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說到當今室內(nèi)設計風格,帶有西方元素的簡歐,法國古典,田園和地中海風格在我國國內(nèi)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可以說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傳統(tǒng)的中式風格。大家都愛把自己的家裝修得偏西方文化色彩,也有很多樓盤和別墅區(qū)都是按照西方建筑樣式來修建的,帶有及其濃厚的異域風格。那么說到“西方元素”,而它的鼻祖就是古希臘和羅馬建筑了。
【關鍵詞】建筑結構;建筑元素;建筑構造;室內(nèi)造型
我們首先來探討下在現(xiàn)代的室內(nèi)裝修當中,如果顧客想要把自己的家裝修成“歐洲風格”的時候我們會怎么處理?我們可能會把門做成圓拱形,門套可能做成柱子的造型還給勾上水縫,墻上可以做上壁龕的造型還可以在墻上和天棚上貼上各種造型的石膏線條和木線條等等。而這些處理方法正是直接或間接地采用古代建筑語匯(五種柱式,門窗,山墻和各種類型的標準線腳)表現(xiàn)出建筑某一時期的本質。如果認真追究這些元素的由來,那么就得研究下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建筑了。
我們所最熟悉的那些華麗的宮殿和官邸建筑都是巴洛克,洛可可或者法國古典風格的,它們風格的特點是奢華,活潑,極具動感。這些風格都是文藝復興后演變過來的,15—16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造就了歐洲最高水平的文藝復興建筑成就。而文藝復興運動正是學習和研究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建筑師紛紛批判中世紀,學習傳統(tǒng),利用當時的科技成就,結合古希臘羅馬文化,把歐洲建筑推向新的高峰。所以古希臘和羅馬建筑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上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1、古希臘建筑語匯
1.1梁板語匯。古希臘時期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石材,而石材的水平荷載力差,垂直荷載力強,所以梁板得跨度不大,這樣就形成了幾何級數(shù)的比例關系。所以就出現(xiàn)了黃金比例的應用。
1.2柱式的形成。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室內(nèi)設計中有一種造型元素叫做羅馬柱,但其實羅馬建筑也只是繼承和延續(xù)了希臘的柱式,由希臘三柱式衍生成羅馬五柱式。希臘三柱式是陶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陶立克柱式象征男性剛勁,雄健;比例粗壯,開間小,檐口厚重,柱頭簡潔,體積感強。愛奧尼克柱式象征著女性清秀柔美,比例修長。開間大檐部比重小,柱頭精巧,有柱礎,體積感較弱??屏炙怪皆谠S多方面與愛奧尼克是完全相同的,它的柱頭是由忍冬草葉片組成,就像一個花籃,保留著愛奧尼克的卷渦,它差不多是愛奧尼克的變體。歐洲人把“柱式”看成是古典建筑的本質,這些柱式開始長期的代表性的統(tǒng)治著西方建筑。
1.3建筑的雙面坡屋頂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墻,在山花墻上可以進行雕塑裝飾。而運用到現(xiàn)在也依然存在,只不過進行了簡化和變形。
古希臘建筑語匯幾乎出現(xiàn)在整個歐洲2000多年的建筑活動中,就像之前提到的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時期都可以見到希臘建筑語匯的出現(xiàn)。
2、羅馬建筑語匯
古羅馬建筑完全是繼承了古希臘建筑的基礎上經(jīng)過他們長期的研究和創(chuàng)造發(fā)展而來。他們發(fā)明了原始混凝土,這樣就出現(xiàn)了新的我們熟知的結構——券,拱,穹頂結構??梢哉f羅馬建筑對歐洲建筑風格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2.1券拱結構的出現(xiàn)。羅馬人不僅延用了希臘建筑的幾種柱式,而且發(fā)明了托斯卡那式和混合式,并且發(fā)明了拱券結構和各柱式相結合。由于券拱結構的出現(xiàn),柱子的承重功能慢慢被它的裝飾功能所替代,這樣新的建筑結構形式和裝飾手法就出現(xiàn)了。券和柱子的結合就出現(xiàn)了券柱式,通過這一券柱式還演變成多種多樣經(jīng)常被后人所借鑒的:羅馬大角斗場券柱,萬神廟中央神龕券柱,卡拉卡拉大浴場券柱,連續(xù)券,雙柱連續(xù)券等等。有了券拱結構的出現(xiàn),使羅馬建筑極具表現(xiàn)力。
2.2萬神廟語匯。萬神廟有著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跨度和高度的圓形大穹頂,它的門廊和穹頂?shù)慕Y合方式被后人常常模仿,并且把這種結構稱為萬神廟主題。比如阿里西亞的圣瑪麗亞教堂,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等等。
2.3凱旋門建筑語匯。它的特點是:矩形的立面構圖,立面橫向分為三份,分別是女兒墻,中段墻和基座墻。立面縱向分為中間大兩邊小的券柱式門洞?,F(xiàn)在室內(nèi)設計中墻面的處理方法還經(jīng)常借鑒這樣的方式處理和構圖。
2.4羅馬大角斗場語匯。它杰出的是外立面的處理,它外檐柱式的處理圍繞著拱券和拱頂兩種結構而設計。它開創(chuàng)了拱門和柱式結合的形式,這一形式和處理手法可以說在以后的墻面處理上比比皆是。著名的例子有威尼斯考乃爾府邸和圣·熱爾維教堂等。它的這種處理方式經(jīng)久不衰,在形式和藝術效果上都被后人反復借鑒和使用。
縱觀建筑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筑結構和裝飾一直影響著人類在的建筑上的處理手法,因為古代建筑和室內(nèi)設計是一體的,很多建筑的外觀處理手法同時也運用在室內(nèi)當中。所以西方風格的室內(nèi)設計中大多的元素,造型和處理方法都落葉歸根于古希臘和羅馬建筑的成果。人們只不過是不斷在它們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組合裝飾方法和新的材料。發(fā)展至今,由于不需要考慮建筑的承重(我們不會再用古代原始的方法修建建筑),所以古希臘和羅馬建筑結構形式完全被用來作為裝飾造型的借鑒。在現(xiàn)代,西方風格的室內(nèi)設計中設計師門常常采用現(xiàn)代美學的眼光,借鑒古希臘和羅馬建筑的建筑元素來搭配和設計。我們其實就是延用了古希臘和羅馬建筑的造型,運用新的材料和技術來完成所謂的“法國古典風格”“簡歐風格”“地中海風格”。當然,西方風格的家具和軟裝飾品不在討論范圍之類。所以可以說古希臘和羅馬建筑對我們?nèi)祟惿畹挠绊懯蔷薮蟮摹?/p>
【參考文獻】
[1]朱小平.歐洲建筑與裝飾藝術[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2]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室內(nèi)建筑師培訓考試教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