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明威以其獨特的語言風(fēng)格、完美的敘述技巧和對事物的深刻洞見享譽世界文壇。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體現(xiàn)了他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戰(zhàn)后一代青年精神困惑的深刻思考,因而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作而備受關(guān)注。本文試圖借助“冰山理論”這一寫作手法,對小說結(jié)構(gòu)進行詳盡的文本分析,從而準確把握小說中精神困境的深刻主題。
【關(guān)鍵詞】海明威;冰山理論;《太陽照常升起》;精神困境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首次把文學(xué)創(chuàng)作比喻成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說:“如果一位散文家對于他想寫的東西心里有數(shù),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得真實,會強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jīng)寫出來似的?!盵1] 因此,他將豐富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深埋水下,而讓讀者通過見諸筆端的八分之一,去體會和揣摩水下的八分之七。
在小說《太陽照常升起》中,沒有明顯的情節(jié)脈絡(luò),似乎找不出故事的高潮與轉(zhuǎn)折,只是一群迷惘的戰(zhàn)后青年在四處游蕩,企圖從短暫的歡愉中尋求解脫。然而,海明威以其“冰山原理”創(chuàng)作,將小說中更為深層次的精神困境這一主題藏在了水面之下。小說通過描述這群戰(zhàn)后青年的頹廢生活,反映了他們傳統(tǒng)價值觀淪喪,失去人生目標而又苦于找不到出路的思想狀況,從而揭示了“迷惘一代”的精神困境這一深刻主題。海明威享譽文壇的“冰山理論”在小說中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使作品簡潔而深刻,含蓄且深厚,成為美國現(xiàn)代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
一、冰山八分之一:戰(zhàn)后青年的漂泊生活
故事從巴黎開始。小說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和他的朋友陸續(xù)登場。他們都屬于戰(zhàn)后迷惘的一代,親歷了一戰(zhàn)中毫無意義的廝殺,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備受創(chuàng)傷。他們滿懷拯救人類的信念參戰(zhàn),血腥的戰(zhàn)爭卻摧毀了他們的信仰與希望。他們心中傳統(tǒng)的價值觀淪喪,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只有用頹廢的生活麻痹自己的思想。他們穿梭于巴黎的各種餐廳、咖啡館、酒吧,酗酒狂歡,尋求片刻的歡愉。故事在一開始,就彌漫著一種無法排遣的悲傷。
之后,他們相約一起去西班牙參加潘普洛納的狂歡節(jié)。杰克和比爾率先起程并在布爾格特逗留了幾日。在那里,他們釣魚、游泳、和朋友玩橋牌、飲酒也很克制,他們讓大自然的力量為他們醫(yī)治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暫時逃避了他們的精神困境。然而,狂歡節(jié)開始,生活又陷于頹廢。他們觀看瘋狂的奔牛和血腥的斗牛,“熱舞、狂歡、喧嚷,一刻不?!?。他們以此來刺激麻木的神經(jīng),掩蓋精神的空虛。于此同時,這群人中唯一的女士,布萊特·阿什利,因其放蕩的作風(fēng),在幾位男士中也引起了愛情糾葛。
狂歡結(jié)束,一切好的壞的也隨之結(jié)束。他們像浮萍一樣,又開始各自漂泊。主人公杰克選擇去圣塞瓦斯蒂安,排遣心中的苦悶。不久又趕去馬德里安慰他深愛而不能在一起的布萊特。
故事似乎就是又這群青年漫無目的的旅游路線串連:從巴黎到潘普洛納(包括杰克和比爾的布爾格特之行),再到圣塞瓦斯蒂安,小說寫至馬德里結(jié)束。這次毫無目的的旅行,只是他們漂泊生活的一個片段,象征著他們空虛的精神世界,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是一群精神的流浪者。
二、冰山八分之七:迷惘一代的精神困境
小說中的故事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在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簡潔的文字背后,蘊藏著更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主題。小說也絕非它看上去那樣普通,冰山的水下部分則是小說的深刻主題——迷惘一代的精神困境。本文以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為代表,分析迷惘一代的精神困境到底是什么?
杰克曾為篤定的信仰而參戰(zhàn),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本身就毫無意義可言,他在戰(zhàn)爭中受傷,失去性愛能力,更讓他感到生活的無望。因傷所致的性無能直接導(dǎo)致了他與所愛的人無法共結(jié)連理,讓他有苦難言而又無法逃避這痛苦。他說:“在白天,我極容易就可以對什么都不動感情,但是一到夜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盵2] 在白天,他極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讓工作和歡愉占據(jù)自己,然而在晚上,卻經(jīng)常因為思念布萊特而失聲痛哭。另外,性無能也導(dǎo)致了杰克對于自己的男性身份抱以極大地不安全感。杰克作為敘述者,從來不直接袒露自己的內(nèi)心。他的困擾往往通過他對其他人的描述傳遞給讀者。他的好友科恩被他描述成是一個被女人控制的柔弱而膽怯的角色,他對于科恩缺少男性氣概的過分強調(diào),正是顯示出他對自身男性身份的自卑。而后來他得知科恩和布萊特有過一夜風(fēng)流時,他嫉妒不已?!八钠G遇讓我感到一種毫無理性的,跟人過不去的嫉妒?!盵3] 杰克清楚地意識到,布萊特不和自己保持戀愛關(guān)系根本上是由于自己男性身份的不完整,戰(zhàn)爭的苦浸染著他的感情和生活,讓他無處遁逃。他和朋友們四處游逛,尋找樂事,自己卻清楚地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徒勞。他曾經(jīng)對科恩說:“跑到另一個國家去不會有任何區(qū)別。這一套我都試過了。你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但你還是你。你沒辦法從自己的身體里面逃離出去?!盵4]這也正是他對于尋求解脫困境無果后極度沮喪的證明。
杰克忍受著男性身份喪失的痛苦,被剝奪了追求愛情的權(quán)利,尋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所在,而對于這一切,他又毫無辦法可循。這便是他無法逃離的精神困境。杰克是戰(zhàn)后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身體和精神、愛情和生活都被戰(zhàn)爭扭曲,他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被徹底破壞,新的價值觀又毫無建立的基礎(chǔ),長久的陷于精神困境而毫無辦法。
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在《太陽照常升起》這部小說中得到完美應(yīng)用并在突出小說主題上發(fā)揮出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小說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故事,簡潔的語言,生動的人物形象,沒有過多的情感描述,卻讓讀者清楚地感觸到故事背后蘊藏的深刻的主題——人物的精神困境。
【參考文獻】
[1]Ernest Hemingway: Death in the Afternoon [M]. New W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2.
[2][3][4]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M].趙靜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