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與眾不同、趣味盎然的成長故事。七個來自不同家庭,性格各異的一年級新生,告別無憂無慮的幼兒園生活,告別父母家庭的悉心呵護,獨自在寄宿制小學學習生活。而陪伴他們度過這段最艱難磨合期的,則是兩位明星化身的麻辣鮮師。
這是湖南衛(wèi)視在2014年秋打造的一檔原創(chuàng)校園紀實節(jié)目——《一年級》。在各大頻道爭相播出純明星娛樂真人秀節(jié)目的同時,湖南衛(wèi)視將視線轉投向更具社會價值的教育領域。通過一群一年級新生、一系列既搞笑又頗富人生哲理的校園生活故事,從學生、老師、學校、家長多方互動中來探討一年級啟蒙教育這個嚴肅又重要的課題。
作為接檔《爸爸去哪兒2》的節(jié)目,《一年級》在關注度上或許暫時還無法超越后者。但從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上來說,它早已超越前者,更被外界評價“真人秀節(jié)目向上提升的標志性的作品,人生與電視的‘一年級’”。
“我們要引導華流”
《一年級》播出前的一個星期,節(jié)目總導演徐晴還收到了呂煥斌臺長提出的修改意見。一檔即將播出的節(jié)目,不僅沒有做好幾期儲備,反而連一期成片都沒有。不僅是徐晴,整個欄目組的人心里都充滿忐忑。上下幾十號人,很多幾乎一周都沒回家,在機房里忙得不知天昏地暗,“連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都在趕制首期節(jié)目?!?/p>
在節(jié)目播出前四天的媒體首映禮上看到徐晴,她眼睛紅腫,眉頭緊皺,竄梭在人群里,拿著對講機不停和工作人員對接,“那邊準備好了嗎?還有多久可以開始?陳學冬和宋佳什么時候可以過來?”
后來她承認,她擔心收視率。領導舉全臺之力全力支持配合,還給出了最好的播出時段,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是一檔完全沒有前車之鑒的原創(chuàng)節(jié)目,除了陳學冬和宋佳,里面都是沒有任何背景和話題的孩子。要打敗各大頻道購買的國外純明星節(jié)目,徐晴覺得,“壓力和困難大得難以想象?!?/p>
10月17日晚上十點,《一年級》正式播出。第二天CSM全國網同時段收視率排名出來,徐晴總算舒了一口氣,“連續(xù)兩期排名第一,感覺大家的付出值了。”
而截至出稿日,在已播出的六期節(jié)目里,有四期的收視率都排名第一。
“但我們沒有一天放松過。一期播完,又要馬上開始準備下一期。從八月底開播到現在,我們的神經都處于極度緊繃的狀態(tài)。拍攝前一天要不停地想,明天拍什么,做什么籌備,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當天搞第二天的內容,第二天搞第三天的內容。我們每天錄制到十點,然后開會開到兩三點才回家,早上七八點就上班了。周四,基本都是通宵,因為要不停地改不停地修。這么苦的工作,估計整個廣電都沒人做過,需要很大的耐力、精力和毅力才能扛過來?!?/p>
遇到一個欄目組編導,她小聲告訴我們,“感覺晴姐這三個月老了好幾歲,頭發(fā)都掉了一大片?!毙烨缱约阂部嘈Γ拔疫@些年吃的苦,還沒有這三個月多?!?/p>
不過能有這樣的成效,能開電視紀實節(jié)目的一個先河,徐晴也頗為自豪?!拔覀兊碾娨曃幕荒芡耆晃鞣胶晚n國所淹沒,我們要引導華流,在一步步的嘗試和摸索中走出自己的路?!庇迷瓌?chuàng)作品打敗了許多國外的成品節(jié)目,是徐晴覺得最引以為傲的事。
“打造成長劇的最后一塊拼圖”
“有人說,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變形計》,一條就是《一年級》。你會選擇哪一條呢?”
這是徐晴在《一年級》錄制前發(fā)過的一條微博。剛結束了《變形計》第八季錄制的徐晴,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立馬接手了《一年級》的任務。這兩檔節(jié)目對于她來說,就是在守舊和創(chuàng)新之間的選擇。而她毅然決然選擇了更富挑戰(zhàn)性的后者。
“六月底決定做,八月初就開始動工。我們找學校找老師挑選孩子,前后不到兩個月時間?!毙烨缯f,“人搞定了,就是架機位,安裝攝像頭。100多個攝像頭,全國都沒有那么多現貨,我們都是從三家公司臨時租的。這么短時間內,調集那么多資源,提供那么多快速通道,效率無法想象,我敢說,不是湖南衛(wèi)視一定做不到。這就是我們‘一切為生產讓路’理念所體現出的優(yōu)勢?!?/p>
《一年級》在創(chuàng)意提出之初,本來對象是中學生,但節(jié)目組征求了學校的意見后,發(fā)現中學生課業(yè)太重,不可能配合錄制,而小學一年級不僅具有代表性,而且可以填補湖南衛(wèi)視某部分的空缺。
“縱觀湖南衛(wèi)視這幾年的節(jié)目類型,幼兒階段有《爸爸去哪兒》,中學階段有《變形計》,大學階段有《花兒與少年》。除小學階段外,湖南衛(wèi)視所推出的節(jié)目幾乎涵蓋了青少年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而《一年級》就是為補足這一空缺而打造的最后一塊拼圖。”
匆忙而繁瑣的前期準備就緒,接下來的工作更讓整個團隊感到“崩潰”,整個影像數據大到難以想象,徐晴也在微博里說,“素材量24小時×100臺×60天=144000小時=864萬分鐘。如果使用單機位錄制需連續(xù)錄制6000天,也就是大約16年半才能完成。換算一下,就是12960000000幀圖片,如果打印成五寸照片,那么橫向連接起來會有648000公里,赤道周長按40000公里算的話,一年級兩個月的素材量可以繞地球16.2圈?!?/p>
技術投入或許還可以估量,但智力投入絕對是無法估量的。一群85后的年輕人,也不知道熬過多少夜,才將這一堆數字變成了一檔優(yōu)質的節(jié)目。盡管辛苦,但作為電視人,作品是最能讓他們有成就感的東西?!案蛄穗u血一樣,不覺得疲憊。事情那么多,都沒有空讓你去感傷,只能悶著頭往前走。在現場的時候,沒什么事我會覺得是解決不了的。”
開啟直白節(jié)目新現象
“這個節(jié)目鮮活生動,通過感性的、讓人難以一句話說清的細節(jié)讓人思考和探究,讓中國的家長、學校、社會和孩子本身都有一個反觀自己的真實的機會。這種‘真人秀’絕不僅僅是娛樂,它受歡迎和認可還來自生動性和嚴肅性的有機的結合,是‘真人秀’節(jié)目向上提升的標志性的作品?!?/p>
這是著名學者張頤武對《一年級》的評價,也真正指出了這檔節(jié)目的意義。從這群“05 后”的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代與過去的不同。不同于《爸爸去哪兒》,《一年級》的孩子們更加接地氣,或者說有參考價值,作為成年人,可以通過這些孩子的真實表現,在挖掘他們閃光點的同時,總結他們身上的一些問題,和問題有可能的來源。
“關于孩子和教育,每個人都會有無數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作為節(jié)目制作者的我們特別想知道答案的,相信大家看完節(jié)目也一定會找到答案?!毙烨缯f。
但對于整個湖南衛(wèi)視來說,這些都不是這檔節(jié)目的意義所在?!兑荒昙墶氛嬲畲蟮囊饬x,是它繼《超級女聲》、《爸爸去哪兒》等真人秀現象級節(jié)目之后,摸索到的另一個嶄新的,有可能再創(chuàng)電視業(yè)界“現象”的節(jié)目品牌:直白節(jié)目。
“在大家一窩蜂做娛樂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轉型做有教育意義的東西。其實娛樂節(jié)目的門檻很低,看誰有錢誰能請到大牌誰能買到最好的模式誰就贏了,但這只是飲鴆止渴,不能長久。我們不能一味地依賴別人,最終還是要找到原創(chuàng)之路?!?/p>
作為成長教育的一個電視新篇,《一年級》的影響力也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根據受眾群體和讀者需求策劃的教育叢書《一年級,我來了》已在醞釀當中,今年年底或將上市。
有人說,湖南衛(wèi)視命好,做什么火什么。但或許,這都是有基因在的,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板X總會砸完,但是技術不會,創(chuàng)新不會。全娛樂時代,我們一定要堅守自己的陣地,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才能保持不敗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