道。為了紀念他,每年11月哈羅的學生都會沿著歷史上那條大道跑上10公里。也因為利昂最初資助學生前往牛津和劍橋,哈羅從建校開始就和這兩所后來世界最知名的學府結下了不解之緣?!叭牍_、讀牛劍”成為哈羅公學的最大賣點。
哈羅的崛起開始于18世紀早期。由于當時另一所著名的伊頓公學被懷疑和托利黨人(即貴族派,現(xiàn)英國保守黨的前身)聯(lián)系過多,得勢的輝格黨(改革派,現(xiàn)英國自由黨的前身)權貴們轉為支持哈羅。許多貴族爭先恐后捐資贊助,哈羅學費因此水漲船高。一個外來富家學生需要支付每年10英鎊的學費,這在當時和一個大學學者的年收入相當。一名1775年入學的男生甚至為他7年半的學習總共支付了202英鎊,這在當時是驚人的巨資。也正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哈羅的教育理念開始變化,成了一所面向富人和權貴子弟的學校。
正因為如此,當?shù)鼐用襁€舉行過集會,抗議哈羅越來越昂貴的學費和越來越多的外來學生。本地學生和外來學生的比率已經(jīng)變成了1比2。不過本地居民希望找回利昂原初理念的斗爭還是失敗了,哈羅慢慢成為了一所平民難以企及的貴族學校。
哈羅的高門檻在校長那里也有體現(xiàn),比如后來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隆里博士,以及著名詩人華茲華斯的侄子克里斯托弗·華茲華斯博士(Dr. Christopher Wordsworth)都擔任過哈羅的校長。在1805年到1829年喬治·布爾特任校長期間,哈羅進行了多項改革,比如英語得到了寬容對待,希臘語也取得了和拉丁語平等的地位。科學、法語和意大利語課程也被引入。布爾特還鼓勵學生關心政治,允許他們中斷課程去參與一些政治事件,比如慶祝西班牙對拿破侖的勝利,槍械射擊和火炮操控課程也被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