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容易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及治安災害事故,是公安機關進行現場監(jiān)管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我國目前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法律規(guī)范存在著相關法條規(guī)定不明晰、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強等情況,致使公安機關在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管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導致現場出現突發(fā)事件可能性的風險增大。針對這種情況,文章提出一些相應解決對策,這是公安機關在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管理論與實踐中應當不斷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管;法律問題;探究
目前,在我國舉辦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參與人數多、規(guī)模大,這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到目前為止,關于大型群眾性活動的現場監(jiān)管問題,只有個別地方有不成熟的地方性法規(guī),在我國還沒有全國統一的現場監(jiān)管方面的安全規(guī)范,致使現場監(jiān)管出現一些問題。
一、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概論
(一)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涵義
1.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含義
所謂群眾性活動是指相關單位或政府組織,在特定時間內、面向社會、在特定公共場所舉辦的,由不特定多數人參加的公共活動。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大型群眾性活動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向社會公眾舉辦的,每場次預計參加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文體或其他公眾聚集的活動。
2.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范圍
大型群眾性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大類:
(1)體育比賽活動,包括單場或綜合性的體育運動賽事。
(2)音樂會、演唱會等文藝演出活動;
(3)展銷、展覽等活動;
(4)焰火晚會、游園、燈會、廟會、花會、等活動;
(5)現場開獎、人才招聘會、彩票銷售等活動。
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規(guī)定,娛樂場所、影劇院、音樂廳園等在其日常業(yè)務范圍內舉辦的活動,不適用《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
(二)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治安特點
1.參與人員眾多,構成復雜。顧名思義,大型群眾性活動是面向群眾公開開放的,參加人數較多規(guī)模較大、參與人員身份復雜、人員之間無特定關系的活動。比如一次演唱會或一場體育比賽活動,現場參與人員可能高達上萬人。
2.人員情緒波動大,現場容易失控。群眾性活動屬于氣氛性活動,在參與過程中,觀眾意識易受現場氣氛感染,情緒起伏不定,自控力下降,安全意識降低,容易出現在正常環(huán)境下很難出現的情緒和行為。
3.人員聚集,容易發(fā)生治安災害事故。大型群眾性活動參與人員密集,涉及的安全因素很多。場地、設施、安全措施以及參與人員出現的一個很細微的原因可能導致秩序混亂,人群恐慌,如果有關承辦單位和監(jiān)管部門管理不善,措施不到位,容易發(fā)生相互踩踏,從而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引發(fā)重大的治安災害事故。
4.社會影響大,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群眾性活動因有大量人員聚集,財物聚集,人的警惕性降低,社會關注度高,社會影響面大。
(三)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原則和方針
1.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原則“承(主)辦者負責、政府進行監(jiān)管”是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堅持的原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責、權、利應該是統一的,舉辦者或承辦者在通過大型群眾性活動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社會聲譽的同時,應當同時承擔安全活動的責任,這是當今各國在大型活動管理中普遍遵循的,也是我國目前積極踐行的重要原則。
2.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方針“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是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方針。
二、在大型群眾性活動中,公安機關的安全職責
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涉及多方,包括公安機關、承辦者、場地管理者以及其他政府部門,都應該必須明確各自的安全職責。
在大型群眾性活動中,公安機關的職責可以概括為“安全許可,現場監(jiān)管,查處違法,處置突發(fā)”,具體包括以下職責:
(一)對承辦者提交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并實施安全許可;
(二)對安全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進行指導;
(三)制訂完善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監(jiān)督方案以及突發(fā)事件處置預案;
(四)在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過程中,對安全工作的落實情況實施監(jiān)督檢查,如果發(fā)現安全隱患,應該及時責令其改正。
我們必須明確,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對承辦者的要求:其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對大型群眾性活動內容的要求:不得違反憲法、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得違反社會公德;
3.安全工作方案符合規(guī)定,安全責任明確、措施有效;
4.活動場所、設施符合安全要求。
三、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管
(一)大型群眾性活動現場監(jiān)管原則
1.統一指揮、協調。由于大型群眾性活動涉及范圍廣、部門多影響大、綜合性強,相互配合比較困難,協調難度大,因此,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必須在工作中建立強有力的指揮系統,做到統一部署、通盤考慮,統一指揮,以保證各部門步調一致,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2.內緊外松,確保重點。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和處置預案,做到場內與場外相結合,著裝與便衣相結合,盡量減少著裝民警在現場出現的數量和頻率。民警在現場要表現出良好的專業(yè)素質、熱情服務和文明執(zhí)勤狀態(tài),努力營造寬松祥和的氣氛。
3.及時發(fā)現,果斷處置。在大型群眾型活動現場安全管理過程中,安保人員和執(zhí)勤民警要加強敏感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作為,及時發(fā)現,果斷處置,對出現的可能引發(fā)突發(fā)事件的征兆要果斷、雷厲風行。
(二)建立現場安全監(jiān)管指揮體系
1.根據安保方案建立現場安全監(jiān)管指揮機構和分支機構,落實具體參勤人員,明確工作職責和要求、紀律。
2.建立相關的會議制度、情況通報制度、聯系制度、協調配合制度,明確聯系方式。
3.提前召開安全工作協調部署會議,進一步明確有關單位的職責及任務分工,要求各單位逐條落實各項安全保衛(wèi)工作措施,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協商解決。
(三)指導監(jiān)督,落實安全規(guī)范
安全規(guī)范是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行應當遵守的安全技術要求,其內容很廣泛,主要包括座位展位的設置、人員的限額、區(qū)域劃分、票證發(fā)售、通道設置、設備配備等。公安機關應在事前和事中加強檢查督促,切實保證安全規(guī)范落到實處。常見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規(guī)范應該包括:
1.售票限制。固定座席2萬個以下的,每場次發(fā)售票證不得超過90%;固定座席2萬個以上的,每場次發(fā)售票證不得超過85%。
2.疏散通道設置。每個觀眾區(qū)域疏散通道不低于2個,萬人以上的不低于4個。
3.觀眾左右區(qū)域為主通道,后側為緩沖區(qū),方陣之間為次通道??側藬翟?5000人以下的,主通道不低于6米,次通道不低于3米,緩沖區(qū)不少于總面積四分之一。高于15000人的,按比例增加通道寬度。通道口距離觀眾區(qū)域不低于7米。
4.舞臺高度不足1.5米時,第一排觀眾座椅與舞臺之間不低于10米;以1.5米為基數,舞臺在1.5米以上時,第一排觀眾座椅與舞臺之間的距離應當是舞臺增加高度數的10倍。T形舞臺兩側與觀眾的距離不低于2米。
5.觀眾座椅及通道設置。在體育場(館)、公共廣場需要設置觀眾座椅的,應當事先取得公安機關的認可,并按照下列要求設置:
(1)人均面積不低于0.75平方米。
(2)前后座椅不得低于0.85米。設置0.85米時,每個方陣不大于20排26列;設置0.9米時,每個方陣不大于20排50列。同排座椅之間應當相對固定。
(3)在觀眾區(qū)搭建燈光棚、攝像臺、音響臺等設施的,周邊與觀眾座椅距離不低于3米。
(四)加強現場監(jiān)管
1.指導加強票證管理。對于需要門票的大型群眾性活動,票證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維護好通行秩序。主要是對交通車輛行駛路線、車輛存放、疏散通道、演職員和運動員進出場路線、首長和重要來賓參加活動的全過程的安全保衛(wèi)等做出具體部署。必要時,可以在一定時間和區(qū)域內進行交通管制,保證交通秩序暢通;合理設置停車場,加強停車場的安全管理,確保車輛安全;加強巡邏,防止被損被盜等危害財產安全情況發(fā)生。
3.加強現場人員的疏導控制。從大型活動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現場角度看,每次的入場、高潮、退場為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這些階段容易發(fā)生各類突發(fā)事件,公安機關要加強對這些環(huán)節(jié)中現場人員的疏導控制。
4.嚴格管控重點部位,確保重點部位安全?;顒又腥菀滓l(fā)事故的地方就是安保工作的重點部位,如狹窄的通道、出入口、玻璃門、舞臺周邊、售票處等,活動人群易在這些地方高度密集,非常容易引發(fā)事故,在現場活動時,應重點加強掌控,提前制定相應措施或增加警力等,以確保重點部位安全。
5.活動現場常見治安問題的現場處置。對在舉行大型群眾性活動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治安問題,按以下方法進行現場處置。
(1)對人員擁堵聚集的處置。大型群眾性活動由于參加人員眾多,容易在特定地點和特點時段發(fā)生人員擁堵聚集。
對于人員擁堵聚集,安保人員要及時勸解,促使其迅速離開,減緩擁堵壓力;對于入場,要加快入場安檢和驗票速度;對于出場,要及時開放所有出口,有效進行疏散;要及時開通現場廣播系統,通過語言進行宣傳疏導,必要時組織安保力量對擁擠人群進行分段隔離。
(2)對于哄鬧滋事的處置。對于觀眾向場內投擲物品、展示侮辱性標語、起哄叫罵等哄鬧滋事的行為,應由工作人員或保安員先期處置,當一個看臺內出現多名觀眾有違規(guī)行為時,應由民警及時出面勸告和制止,防止其他觀眾效仿,引發(fā)其他問題;對于多次勸阻無效,要及時控制,帶離現場。
(3)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處置。對于臨時搭建設施如演出臺、展臺展棚(架)、廣告牌等,要及時檢查其安全性,發(fā)現問題,要及時疏散群眾,控制現場,進行拆除或加固,落實安保措施;對于現場私拉用電、使用明火等要及時制止;對于人員超過核定數量,要及時控制人員進入,無法控制的,要加大安保措施。
[參考文獻]
[1]邱煜.治安秩序管理[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9:268-258.
[2]華敬鋒.大型活動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
[3]李海濤.重點單位安保工作法治化建設探析 [J].法制與經濟,2013,(4).
[4]岳光輝、杜紅兵. 治安秩序管理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李國君(1974—),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警察職業(yè)學院治安系講師,研究方向:治安管理學、治安秩序管理;李海濤(1974—),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警察職業(yè)學院治安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警察行政法學、群體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