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礪兵大漠,見證跨越。
2014年6月13日—6月30日,作為一名戰(zhàn)地記者,我跟隨第20集團軍所屬的“楊根思部隊”從中原軍營千里躍進塞外大漠,參加近期國內外廣泛關注的“跨越—2014朱日和”演習。這是今年全軍軍事訓練的一部“重頭戲”,來自各大軍區(qū)的6支陸軍合成勁旅陸續(xù)在當年成吉思汗躍馬揚鞭的古戰(zhàn)場,擺兵布陣,一試鋒芒,和我軍第一支專業(yè)藍軍部隊展開巔峰對決?,F(xiàn)將我的戰(zhàn)地日記略加整理,奉獻給讀者,讓我們來共同感受和回味那實戰(zhàn)化演兵場上的風起云涌吧!
2014年6月13日 晴 星期五
千里跨越,星夜疾馳。
從今天開始,某機步旅就要兵分多路向內蒙古大草原機動了。
想想就要隨部隊開赴內蒙古大草原了,內心還是頗有幾分激動的。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到神馳已久的塞外大漠,第一次參與實戰(zhàn)化程度這么高的實兵對抗演習,機會實在難得。我們的列車梯隊下午2點鐘起運,上午10點30分,我們就早早來到了許昌西貨站,部隊將從這里開赴“戰(zhàn)場”。按照計劃,在3天的行程中,我們每天能吃上一頓熱飯。前程漫漫,想起來方便面就咸菜的日子就有點反胃,但無論如何都得挺過這一關了。讓胃適應戰(zhàn)場,我已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心理準備!
2014年6月14日 晴 星期六
凌晨1點鐘,我和集團軍后勤部運油處黃畢雄處長到連隊車廂去查鋪,一推開包廂的門,才發(fā)現(xiàn)過道內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戰(zhàn)士,他們身下鋪著雨衣,有的干脆席地而臥,盡管地方狹小,甚至連腿都伸不開,卻酣睡正香。硬座車廂內更是“壯觀”,除了兩名看管武器的戰(zhàn)士很精神外,其他的都進入了夢鄉(xiāng)。坐著的、躺著的,座位上、過道內,睡的都是人。車廂頂上的搖頭扇呼呼地轉著,有的車窗還開著,熱風撲面,噪音很大,盡管汗臭味彌漫,但連日來疲憊的官兵們哪還顧得上這些,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倒頭便睡。看著這些睡態(tài)各異的戰(zhàn)士,我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動,這段時間他們確實太累了,基本上是五加二、白加黑地連軸轉,精神高度緊張,個個都像上足了勁的發(fā)條,引而待發(fā)。就讓他們好好休息吧,積蓄力量,還要迎接明天的戰(zhàn)斗!
從南到北,穿越巍巍太行,列車在三晉大地走了整整一天。晚上11點多鐘,到達晉北門戶大同市。從地圖上看,再過幾十公里,就是內蒙古了,那里的大草原是不是和我想象中的一樣?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上我的心頭,一種急切的心情想把它掀開。
大草原,我來了!
2014年6月15日 晴轉陰有小雨 星期日
一夜顛簸。
早上5點30分準時醒來,列車已進入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首府集寧市境內。看看窗外,天高云低,一片蒼茫,景色已是和中原迥異的異域風情。我穿著體能訓練服,感覺陣陣涼意。
上午10點鐘,我們的列車梯隊進入朱日和鎮(zhèn)車站。這是一個彈丸小站,從窗外看去,鎮(zhèn)子很小,房子低矮,不及老家的大村子。據(jù)2008年來過的同志講,好像變化不大。
換車頭、變路線,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折騰,列車又離開朱日和鎮(zhèn)車站,向草原深處開進,四周一馬平川,根本找不到什么參照物,大家誰也不知道要開到哪里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過了一會兒,列車漸漸駛進了一片有迷彩圍墻的區(qū)域,遠遠地看到了一片片白色的營房,在空曠的草原上顯得格外搶眼。
朱日和訓練基地站終于到了。朱日和訓練基地號稱亞洲最大的練兵場,被譽為“戰(zhàn)斗力的孵化器”,每年都有不少部隊到這里練兵,接受實戰(zhàn)化的檢驗。
這是某機步旅繼“礪兵-2008”演習后第二次來這里“打仗”了。如果說上次有大量老外參加,更多成分是演給他們看的話,這次則大不相同。今年軍委下這么大決心讓各大軍區(qū)分別抽調一支陸軍合成旅輪流到這里接受檢驗評估,進行全程對抗、全程檢驗、全程考評、全程量化,目的就是要讓各級指戰(zhàn)員跨越思想觀念上的坎,跨越實戰(zhàn)化訓練的障礙,跨越戰(zhàn)斗力生成的短板,在全軍部隊樹立大抓訓練的鮮明導向,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真正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的雄師勁旅。生疏的環(huán)境,強勁的對手,實戰(zhàn)化的條件,這無論對部隊還是對官兵來說,都是一次空前的大考。大漠演兵,我期待著這支英雄的新四軍老部隊再續(xù)輝煌。
2014年6月16日 晴 星期一
昨夜一場小雨,今天碧空如洗,瓦藍瓦藍的天空上,團團白云堆積如棉花山,爽心悅目。聽說下午總部要對機步旅第5列車梯隊進行臨時搭建站臺卸載考核,這么好的天氣也好像在暗中幫助他們一樣。
中午12點20分,我們提前來到基地附近的會讓小站,早早地在這里等候。這是機步旅在機動投送階段,也是這次演習中遇到的第一場考核。聽說這個課目平時練得少,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前3個單位只有廣州軍區(qū)的那個旅搭建并卸載成功。我們旅究竟怎樣,結果令人期待。
大約13點30分左右,一列長長的軍列從遠處緩緩駛來,在接近小站的東側時,調理人員下達了“前方鐵路被毀,迅速轉為摩托化機動”的命令。只見列車戛然而止,坦克一營營長兼梯隊長宋二濤立即指揮派出警戒,并派出道路偵察組前出偵察。很快,在列車右側一處適合搭建臨時站臺的空地上,60名官兵展開了緊張作業(yè)。
量尺寸、搬枕木、釘扒釘……現(xiàn)場一片忙碌。這些年輕的戰(zhàn)士們真是令人敬佩,雖然汗水濕透衣背,有的雙手磨出了層層血泡,有的手腳被鐵絲掛出道道血口,依然輕傷不下火線,士氣不減。經(jīng)過近兩個小時的奮戰(zhàn),一座寬6米、長13米的斜坡狀臨時站臺終于搭建完畢,但這個臨時站臺到底能不能經(jīng)得住幾十噸重的履帶裝備的輾軋,大家還是捏了一把汗。
鐵甲轟鳴,龐大的鋼鐵巨獸吐著黑煙從平板上開過來了,感覺大地都在顫抖?,F(xiàn)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我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笨重的坦克車右拐駛上了臨時站臺,一陣噼里啪啦聲,木屑崩濺,但總算抗住了輾軋,第一輛坦克車平穩(wěn)著陸了。這時,宋二濤又迅速指揮官兵對站臺進行修補。一輛、二輛、三輛……雖然中間出現(xiàn)了幾次險情,但都有驚無險??粗惠v輛重型裝備卸載后歡快地絕塵而去,我懸著的心才漸漸落了地。
2014年6月17日 大風有雨轉晴 星期二
上午,我們到某機步旅的集結地域桑根達來采訪了解情況。
我們首先來到坦克二營的駐地,只見一輛輛鐵甲戰(zhàn)車依地就勢分散隱蔽,在偽裝網(wǎng)的遮掩下,和周圍草原渾然一體,遠遠一看,活像一個個小土包,很難分辨出哪里是車輛,哪里是人員,哪里是真目標,哪里是假目標。最大的變化是形式主義淡出了演兵場,不見了過去成片連營、配套規(guī)整的野營村,而是單兵隨車宿營;不見了形體龐大的帳篷指揮所,而是機動方便的車載式指揮方艙;不見了操場化的整齊劃一,固定套路,而是怎么貼近實戰(zhàn)就怎么來;更不見紅旗招展和一條標語口號。看來,打仗意識和實戰(zhàn)觀念已深入人心,成了部隊從上到下的自覺行動。
我們剛在營長鄭荃的單兵帳篷內坐下準備開聊,就接到了副總參謀長王寧馬上過來檢查的通知。說到就到,不一會兒七八輛越野車就從旅基指方向浩蕩而來,卷起滾滾煙塵。王副總長微笑中帶著嚴肅,看上去平易近人。他一連詢問了營長、教導員十多個問題,并一件一件親手檢查了鄭營長所佩帶的裝具。接著又到旅野戰(zhàn)彈藥所進行檢查,詢問了幾種新特彈藥在演練中的實打實用問題。首長問的都是演習訓練的要害問題、關鍵環(huán)節(jié),真不愧是軍事訓練上的內行和專家。
2014年6月18日 晴 星期三
幾次去某機步旅位于桑根達來的集結地域,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的警戒布哨。哨兵警惕性高,履行職責認真,甚至還讓我們吃了“閉門羹”。
上午,我們一行4人到旅里采訪。車子剛進入警戒地域,就看到一名哨兵不知從哪里忽地鉆了出來,擋住了去路。盤問身份,查看證件,最后說還要給上級報告一下,幸虧車上坐有一名旅宣傳科的干事,這才順利通過了第一道崗。沿著崎嶇的道路沒走多遠,忽然又從旁邊的山坡上躥出來一個荷槍實彈的哨兵,伸手示意讓我們停下,又是一番認真地盤查后才予以放行。這時,我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山坡,可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中間還有來回巡邏的流動哨,戒備十分森嚴。
想想我也十分理解哨兵的認真勁兒,這是他們的職責。畢竟前邊幾家演習的單位,都有指揮所被襲擾甚至被端的慘痛教訓,看到他們防守如此嚴密,我也對他們打贏這場惡仗充滿了信心。
2014年6月19日 陰轉晴 星期四
草原的夜晚同樣是美麗的,月兒明、星星多、很安靜、倍兒涼爽。
然而,戰(zhàn)士們卻無心欣賞美景,感受愜意。因為漆黑的夜晚來了,襲擾的藍軍也就到了。進入集結地域幾天來,每天晚上都有小股藍軍試圖偷襲,攪得他們夜夜枕戈待旦,幾乎沒敢合過眼。
從我白天去旅陣地的觀察情況看,他們光在旅指揮所周圍就布置了三道崗,而且在前出陣地還有大量的觀察哨、潛伏哨,防守不可謂不嚴密。
月黑風高夜,枕戈待黎明。凌晨1點多鐘,旅指揮所東北側人頭攢動,藍軍一支小分隊正在悄悄接近。裝步二營戰(zhàn)士程猛發(fā)現(xiàn)藍軍的異常行動后,迅速向上級報告。為了圍殲襲擾之敵,旅指揮所在夜幕下悄悄轉移。同時,命令防衛(wèi)分隊做好戰(zhàn)斗準備。1個小時后,藍軍趁虛而入,卻撲了個空。與此同時,6輛步戰(zhàn)車迅速從山洼處飛速駛出,瞬間形成合圍之勢,將藍軍小分隊包了餃子。
很明顯,在這次行動中某機步旅成功組織了一次逆襲行動,應是勝利的一方。但出人意料的是,藍軍卻倒打一耙。他們的一名報道人員竟冒充中央電視臺駐軍區(qū)記者站的記者,炮制了一條假新聞,說是藍軍成功偷襲了某機步旅的指揮所。
經(jīng)過一天的不懈努力,晚上7點30分,當看到反映某機步旅成功組織逆襲的新聞在七套軍事報道播出時,我們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經(jīng)歷了這場小小的“輿論戰(zhàn)”,我進一步體會到了新聞輿論的力量不可小覷。
2014年6月20日 陰有雨轉晴 星期五
凌晨3點鐘,某機步旅就在夜暗中拉開了260公里戰(zhàn)場機動的戰(zhàn)幕,所有人員和裝備都要在30個小時內,兵分兩路從集結地域按時機動到?jīng)_擊出發(fā)地域。
上午10點鐘,我們驅車追趕部隊行蹤。在桑根達來部隊原先的集結地域,我們看到了十幾輛車,一問才知道是旅炮兵團的最后一個梯隊,其他梯隊都已陸續(xù)出發(fā)了。循著車隊揚起的滾滾煙塵,我們很快追了上來。兵車轔轔,鐵甲轟鳴。只見車隊像長龍一樣在山道上蜿蜒蠕動。我們跟的是左路輪式車輛機動梯隊,右路的履帶式車輛梯隊幾乎和左路梯隊并排而行。
這時,前方天空忽然陰暗下來,團團烏云低得幾乎挨到了山頭,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天越來越黑,云越來越低,終于憋不住了,硬幣大小的雨點密集地砸了下來,大雨就像用盆子往下潑一樣,打得車頂篷嘭嘭作響,雨簾遮住了擋風玻璃的視線,盡管雨刮器快速劃拉著,遠山近景還是一片模糊。
車隊開始進入連綿的山區(qū),山不高,路卻險,道路沿著山勢蜿蜒,Z字形的急轉彎一個接著一個。我看到,一臺臺車輛在陡峭的山路上爬行,有的地段忽上忽下,連續(xù)轉彎,還有的路段坡度達40多度,我看著都心驚肉跳的。在一處坡度很陡全是小石子的險要路段,我們的勇士車爬到半道時,忽然打滑,車輛后溜,嚇得我頭上直冒冷汗,幸虧司機處理得當,加足油門才爬了上去。再看后面的大卡車和重型車輛,都是使勁地吐著黑煙,吃力地往上爬著,但總算有驚無險。
瓢潑大雨下了大概半小時就停了,但不少路段已變得泥濘不堪,無疑給行軍增加了難度。聽說這一路導調組還專門設置了彈坑路、搓板路、土嶺、車轍橋、橫斷路等險難路段故意考驗車輛通行,并讓部隊臨機處置防空襲、道路被毀、裝備搶修、小股敵人襲擾、化學襲擊等情況,攪得官兵們處處提心掉膽,時時都得繃緊打仗之弦。白天行軍尚且困難重重,險情連連,更何況晚上還要進行閉燈駕駛,想來就令人心里發(fā)毛。
2014年6月21日 晴 星期六
昨夜雨急風驟。對某機步旅來說,注定是一個極不平靜的夜晚。
早上吃飯時,集團軍指導組的人員都在激動地討論某機步旅昨天一晝夜的機動情況,并都持樂觀態(tài)度,覺得上午10點前所有裝備和人員到達指定地域問題不大。
然而,事實卻并非想像的那么簡單。上午,我們到旅一線陣地去采訪,路上就先后遇到了三四輛像孤雁一樣的步戰(zhàn)車和坦克,它們有的是夜晚迷路了,有的是出情況掉隊了。幸虧途遇總參導演部的車,我們才在七彎八拐中摸到了旅新的配置地域,部隊也是剛剛抵達這里,他們正在附近山坳里開設指揮所和進行疏散隱蔽。這時,我才了解到,部隊的戰(zhàn)場機動情況并不好,截至我們在現(xiàn)場時的9點多,還有兩個坦克營和至少一個機步連看不見蹤影。
2014年6月22日 晴有雨 星期日
部隊走到哪里,他們就會伴隨保障到哪里;哪里任務最重,哪里就會出現(xiàn)他們巡診救護的身影。他們就是某機步旅醫(yī)院的野戰(zhàn)救護人員,一支活躍在演訓一線的紅十字尖兵。
說來湊巧,來內蒙古演習前,我到旅后方去采訪后勤保障情況,正好轉到了旅醫(yī)院駐地,對他們的醫(yī)療保障精細化準備留下了深刻印象。到演習地域后,又恰巧在草原深處碰到了他們,再一次被他們?yōu)槭刈o官兵健康,創(chuàng)新提高衛(wèi)勤保障能力的做法所吸引。
旅醫(yī)院院長刁訓啟出身中醫(yī)世家,在基層醫(yī)療戰(zhàn)線已經(jīng)奮戰(zhàn)了20多年,具有豐富精湛的臨床醫(yī)療技術。為做好這次演習中的衛(wèi)勤保障工作,確保官兵盡量不出現(xiàn)非戰(zhàn)斗減員,他帶領醫(yī)護人員動了不少腦子,想了不少辦法。
演訓期間,正值酷暑。車外溫度30℃,步戰(zhàn)車以及運輸車車廂不通風,車內就能達到40℃,如何預防官兵中暑等非戰(zhàn)斗減員?為此,刁訓啟在演練籌備期間就未雨綢繆,經(jīng)常召開“諸葛會”,發(fā)動官兵集思廣益,收集偏方妙方,大膽創(chuàng)新衛(wèi)勤保障技術方法,破解夏季防暑治病難題。
6月上旬,刁訓啟陪兒子參加高考,在考場外等候時發(fā)現(xiàn)不少商店都在賣“降溫貼”,他買了一帖一試,降溫效果非常明顯,于是就聯(lián)系廠家采購了一批。他們還從冬天被廣泛使用的“暖手寶”受到啟發(fā),聯(lián)系購買到了可反復制冷的“冷手寶”。
還真有“冷手寶”?看我有點疑惑,刁訓啟讓一名戰(zhàn)士給我拿來了一個巴掌大小的塑料袋,讓我用手連續(xù)輕擊袋身,很快就有絲絲涼意傳入手中,并且越敲越?jīng)??!霸趦梢赶赂鞣乓粋€,降溫效果特別好,如果袋子溫度高了,還可以再次輕擊使之變涼?!钡笥枂⒄f。
當然,旅醫(yī)院的工作還遠不止這些,但從預防中暑這個小小的側面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和精心。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想,只要把心放在了為兵服務、保障打贏這個中心上,就沒有做不好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成效肯定也不會差。
2014年6月23日 晴 星期一
上午,在朱日和訓練基地作戰(zhàn)實驗室參加完某機步旅的作戰(zhàn)方案實驗論證活動后,已經(jīng)快10點鐘了。
忽然聽說導演部要導調藍軍對某機步旅指揮所進行突襲。而此時,旅長、參謀長和一名副參謀長剛和我們一起開完會,正在去集團軍指導組的路上,他們對這個情況可能還一無所知??简灢黄诙?,其中肯定有亮點、有看頭,機會不容錯過。
我們幾個戰(zhàn)地記者趕緊往基地導調大廳趕。進入大廳時,四連屏的大屏幕上不斷切換著某機步旅各個配置地域的情況,副總長王寧以及總參軍訓部和基地的幾名領導正坐鎮(zhèn)現(xiàn)場進行指揮。“空軍航空兵,迅速對該旅基本指揮所進行突襲!”10點10分,導演部下達了命令。不一會兒,兩架殲擊機呼嘯而至,在旅基指凌空后,投下幾枚“炸彈”,又揚長而去?!奥没冈庖u,喪失指揮功能。迅速啟用預備指揮所并組織基指轉移!”導演部接著又下達了第二道指令。
危急時刻,旅主要軍事干部都不在,這無疑是對其他領導干部的一次嚴峻考驗?;竷龋灰娬瘎y生沉著冷靜,他一邊命令預指接替指揮,一邊指揮基指向預定地域轉移。預指車輛內,也是一派繁忙,副旅長肖軍一會兒抓起電話,一會兒拿起手持機,急出了一頭汗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時,導演部又接連下達了對旅指揮所、炮兵群和三營進行連續(xù)6個波次飽和突擊的指令,并命令旅預指、后指立即統(tǒng)計上報戰(zhàn)損情況,組織搶救傷員、搶修車輛。
說實話,看著旅指揮所和部隊在導演部的指令下,緊張忙碌地處置著各種情況,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真擔心他們會出什么差錯。幸虧部隊還是訓練有素,忙而不亂的,平時負責政工、管理和后勤的幾名領導干部也在關鍵時刻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指揮素養(yǎng)。導演部總體比較滿意。
2014年6月24日 晴 星期二
練兵千日,用兵一時。
今天4點鐘,緊張籌備了幾個月的實兵對抗演習就要拉開戰(zhàn)幕了。為了見證演練盛況,我決定到一線去。
4點鐘左右,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一處高地上。這時,東方已露出了一絲魚肚白,映著暗紅色的云彩煞是好看!遠處,幾發(fā)紅色和綠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按時間節(jié)點,部隊應該發(fā)起沖擊了。我禁不住又興奮緊張起來。
循著裝甲車隆隆的轟鳴聲,我從望遠鏡里看到,旅步坦攻擊群正成左中右三路向前突擊。這時,兩個波次共7架武裝直升機突然對紅軍各攻擊群凌空射擊,紅軍雖然及時組織了防空火力抗襲,但幾輛沖鋒的步戰(zhàn)車還是冒起了白煙。
藍軍陣地前沿,防步坦混合雷場、鐵絲網(wǎng)、塹壕、三角錐等障礙物構成了三道防守嚴密的防線。在煙幕掩護下,中路攻擊群破障分隊3名官兵在步兵分隊掩護下,以迅猛的低姿匍匐姿勢快速接近敵前沿,炸藥炸、鋼鉗剪、挖掘機推,10多分鐘后,一條數(shù)米寬的通路開辟成功。6輛紅軍步戰(zhàn)車加足油門,嚎叫著朝藍軍縱深陣地發(fā)起沖擊。這時,據(jù)險扼守的藍軍不斷對突入的紅軍實施火力阻擊,雙方武器裝備毀傷數(shù)量不斷上升。
越往戰(zhàn)場深處走,我發(fā)現(xiàn)紅軍攻擊的力量卻越弱了。很多官兵被打散后,雖然找不到也聯(lián)系不上自己的連隊了,卻自發(fā)組織在一起往前沖;還有的官兵彈藥打完了,也因聯(lián)系不上組織而無法得到補充,只得扛著幾十斤重的槍炮往里走,由此導致了進攻停滯,人員、裝備損失越來越多。唯有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令人動容,但這難道不是無謂的犧牲嗎?看來,現(xiàn)代信息化條件下的戰(zhàn)爭,通信聯(lián)絡和組織協(xié)同依然是個十分嚴肅的課題。
2014年6月25日 晴 星期三
昨天實兵交戰(zhàn)的硝煙尚未散盡,今天下午,一場以查找反思問題為主的復盤檢討會就接著展開了。
“對部隊指揮控制不夠有力,戰(zhàn)斗協(xié)同不夠周密……”會場內一片寂靜。演習總導演、基地司令員高繼安首先對昨天演練情況進行講評。講成績一筆代過,講問題則一針見血、不留情面,并且還有圖有數(shù)據(jù)有真相。會議一開始就讓人感到了一股不尋常的火藥味。接下來紅藍方導調組組長、專家組組長、研究資訊組組長以及紅藍軍旅長都一一進行了總結反思,可以說全程都在擺問題、談不足、找差距,所點問題讓我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有點坐不住了。
這次系列演習,總部確立了“重檢查不重評比、重實效不重形式、重檢討不重輸贏”的指導思想,堅決破除“紅必勝、藍必敗”的傳統(tǒng)思維,并強調“演習輸贏不與指揮員政績掛鉤”,目的就是讓參演官兵甩掉“想贏怕輸、擔心出丑”的思想包袱,全身心撲在學打仗、練打仗上。
會議現(xiàn)場的火藥味絲毫不亞于真刀真槍的實兵交戰(zhàn)。置身現(xiàn)場,我感到這真是一場讓人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的實戰(zhàn)化訓練“民主生活會”。
2014年6月26日 晴 星期四
在廣袤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上,要說生命力最強的動物,我看就非“草原地鼠”莫屬了。這種地鼠個頭不大,眼睛卻不小,賊機靈,見人好像也不怕,等你攆它時,它就哧溜鉆進自己四通八達的地洞里。
但我這里要說的草原地鼠,是在這次演習中執(zhí)行特殊任務的神威偵察兵。
前天上午,在中路攻擊群陣地前沿采訪時,我看到藍軍一輛坦克正耀武揚威地向沖擊的紅軍射擊時,突然冒起白煙退出了戰(zhàn)斗,而附近并沒有發(fā)現(xiàn)紅軍,于是我們就跑過去問藍軍坦克兵是怎么回事,他們沮喪地說是被潛伏在附近的紅軍偵察兵打掉的。通過望遠鏡仔細搜索,我果然在坦克的左前側200多米處發(fā)現(xiàn)了3名偵察兵。
我沿著沒膝深的野草走了過去,幾個偵察兵立即機警地覺察到了,并有想跑的意思。當我抬起掛有“濟南軍區(qū)”臂章的右胳膊示意是“自己人”時,他們才停了下來。原來,這是由某機步旅警偵連中士柯玉崗帶領的3人偵察小組,他們于3天前悄悄滲透進敵前沿陣地,在連夜趕挖的地窩子里隱藏下來,負責偵察藍軍前沿部署情況,打掉藍軍“地鼠”,并適時傳回情報、指示目標。他們給自己“約法三章”:白天一律不準出洞;晚上出去方便、觀察,要兩人一組;所帶通信器材定期開通,傳送情報只發(fā)不收。真不可想象,他們就靠所攜帶的有限干糧和水竟在這荒山野嶺上度過了3個晝夜,最長的竟?jié)摲?天5夜。聽說像他們這樣的偵察小組全旅就派出了40多個。3天來,他們歷盡艱險,把偵察手段和信息化技術結合起來,先后向旅里發(fā)回了30多條情報。
2014年6月27日 晴 星期五
今天下午,實打、實爆、實投的隆隆槍炮聲將在大漠深處炸響。一場跨晝夜連續(xù)突擊的實兵實彈作戰(zhàn)行動,把此次演習推向高潮。13點整,導演部一聲令下,某機步旅從不同野戰(zhàn)宿營地快速向陌生作戰(zhàn)區(qū)域機動,滾滾鐵甲洪流在茫茫草原激蕩起滾滾狼煙。
下午兩點,紅方各作戰(zhàn)群隊已占領進攻出發(fā)陣地。此時,紅方部隊指揮員任永輝下達了“破障隊迅速前出,破除敵前沿障礙”的指令。
只見遠程大口徑炮火、綜合掃雷車、單兵掃雷火箭輪番上陣,快速掃清敵前沿障礙、開辟通道。隨著遠程炮火的延伸,左右兩路突擊群沿著撕開的敵防御前沿,由坦克引導裝甲步戰(zhàn)車,按照戰(zhàn)斗隊形向敵方陣地突擊前進。隨著作戰(zhàn)進程的加快,裝甲步戰(zhàn)車快速前出,載員下車戰(zhàn)斗,向敵陣地發(fā)起最后沖擊,19點40分,突擊進攻戰(zhàn)斗結束。
晚上9點,導演部再次命令紅方部隊向10多公里外的陌生地域展開突擊進攻作戰(zhàn),此時的大漠夕陽已漸漸隱去,淡淡夜幕籠罩下的鐵甲車流向大漠深處的陌生作戰(zhàn)地域駛去,等待著官兵們的夜間突擊進攻戰(zhàn)斗又將打響。
敵情偵察、擬訂戰(zhàn)斗方案、快速進入預定陣地,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隨即夜間進攻戰(zhàn)斗展開,大口徑火炮遠程支援,坦克、裝甲車和多種單兵火力直指敵目標。
2014年6月28日 晴 星期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供應”。自古以來,后勤保障都是戰(zhàn)爭中的重難點問題。電影、小說、歷史中常見這樣的鏡頭,兩軍開戰(zhàn),供給線和后方往往成為襲擊摧毀的重點。因缺水斷糧、后勤供應不上而失敗的戰(zhàn)例可謂不勝枚舉。
昨天下午,去實彈射擊一線陣地采訪,在外圍的警戒哨位,碰到了旅衛(wèi)兵隊的一名戰(zhàn)士,看他灰頭土臉的樣子,一名同志開玩笑地問:“你多長時間沒洗臉了?”這名戰(zhàn)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上次洗臉是在許昌?!甭劼牬搜裕业男睦锊唤崴岬?。
2014年6月29日 晴 星期日
前天上午,旅炮兵團在進行實彈射擊時,某型武器彈藥發(fā)生故障,忽然在膛內發(fā)生爆炸,一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
當時,我并沒有多想犧牲的戰(zhàn)士是英雄和典型的事,只是感到痛惜而已。今天中午吃飯前,忽然聽旅里的新聞干事說,這名犧牲的戰(zhàn)士已被旅里上報準備申評烈士?!傲沂俊边@個神圣的字眼一下子觸動了我的神經(jīng),一種職業(yè)的敏感性使我感到,這里邊肯定有新聞,說不定還能抓個“大活魚”。
下午兩點多鐘,太陽正毒,疾風勁吹。就在一輛牽引卡車的偽裝網(wǎng)下,我們和官兵們坐在一起,展開了采訪?,F(xiàn)場的氣氛有點凝重,我看到,幾名官兵的臉上都掛滿悲傷,有的話還未說就泣不成聲。此情此景,讓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這時我才了解到犧牲的戰(zhàn)士叫張文杰,防空營反坦克導彈連5班副班長,湖北棗陽人,第二年兵,1992年出生,今年22歲,是家里的獨子。
在官兵們眼里,張文杰是個既聰明又活躍的戰(zhàn)士,他性格開朗,愛思考、勤鉆研。去年新兵下連后,因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被連隊選送到廊坊導彈學院學習導彈檢測技術。學習歸來后,很快成了連隊的技術骨干。班長楊宗楷說,張文杰平時訓練都不休息,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炮彈該怎么打,每次考試都是95分以上。他是連隊唯一的義務兵射手,給他當副射手的還是一名老同志。去年實彈射擊時,打的是運動目標,他一下子把靶布打掉了。集團軍炮指部主任還開玩笑地說:“你得賠我們靶布!”今年5月份,連隊在象河靶場打實彈,他又是發(fā)發(fā)命中。
這次實彈射擊前連隊要挑選優(yōu)秀射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文杰。26日,張文杰負責對全連器材進行檢測,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他把12臺車全部檢測了一遍,并挑出了4臺戰(zhàn)技術性能最好的,準備參加第二天的實彈射擊。他向營長打包票說:“營長,請放心,3發(fā)肯定全中。”他甚至還和同班戰(zhàn)友肖厚群打賭說:“如果我3發(fā)都打中,你得請我吃方便面,打不中,我請你!”
營長鄭坤告訴我們:“張文杰是營里重點培養(yǎng)的骨干對象,營連領導對他都很放心?!边B長苑晶晶說:“演習前他才剛剛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p>
令官兵們沒想到的事,實彈射擊中,當張文杰出色完成本小組兩個靶子的射擊任務,在替另外一個小組消滅目標時,意外竟發(fā)生了。
英雄不問出處。我想,無論怎樣,這名戰(zhàn)士都是偉大而英勇的,因為他把自己22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演訓一線,犧牲時還依然保持著戰(zhàn)斗的姿態(tài)。
我被張文杰的事跡深深感動著,我在心底里為英雄默哀,向英雄致敬。張文杰,大草原上會永遠留下你沖鋒的身影,我軍實戰(zhàn)化訓練史上應該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
(注:7月3日,張文杰被陸軍第20集團軍黨委追認為烈士,榮立三等功一次。)
2014年6月30日 晴 星期一
班師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