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
女人一生平均哭掉1.2萬小時
@生命時報:英國一家母嬰網站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若一個女人活到78歲,她哭泣時間累計會超過1.2萬個小時,約16個月。哭泣原因隨年齡不斷變化。如,19~25歲期間,她們平均每周要哭泣2小時14分鐘,原因是看了悲情電影、猜疑長期的婚姻關系或痛失親人。
【環(huán)球】
美國科技公司擬讓免費Wi-Fi覆蓋全球
@每日經濟新聞:隨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網友對Wi-Fi產生依賴。美國一家科技公司做了一個“外聯(lián)網”計劃,準備在2015年發(fā)射數(shù)百個小衛(wèi)星,向全球提供免費Wi-Fi服務,讓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能享用免費無線網。
亞裔上加州公立大學的機會將從36%降到13%
@這里是美國:亞裔學生在美國學習成績太好,引起了其他族裔的不滿。2014年1月31日, 加州參議院通過了拉丁裔議員Ed Hernandez提出的SCA-5法案,亞裔進入加州公立大學的機會將由現(xiàn)在的36%降為13%。而亞裔中又包含印度裔,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裔。
【面孔】
河南退休醫(yī)生辦免費診所
@大河報:幾個月前,鄭州出現(xiàn)了一家“國平義務診所”。在這里坐診的醫(yī)生,不少都是公立醫(yī)院退休的專家,只開藥方,不收錢也不賣藥,醫(yī)生護士都是志愿者。診所的開辦者叫周國平,他原本是一家公立醫(yī)院的院長,退休后辦了這家免費診所。診所附近十幾家藥房,每家他都跑過去問價。開完藥方后,他還會告訴病人哪家藥房便宜。他說:“我做了二十多年的醫(yī)院院長,對醫(yī)院不良現(xiàn)象了如指掌,在我這里,絕不會有這種問題。”
【關注】
中國式家長
@大河報:北京大學畢業(yè)的王笑找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可是她的父母認為不是好工作,不讓她去上班。中國家長眼里,不是體制內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中國內地的一位媽媽在海外報紙頭版上登廣告尋兒回家,稱再也不逼婚了。
回家過年遭逼婚,我暈……
@楚天都市報:2014年1月26日,由北京開往南昌的T145/8次列車上,一男子突然暈倒在地。原來,這名江西萍鄉(xiāng)男子因父母逼婚逼得急,離家去外地創(chuàng)業(yè),多年未歸。今年父母承諾不逼婚才同意春節(jié)回家,沒想到表弟提前給他通風報信稱回家又要相親,他直接被氣暈了?;貍€家容易么,表弟你是幾個意思?
媽媽看上萬元手表,唆使4歲兒子揣走
@人民日報:看中商場一款價值萬余元的手表,鐘某竟唆使4歲兒子“放進口袋”,被攔住后又狡辯“孩子不懂事,好玩才拿”。民警介入,孩子道出實情,這名就職于某大型國企的女性羞愧難當,最終寫下千字懺悔書。這樣教孩子,以后孩子怎么看你?
警察叔叔,把媽媽抓走……
@明媒體:浙江溫嶺溫嶠派出所接到一個8歲男孩的報警電話:“我要看動畫片,媽媽卻逼我寫作業(yè)。警察叔叔,把她抓走……”民警了解情況后,告訴孩子母親,孩子有自己的思維,作為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切不可硬碰硬。
【健康】
早晨醒后別揉眼,容易感染!
@華西都市報:早晨被鬧鐘叫醒后,不少人會下意識地揉揉眼,其實,這樣做不利于眼部健康。眼部皮膚嬌嫩,用手揉眼睛容易破壞皮膚彈性,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加速眼部皮膚衰老,還可能使手上的細菌及眼周圍的污物進入眼睛,進而造成感染。
【萬象】
煙臺上演真人版《扶不扶》
@膠東在線:山東煙臺毓西路一老人俯臥在地上,過往行人很多,卻沒人敢扶,一小伙兒立刻撥打120,并慢慢將老人扶起。誰料,救護車到來之前,昏迷的老人蘇醒過來,第一句話就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令小伙兒哭笑不得……因為這小伙兒,是交警一大隊的巡邏交警……
洋保姆被中國土豪震驚
@環(huán)球資訊廣播:英國女大學生Soraya Heydari,為攢錢周游世界,來杭州做外教兼保姆。結果,她發(fā)現(xiàn)中國與她在英國聽說的完全不同,更讓她震驚的,是雇主奢華的生活:擁有5輛保時捷,每周末全家會在大飯店吃掉50道菜……
開學慌了小伙伴, 火了“代寫”經濟鏈
@央視新聞:“代寫小中高所有作業(yè),一本作業(yè)30元起200元全套,遼寧有人做起了代寫作業(yè)的買賣,據(jù)了解代寫槍手多為在校大學生,他們能代寫中小學各科作業(yè),價格由作業(yè)難度和數(shù)量決定,一般一篇作文收費5塊錢,做題類每道5毛錢,并且聲稱可以模仿學生筆跡……
【軼事】
紅線女遞紙條勸鄧小平禁煙
@人民網: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將煙熄滅的細節(jié),被寫入報道《投票前后》。當時有個條子由臺下依次往前,遞上主席臺。小平同志看到條子后笑了笑,就把煙滅了。條子是廣東女代表鄺健廉(藝名紅線女)寫的,內容是:“請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吸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