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報告顯示,全球石油需求明顯下滑。在過去一個月,全球金融和經濟界的壓倒性議題是石油價格的暴跌。美國頁巖能源熱潮、原油供過于求以及全球經濟前景的惡化,令當下的原油價格下探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作為國際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Brent)自6月中旬以來暴跌超過25%,逼近并一度跌破每桶80美元。從今年夏天布倫特原油每桶115美元的高價算起,短短幾個月內,油價暴跌的幅度就達30%。
陰云正籠罩在克里姆林宮的上空。棲身于強大石油經濟基座之上的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烏克蘭危機引發(fā)的西方制裁不僅威脅到俄羅斯大陸架的油氣開采,而且影響到傳統(tǒng)油田??紤]到俄羅斯石油公司對西方設備的依賴度在80%以上,打擊將是致命的。
對于財政收入的50%依賴于石油和天然氣的俄羅斯來說,新一輪國際油價的暴跌令其經濟墜入深淵。輪番制裁、盧布大幅貶值、高通貨膨脹、低外匯儲備等諸多不利因素令俄羅斯經濟無力喘息。
今年以來,俄羅斯外匯儲備已大幅減少550億美元,其中約400億美元用來扶持盧布匯率,其外匯儲備僅剩4520億美元。雪上加霜的是俄羅斯企業(yè)未來三個月需要償還547億美元外債,為了避免經濟崩潰,俄央行不得不繼續(xù)大規(guī)模使用外匯儲備。根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油價在每桶104美元時,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俄羅斯企業(yè)集團AFKSistema首席經濟學家Evgeny Nadorshin稱,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90美元附近,年底前俄羅斯經濟可能開始萎縮。如果油價跌破每桶80美元,俄羅斯可能將不得不削減開支。
油氣資源如同俄羅斯之手足,它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外匯收入和預算資金來源。俄羅斯今年的財政預算即是以油價保持在每桶93美元制定的,而未來3年預算則是以油價每桶保持在約100美元制定的。根據OPEC《2013年年度數據公告》,2012年俄羅斯的原油生產量為每天10043桶,占全球原油總產量的13.8%,居全球第一位。從數字上來看,亦是如此。2014年財政預測中,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相關收入約6.5萬億盧布,占財政收入的近一半,占GDP的比例為8.9%。而2012年,油氣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0.3%,在全部聯邦財政收入中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0.24%。
國際油價的持續(xù)下跌,將直接打擊俄羅斯的經濟。華盛頓希望進一步降低油價來鉗制俄羅斯。制裁令俄羅斯石油公司未來在美國的融資渠道完全被切斷。就在被列入制裁名單之前,俄羅斯石油公司曾發(fā)布雄心勃勃的發(fā)展藍圖,希望在20年內把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翻一倍。
未來幾年,全球石油的產能將很難改觀。由于地質和地緣政治的原因,石油生產一度變得更加困難,北海等地區(qū)產量日益衰落,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等多國面臨安全威脅,如此令原油價格長期維持至每桶100美元左右。
隨著新興市場的不斷富有,全球石油需求還將繼續(xù)上漲,供應卻很難隨之增加。國際能源署2013年預測,2012年至2018年,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全球市場新石油供應的最大貢獻者將是伊拉克和巴西。但巴西正艱難應對深水油田的技術挑戰(zhàn)和政治干預,伊拉克仍身陷混亂—它們很難值得依賴。中國龐大的能源需求將催生能源的高價格—這將大大改善俄羅斯經濟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