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諾曼底登陸70周年紀念日吸引了大量關注,而在1944年7月發(fā)生的另外一件大事——以新罕布什爾州山區(qū)度假勝地的名字命名的布雷頓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可能在塑造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發(fā)揮了更重大的作用。它不僅催生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而且還確立了美元在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
為什么對我們如今的狀況來說,這很重要呢?正如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jīng)濟大國一樣,如今西方面臨的巨額債務和財政壓力和中國等經(jīng)濟大國的崛起,也促使我們思考金融的未來。
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英鎊一直是全球的“儲備貨幣”,主導著貿易和金融體系。“像英鎊那樣穩(wěn)固”成為一個廣為使用的比喻,英鎊以略低于每盎司4英鎊的固定兌換率與黃金掛鉤。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英國放棄了金本位制,你無法再把英鎊兌換成黃金。金本位制于1925年再度啟用,但是正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說,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之舉。
為了維持英國的出口競爭力,該國的物價不得不強制降低10%,更重要的是,工資也是如此。由于美國農業(yè)和工業(yè)出口量在上世紀20和30年代猛增,美元實際上已經(jīng)取代了英鎊。在上世紀20年代,為財政拮據(jù)的魏瑪共和國提供幫助的也是美國銀行家。而英國作為一個資本出口國來說,已經(jīng)頹勢畢露。在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的時候,美國持有全球黃金供應量的大約60%?!跋胂胫Z克斯堡的黃金,”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的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哈里·德克斯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說,“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處在有利地位的原因?!彼€說,“我們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想要的任何貨幣?!?/p>
布雷頓森林會議規(guī)定了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官價,還規(guī)定所有其他主要貨幣——英鎊、法郎、馬克、日元——即便不能直接兌換黃金,之后也要與美元掛鉤。這個體系一直延續(xù)到1971年。那時候,越南戰(zhàn)爭和林登·B·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會”(Great Society)計劃導致美國資金吃緊。隨著赤字和貿易逆差的不斷增長,美國要維持每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經(jīng)步履維艱。因此,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總統(tǒng)不顧美聯(lián)儲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F. Burns)的反對,放棄了布雷頓森林會議規(guī)定的美元兌黃金固定官價。
國際批評家說,取消美元和黃金的掛鉤,是美國對其身為國際貨幣體系擔保人的職責的背棄。幾十年來,情況已變得更加糟糕。美國欠公眾的債務達到17.6萬億美元,巨額貿易赤字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然而,盡管中國和波斯灣國家等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對國際貨幣體系極為不滿,重新審視這個體系的機會卻從未出現(xiàn)。在美國面臨如此巨大的貿易逆差和預算赤字之際,就連美國人自己也質疑美元的安全性。中國擁有近4萬億美元的儲備——這是其重商主義貿易政策帶來的累積——因此中國擁有充足的籌碼,可以要求在樹立貨幣新秩序的過程中擁有領導地位。但是,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爭取貨幣霸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過去的25年中,中國為了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一直在奉行積極的出口增長政策。它接二連三地讓人民幣貶值,1美元在1980年時可以兌換1.50元人民幣,到1994年時可以兌換8.72元。(今天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6.20元人民幣,美國認為這個匯率仍然遭到人為壓低。)
中國會不會有朝一日也讓人民幣和黃金掛鉤,就像英國1821年時做的那樣呢?從中國的儲備來看,它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而且如果將來有事實證明,美元是一種價值不可靠的儲備的話,中國在政治上可能也有這么做的意愿。
當然,英國在1821年對金本位制的采用,導致了一個急劇通縮期的惡化;根據(jù)一些人的計算,在這個通縮期內的1818到1822年之間,消費品價格降低了近50%。然而,金本位制的支持者認為,在19世紀的其余時間里,是金本位制確保了英國在財政和貨幣領域的主導地位。正如英國歷史學家A·J·P·泰勒(A.J.P. Taylor)所說,19世紀的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平衡的預算和金幣,一個國家就無法興旺發(fā)達?!弊詣P恩斯以來,西方一直試圖否定這個觀念,并且紛紛倚重于赤字開支和法定貨幣,而支持它們的,主要是“政府債務不會違約”的預期。
中國不像西方那樣負債累累,但它正在通過促進消費者需求的方式,設法“重新平衡”本國經(jīng)濟;而中國消費者也希望享受西方世界享有的那種生活質量。2010年以來,人民幣已升值14%,而且沒有明顯傷及中國的出口。
在擴張制造基地并占領國際市場后,中國可能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已經(jīng)離不開它的產(chǎn)品。最終,它可能會將人民幣和黃金掛鉤,認為這種恒定而永久的東西是比美元更優(yōu)越的價值儲藏手段。有了收支平衡的預算和金本位的貨幣,中國經(jīng)濟可能會比現(xiàn)在還要令人生畏。這樣的舉措將標志著“中土之國”的真正回歸。在今天恐怕很難想象,但從很多方面看,這種設想作為一個國際貨幣管理體制,要比尼克松不經(jīng)意間在1971年建立的浮動匯率制更穩(wěn)定,當年正是這個制度徹底推翻了布雷頓森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