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討分析前列腺癌診斷中CT和MRI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CT和MRI檢查并最終經(jīng)手術(shù)或穿刺病理證實為前列腺癌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CT和MRI檢查結(jié)果與病理結(jié)果相對比,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率。結(jié)果 A期、B期前列腺癌診斷中,MRI診斷準確率為87.5%,顯著高于CT診斷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期和D期前列腺癌診斷中,MRI診斷準確率為97.1%,CT診斷準確率為94.1%,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jié)論 MRI檢查在診斷A期和B期前列腺癌中與CT診斷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在C期、D期前列腺癌的診斷中,兩種檢查方法無明顯差異。在診斷中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酌情給予CT或MRI檢查。
【關(guān)鍵詞】 前列腺癌;CT;MRI;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37.25 【文獻標識碼】 B
前列腺癌多發(fā)于中老年男性中,臨床原因尚不完全明確[1]。該疾病生長較為緩慢,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具典型性,個體之間差異較大,術(shù)前診斷相對較困難。本文就CT和MRI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手術(shù)或穿刺病理確診,均行CT和MRI檢查。年齡35-82歲,平均(68.8±1.9)歲。患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出進行性排尿困難、尿潴留、血精、血尿等癥狀,直腸指檢發(fā)現(xiàn)前列腺質(zhì)地堅硬者20例,捫及明顯結(jié)節(jié)的16例,兩側(cè)前列腺葉明顯不對稱的14例。血PAS檢測中,PAS小于4ng/mL的10例,PAS在4-10ng/mL中的12例,PAS大于10ng/mL的2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CT及MRI檢查。采用東芝Activion16排螺旋CT機進行掃描檢查,患者做好相應腸道準備,充盈膀胱后行盆腔掃描,增強掃描時造影劑使用100mL碘海醇,經(jīng)患者肘靜脈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注入,掃描參數(shù)電壓為120kv,電流為230-260mAs,掃描準直器為1.5mm,層厚為5mm,螺距自動進行匹配,掃描完成后給予1mm重建。采用東芝Auqioncx129型MRI掃描機,檢查時采用腹部相控陣線圈,層距為0.5mm,層厚為5mm,距陣為256×256,F(xiàn)OV為24-28cm,NEX為2,常規(guī)FSE序列以及脂肪抑制FATSAT序列,F(xiàn)LIP為900,T1W1的TR/TE為565/112,T2WI的TR/TE為4000/96。
1.3 前列腺癌分期 采用改良Whitmore-Jewetl分期法[2]分為A期:患者無臨床表現(xiàn);B期:前列腺癌局限在腺包膜中,累及1個葉或2個葉,腫瘤直徑小于1.5-2.0cm;C期為腫瘤出現(xiàn)局部侵犯;D期為上述中任何一種并邊有盆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或上述任何一種伴有遠處轉(zhuǎn)移。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A期、B期前列腺癌診斷中,MRI診斷準確率為87.5%,顯著高于CT診斷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I檢查中1例漏診為正常前列腺,1例誤診為前列腺增生,CT檢查中6例漏診為正常前列腺,2例誤診為前列腺增生。C期和D期前列腺癌診斷中,MRI診斷準確率為97.1%,CT診斷準確率為94.1%,差異無顯著性(P>0.05);MRI檢查中1例誤診為前列腺增生,CT檢查中1例誤診為前列腺增生,1例誤診為膀胱癌。具體見表1。
3 討論
前列腺癌多發(fā)生在外周帶,腫瘤局限在前列腺內(nèi)時前列腺外源較光滑平整,與周圍靜脈叢界限相對較清晰[3,4],CT掃描以及常規(guī)強化一般不能較清晰的顯示病灶,快速動態(tài)增強掃描能在動脈期清晰顯示出病灶呈明顯的強化結(jié)節(jié)。病灶進一步增大,能引起前列腺形態(tài)改變時,其在CT掃描檢查中表現(xiàn)為等、低密度結(jié)節(jié)狀突起,強化后多為低密度或包含低密度的混合密度病灶。本研究中,在A期、B期前列腺癌診斷中CT診斷準確率為50.0%,而在C期和D期前列腺癌診斷中準確率為94.1%。MRI是目前影響檢查中效果最好的檢查前列腺疾病的手段,其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分期的準確性能達到89.5%左右,本研究中,在A期、B期前列腺癌診斷中MRI診斷準確率為87.5%,在C期和D期前列腺癌診斷中準確率為97.1%,但其特異性不高,觀察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故在臨床診斷中對于A期、B期前列腺癌建議行MRI檢查。
參考文獻
[1] 鄭崗,任蓬程,肖香佐.CT與MRI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2012,02(28):52-53.
[2] 王華,段青,威晉,等.3.0T MRI動態(tài)增強在鑒別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中的價值[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12(03):03-04.
[3] 高升平.CT與MRI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探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04(15):18-20.
[4] 王彥朋,張云岸.CT在前列腺癌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0,24(0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