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從后殖民主義理論去解讀托尼莫里森小說《憐憫》。文中所描述的黑人女性,在父權制及奴隸制的雙重壓迫下,其生存狀態(tài)令人心酸。夢魘般的悲慘命運毫無疑問地降落在這個群體身上,她們所承受的一切都是血和淚的混合體。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獲得身體與精神獨立的雙重獨立,才是通往自由的唯一出路。
【關鍵詞】雙重殖民;后殖民主義;黑人女性;生存狀態(tài);《憐憫》
在小說中,黑人女性所遭受的雙重殖民是她們需要面對的現(xiàn)實困境,阿閔媽,索洛,弗洛倫斯都是這種“雙重殖民”影響下的黑人女性。她們不僅要屈服于男性世界,還要在奴隸制度下卑微存活。她們的遭遇,正是這種雙重折磨的鮮明體現(xiàn)。可以說,這些黑人女性是奴隸中的奴隸。
一、父權制的殘害
關于女人的起源《圣經(jīng)》中是這樣描述的:“因為亞當沒有陪伴,幫手。上帝讓他沉睡,取出他的一根肋骨,做成了一名女人,夏娃?!盵1]P2 人類被驅逐出伊甸園,也是因為女人的好奇和虛榮,招來的不幸。可見,女人是依附于男人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認為身為女人就是要遭受壓迫,并且不能反抗。在傳統(tǒng)的父權社會下,女性是默認的二等公民,她們不僅遭受著性別的歧視,還被視為是依仗男性生存的菟絲花,離開了男人就是無處容身的流浪狗。
《憐憫》中的諸多女性,例如郵購新娘麗貝卡,對自己的未來從沒有安排的權利,而她的父親更是為了不需要嫁妝就可以擺脫自己的女兒,把她送到新大陸。雖身為白人,但只因為是女性,麗貝卡只能聽從父親的安排,可想而知,黑人女性的遭遇是多么令人揪心。當然,受到父權制殘害最清晰的角色,筆者認為,應該是來自非洲的阿閔媽,弗洛倫斯的母親。
(一)阿閔媽
近代殖民活動之初,尤其是奴隸貿(mào)易開始之后,黑人便被視為是與牲畜一般的勞動工具,而此時的黑人女性遭受著史無前例的傳統(tǒng)父權制的殘害?!稇z憫》中女主人公的母親“阿閔媽”是一名飽受折磨的黑人女奴隸。金錢的誘惑導致人心靈的扭曲,在非洲家鄉(xiāng),阿閔媽被凌辱,最后家里的房子也被燒毀,“那些家的男人們燒掉了我們的房子……更多死亡?!盵2] P167 “他們的皮膚讓人很困惑??词匚覀?,售賣我們的人是黑人。”[2] P167 做這些事情,售賣這些黑人女性的竟然是黑人男性。這些直接體現(xiàn)出了黑人女性遭到的非人待遇的根源在于父權制。這樣的制度的壓迫下,女性沒有任何地位,男性掌管經(jīng)濟軍事等權利,男性借助于這樣的權利對女性進行赤裸裸的剝削壓迫??梢?,導致阿閔媽等等這些黑人女性日后慘無人道的生活的罪魁禍首,不是白人,而是她們的黑人男性同胞。
(二)索洛
索洛是一個身世凄慘的混血女孩,這個人物形象所承受的苦是超越想象的?!八ㄒ挥浀玫氖恰母赣H——船長,也不見了”, [2] P90這里只是提出來了她因為她父親的拋棄,而迷失于海上,但是拋棄的原因也沒有道明。接下來,作者借著雙生兒的口吻說出了這只航行于海上船只的目的,“數(shù)以千計的人在海浪上行走……卻讓這些海上行走者難過極了”。[2] P96 這里作者間接地表達了黑人被販賣過來的對未知生活的恐懼,和可惡的奴隸販子唯利視圖的丑惡嘴臉。牙齒白森森的,說得就是黑人的明顯特征。因此索洛的父親也就是這罪惡販賣的頭,而索洛的親生母親可能就是被在販賣的途中,被強奸而生下來的,她的父親對她并沒有愛。這從小說后面的描述中也表現(xiàn)了出來,“我現(xiàn)在才知道,他并沒有把我當女兒來看待,只是個有用的船員而已,為他縫補船帆”。[2] P101
而索洛的兩次遭受性侵犯而導致懷孕,也體現(xiàn)出了當時男性對女性人格的踐踏?!半p生兒和她議論過此事,當時這家的兩個兒子也在場……木匠后來叫先生把她帶走,稱她的妻子再也容不下她了,那時她仍能感到傷口在隱隱作痛”,[2] P96 這里小說隱約地透露出了,木匠對索洛的性侵犯,因為索洛開始發(fā)育引起了木匠的獸欲,而對這個小女孩進行強奸。在她懷孕后,又草草地拋棄了她。被雅克布接收以后,這個不懂人事的小女孩再次遭到了強奸。而作者也沒有在小說中指出誰是這個罪犯,而是提到了索洛的一次夢境?!昂推渌艘粯?,高音漸漸變小,尖叫聲漸漸消失,白云圍繞在她周圍……當云彩完全覆蓋她的時候,她摔到地上了,說服自己說那個尖叫聲來自于別人”,[2] P100 這里坐著通過小說人物中的一次夢境間接地批判了男性對女性的踩踏與侮辱,在這里女性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有的僅僅是空乏的、供人玩樂的軀殼。
作者通過索洛為什么被拋棄和兩次被強奸的經(jīng)歷,再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無視,批判了父權社會中,男性對女性的的侮辱和踐踏的丑惡行為。
(三)弗洛倫斯
弗洛倫斯是《憐憫》這部書的女主人公。讀者透過弗洛倫斯獨特黑人女奴的視角,看到了十七世紀初期,一個北美白人農(nóng)場主莊園——瓦爾克農(nóng)場上人們的悲慘遭遇。主人雅各布因為要蓋房子,請來了黑鐵匠幫忙。弗洛倫斯在看到黑鐵匠的時候,不可自拔地瘋狂地愛上了他。他們暗自交往,弗洛倫斯認為“我是他的樹”, [2] P67莉娜對于她的癡狂狀態(tài),表示自己的擔憂,同時認為弗洛倫斯只是“他樹上的一片葉子”。做為一名女奴,弗洛倫斯不能有組建家庭的權利,但是黑人鐵匠就可以。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弗洛倫斯基本無為人的資格,作為女人,她的幸福感來自于家庭,即建構一個運作順暢的和諧的父權秩序結構。弗洛倫斯為了到達這一目的,使盡全身解數(shù)。
在她心中,鐵匠就是”她的塑造者,也是她的世界”。[2] P971 弗洛倫斯在這段感情中,她向往的是對與鐵匠自由人身份的羨慕與渴望,她異??释芘c他有個家庭,渴望得到他的保護。她對鐵匠這種盲目的愛戀與瘋狂的深深依戀使她逐漸失去了自我。而她這種心甘情愿被感情捆綁,一切為了愛情的心態(tài),導致了她在感情中的被動,也就注定了她在尋找愛情路上的失敗。
溯其根源,弗洛倫斯與黑鐵匠感情的失敗是因為弗洛倫斯心中那父權思想的長期壓抑,導致其行動走向極端,從而終止兩人的感情。兩個人,一樣的膚色, 卻因為各自所處的社會階層的不同,以及在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存所形成的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及認識而分道揚鑣。由此可見,一致的膚色并不保證兩個身份不同的人最終走到一起。
二、奴隸制的殘害
歷史學家菲立普曾經(jīng)說過,“奴隸制的建立,不只是提供勞工控,它也是種種族調(diào)節(jié)和社會秩序的體系\"。[3] P58 也就是說,奴隸制在美國社會中,不僅僅是一種經(jīng)濟制度的體現(xiàn),同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xiàn)。而對黑人奴隸的影響卻是白人社會無法想象的慘烈。
(一)阿閔媽
女兒過早開始發(fā)育的胸部引起了主人多爾特格的注意,女兒又愛美,要穿“放浪女人的鞋子”, [2] P166母親為此憂心不已,常常打罵弗洛倫斯,希望由此來改變女兒過于暴露的美麗。奴隸主那骯臟、丑惡嘴臉讓她擔心自己的女兒終有一天會重蹈自己的覆轍。她在主人家已經(jīng)飽受肉體與精神的折磨蹂躪,為了避免自己的女兒弗洛倫斯成為主人泄欲的工具,她不得不采取極端的手段幫助女兒脫離。她需要找到一個帶走女兒的人,而雅各布的到來使她看到了希望。因為她判斷雅各布是個善良的人,與她現(xiàn)在的主人有所不同,她相信自己的女兒在雅各布的身邊會受到很大的保護。當她觀察到前來討債的雅各布,不喜歡她的主人,并且覺得他看弗洛倫斯是一個正常的看待小孩子的眼光,所以她便相信在雅各布身上具備了主人所沒有的人性。因此她便判定在雅各布的農(nóng)場,縱使女兒沒有自己的保護,但是也會有比在此處呆著要好的多,起碼在身體上,女兒不會再遭罪。于是阿閔媽便主動出現(xiàn)了,故意使雅各布看到她們母女幾人,并且非常誠懇又卑微地在他面前跪下, 懇求他帶走自己的女兒。結果奇跡發(fā)生了。他同意了帶走弗洛倫斯用于抵償主人簽他的債。
就是在這樣殘酷的奴隸制度下,她的女兒不可避免的也要身為奴隸。做奴隸就意味著沒有自由,如同牲口一樣被買來賣去,被主人吆喝,強暴凌辱是家常便飯。在奴隸制度下,女奴是沒有自由及自我的,她們是奴隸主的私人物品。阿閔媽一出場,讀者會產(chǎn)生一種無法言語的心理沉痛,“那身上的傷痕像錯亂的靜脈一樣纏繞在身上,臉上也有奴隸的烙印。”[2] P36是的,這就是奴隸。她們沒有做人的權利。這樣殘酷的制度下,黑人女性的遭遇可以預示到,如果主人沒有人性的話,那么女奴的日子是相當凄慘的,暗無天日、慘無人道的形容都不足為過。
(二)索洛
索洛(sorrow)是悲痛的意思。索洛成為女奴之后,長期無法從巨大的生活巨變中清醒過來,因此經(jīng)常處于神志恍惚的狀態(tài),從而導致她身體備受凌辱,兩度產(chǎn)子。雖然索洛生活在雅各布為她們布置的如同伊甸園一般的農(nóng)場里,但是她卻把自己關閉在自我世界那個狹小的不與外人交流的世界里,身為奴隸與女人的這兩種身份,使她在這樣的蓄奴制社會中里飽嘗了人間的種種苦難與辛酸。她失憶的狀態(tài)著實讓人唏噓。著名美國廢奴主義者哈瑞特加卡博(Harriet Jacobs)曾經(jīng)說過,“對于男人來說,奴隸制是可怕的;但對于女人來說,奴隸制更加恐怖。她們除了必須要承擔所有奴隸背負的重擔以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委屈和不幸?!盵4] P37 19世紀德國的社會主義思想家奧古斯都倍倍爾(August-Bebel)也曾這樣描述婦女的地位,自創(chuàng)世之初,受壓迫便是婦女和勞動者的共同命運.婦女是人類飽嘗束縛的一群 她們在奴隸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jīng)淪為奴隸。[5] P14 而對于作為奴隸的婦女來說,她們就是奴隸的奴隸 ,她們在夾縫中尋求生存,意志頑強但生存曲折。
(三)弗洛倫斯
小說的開頭,就呈現(xiàn)給讀者這樣的場景,黑人女奴懇求白人奴隸主雅各布帶走自己僅僅七,八歲的孩子,用于抵債。這種不合常理,有悖人倫的行為讓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同時也為小小的弗洛倫斯的命運捏了一把冷汗。
這一場景在書中反復出現(xiàn),成為弗洛倫斯心中縈繞她一生的噩夢。書的開篇部分,弗洛倫斯?jié)M懷疑惑:“我在看……我。我。先生同意了,更改了欠款的數(shù)目。”[2] 這是十六七歲的她在回憶當時的情景,因為是親身經(jīng)歷,所以從小女孩的視角來看,一切都是那么刻骨銘心,難以釋懷。母親最終選擇放棄了她,那兩個重疊的“我。我?!卑囊饬x是十分深刻的,它道出了弗洛倫斯內(nèi)心深處的無比震驚與驚訝,表達出她被母親放棄時的痛苦,從此被母親拋棄的慘痛一直隱藏在她的內(nèi)心,折磨著她。在書中,弗洛倫斯重復最多的,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回憶情景,就是她看到,阿閔瑪牽著弟弟的手卻放棄自己。這在幼年弗洛倫斯的心中造成了難以愈合,難以撫平的傷痛,這一遭遇成為她永遠的心結。
從此,她的生活也被這一夢魘所折磨。從在農(nóng)場中竭盡全力去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表揚至義無反顧乃至失去自我地瘋狂愛上鐵匠的悲劇,都是因為遭到母親遺棄,渴望安全感和撫慰的不正常的心理陰影導致的。弗洛倫斯的母親是一名黑人奴隸,她無法保證正在成長發(fā)育的女兒能夠逃過其主人的魔爪。為了避免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她忍痛把女兒送給了更人性的農(nóng)場主雅各布,這是作為母親能為女兒作出的最好的選擇。而弗洛倫斯因此變得焦躁,害怕,計較這樣計較那樣,不停在心中琢磨一些小事情,她自此失去了愛別人與被別人愛的能力。別人的一點點贊許或者微笑對她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她渴望于被肯定,她沒有了自我,她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曾經(jīng)被拋棄的經(jīng)歷,在這個小女黑奴心理留下陰影,被新主人家里的人接納,她對她們都充滿了感激?!安粌H是她一直以來值得信任,而且是她對每一點愛,或者是拍拍腦袋,或者是贊許的微笑都懷著感恩之情?!?[2] P61
三、結語
《憐憫》一文中,對于黑人女奴生存狀態(tài)的描寫令不少讀者唏噓感嘆。但是種族壓迫與性別歧視是歷史終究過去,那樣一段暗無天日沉重的黑人女性悲慘史已經(jīng)揭開了新的一頁,美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也早已超越了種族的限制。對歷史的重新審視以及對比現(xiàn)實,黑人女性在追求自身價值及獨立的道路上崎嶇曲折,莫里森想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處,保持自身的獨立,獲得精神的自由與堅強對女性而言彌足珍貴。
【參考文獻】
[1]圣經(jīng):舊約,上海: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2009.
[2]Toni Morrison.A Mercy[M].New York:Knopf,2008.
[3]陳其.美國史學界黑奴制研究的主要流派與觀點[J].歷史教學問題,2003(2).
[4]Jacobs, Harriet.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 .[M].New York:Penguin Books,2000.
[5]李銀河.婦女:最漫長的革命[A].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精選[M].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