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物價持續(xù)上漲,房價更如老虎般吃人的年代里,普通員工的生活并不寬裕,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員工都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在員工們自愿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原則面前,普通員工愿意參與的其實并不多。特別是中國股市的虧錢效應,所以讓員工們拿出自己的薪酬出來買進二級市場的股票,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員工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6月20日,證監(jiān)會正式發(fā)布了《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趩T工持股計劃可以為股市帶來新的增量資金,因此員工持股計劃被某些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是重大利好,有利于二級市場的穩(wěn)定。
根據(jù)《指導意見》的解釋,員工持股計劃是指上市公司根據(jù)員工意愿,通過合法方式使員工獲得本公司股票并長期持有,股份權(quán)益按約定分配給員工的制度安排。也正因如此,員工持股計劃確實可以給股市帶來新的增量資金。但盡管如此,員工持股計劃對提振股市作用總體上是較為有限的。
何出此言?究其原因在于員工持股計劃能給股市帶來的增量資金較為有限。畢竟就目前的上市公司來說,除了極少數(shù)的優(yōu)秀企業(yè)之外,除了上市公司高管及一些中層干部之外,上市公司普通員工的收入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在當今這個物價持續(xù)上漲,房價更如老虎般吃人的年代里,普通員工的生活并不寬裕,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員工都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在員工們自愿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原則面前,普通員工愿意參與的其實并不多。特別是中國股市的虧錢效應,所以讓員工們拿出自己的薪酬出來買進二級市場的股票,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員工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其一,由企業(yè)員工掏錢,買進公司低價回購的股份,或由上市公司向員工低價定向增發(fā),以確保員工持股計劃可以獲利。其二,由上市公司掏錢買進本公司的股票,然后以福利的方式分發(fā)給公司員工。由于不需要員工掏錢,員工無非是多得少得而已。而后者顯然是效益優(yōu)秀上市公司的專利。但不論哪一種方式,能給股市帶來的增量資金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就前者來說,要么與上市公司的回購利好構(gòu)成對沖,要么在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也帶來了同步的擴容,不可能給股市帶來太大的增量資金。
不僅如此,員工持股計劃甚至有可能危及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比如向員工持股計劃低價定向增發(fā),其結(jié)果最終還是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買單。而且為了員工持股計劃的最終套現(xiàn),不排除上市公司制造各種利好的可能,向員工持股計劃進行利益輸送。而由上市公司掏錢買進公司股票分發(fā)給員工,這更是直接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不僅如此,員工持股計劃還有可能成為上市公司用來忽悠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工具。比如,在上市公司股價低迷,危及公司再融資的時候,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來刺激股價上揚,達到上市公司順利實施再融資的目的。又比如,在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前后,為了讓大小非能夠以更高的價格套現(xiàn),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來刺激股價。如此一來,員工持股計劃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大忽悠”。
也正因如此,員工持股計劃還有必要予以進一步的完善,促使管理層對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達到進一步的規(guī)范。而在此之前,員工持股計劃對于股市來說堪稱是福禍難料,其對股市的提振作用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