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教學訓練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各種內外因素的刺激都會使學生的情緒發(fā)生變化,直接影響教學訓練效果。在教學訓練中發(fā)現(xiàn),其訓練效果的好壞與學生情緒的變化有很大關系。本人結合教學訓練實踐所積累的經驗,分析情緒問題的產生及其特點、闡述了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及調控措施。
[關鍵詞]籃球;教學訓練;情緒
1、籃球訓練中情緒問題產生及其特點
情緒產生于實踐,并且直接影響著實踐活動的進行,它是人的一種復雜心理活動。情緒是由認識的、生理的和環(huán)境的三方面因素構成的。具體地說,情緒首先是由外部的或人體內部環(huán)境中的某些刺激因素引發(fā)的,然后通過人對刺激的認識評估作為中介,并且激發(fā)起相應的生理機能變化。
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情緒問題在籃球運動中隨處可見,且人際交往在籃球運動中的體現(xiàn)比其他體育活動更為直接、明顯,籃球運動中的球員站位、球員分工、球員配合等等通常是影響籃球比賽和籃球教學的關鍵因素?,F(xiàn)代籃球運動緊張激烈的對抗性,要求每個學生籃球運動中必須做到齊心協(xié)力,密切合作。因此,在籃球教學訓練過程中,要始終伴隨著教學訓練對象的思想情緒活動。
由于情緒的產生必然伴隨著生理機能的變化,愉快積極的情緒伴隨著良好的心理機能活動,它能使學生思維敏捷,動作協(xié)調力,從而達良好的訓練效果;相反,焦躁不安、心情緊張等消極情緒就會抑制生理機能的良性活動,從而使學生反應遲鈍,動作失控,注意力不集中,使運動訓練效果明顯下降。因此在訓練時,應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合理安排訓練內容、手段,調控好學生的情緒,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訓練效果,又提高了教師的訓練水平。
2、在籃球教學訓練中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及調控措施
由于籃球運動的特點決定了學生隨時會產生身心不安、過度緊張、自卑等消極情緒。因此本人從情緒產生的規(guī)律,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對消極情緒的調控措施進行分析與討論。
2.1由于訓練內容和手段的不合理引起的消極情緒及調控措施:在籃球訓練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科學地安排和布置每次訓練課的內容和任務,是提高學生訓練質量的可靠保證。如果安排的訓練內容少或過于的單調,就會降低學生訓練的興趣,表現(xiàn)為無精打采,訓練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感到訓練枯燥乏味,甚至會出現(xiàn)不想練下去的情況,從而動搖了學生的訓練動機。如果安排訓練內容過多,任務過大,時間過長,學生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對訓練產生反感或對教師產生厭惡情緒。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訓練內容和手段,采取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情緒。
2.2由過度訓練引起的消極情緒及調控措施:如果在訓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身體疲憊、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現(xiàn)象,教師就要考慮是否是因為過度訓練所引起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還一味地進行訓練,就會使癥狀加重,甚至導致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過度訓練產生的原因很多,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面部表情,掌握每個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特征,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過度訓練癥狀時,要及時合理地調整訓練計劃。
2.3由教師的形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引起的消極情緒及調控措施:人的情緒變化,會影響人際關系。如在訓練中,教師的情緒低落,對學生表現(xiàn)出厭惡、憤怒時,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害怕和憎恨的不良情緒;如果學生之間不和,發(fā)生矛盾時,訓練也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在教學訓練中教師首先要規(guī)范自身道德修養(yǎng),做到為人師表。以正確的示范動作和生動有趣的講解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直觀的印象,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和尊敬。在教學訓練中學生和學生之間產生不和或發(fā)生矛盾時,教師應及時加以調解,讓學生學會寬以待人,改正自己的缺點,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使他們握手和好,保證學生良好的訓練情緒。例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要準確,客觀公正,并且要注意評價的方式,以防止因為評價方式不當而引起隊員的情緒波動,對教師產生反感,正確的評價能促進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籃球教學訓練的效果。
2.4由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引起的消極情緒及調控措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遇到不公平的評價等等,會使其產生心理煩惱,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的情緒帶到訓練場就會影響訓練效果。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擺正自己的位置,培養(yǎng)大度樂觀的精神。教師可用幽默的語言調整學生的心情或組織一場具有游戲性的比賽,使學生盡快忘記煩惱。老師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暗示,以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注意力集中。
2.5由學生個性引起的消極情緒及調控措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良好的個性,能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相反,較弱的個性,容易使人產生消沉、自卑的消極情緒。因此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常提醒學生保持一個平常心態(tài),正確對待訓練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敗,確定健康向上的奮斗目標,堅定信念,使其學會自我調控。如學生在訓練中出現(xiàn)短暫的情緒障礙時,經過自我調控后使自己的情緒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但是心理自我調控的關鍵在于所設計的心理目標是否正確或適宜,這就要求教師來幫助學生設計努力奮斗的目標。另外,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努力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
3、合作與競爭模式對籃球教學訓練中隊員情緒的影響
球類是體育課教學內容的一部分,籃球課為多數(shù)學生喜愛。同時,籃球運動是現(xiàn)代競技體育中的一個項目,它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性游戲,深受大家的喜愛。首先,它具有激烈對抗性和較強娛樂性等特點,與學生愛好游戲、勇于競爭的特點相符;其次,球類具有社會交往性,符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渴望結交朋友、交流情感的社會性需求。
3.1能使教師利用學生間的差異來進行正確引導:在籃球教學訓練過程中運用合作與競爭模式,教師更能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來提高其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把學生間的差異轉化為學員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互助樂趣、在競爭中把握公平尺寸,促進學生良好人格、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但存在學生在自主學習上花費的時間會比較多,缺乏學習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
3.2教師容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在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容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既要重視競賽的勝利,也要重視競賽的失利,要從失利中尋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師可以不斷地引導學生制定更高的目標,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滿足學習現(xiàn)狀,出現(xiàn)消極懈怠情緒時,就能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新的更高目標,促進學生不斷提高籃球技能,解決其教學訓練過程中的情緒問題。
參考文獻
[1]陳蓓蓓.《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在普通高?;@球選修課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
[2]陳述.《行為心理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