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答案。可是當你在等答案的時候,性會提出幾個很好的問題?!蔽也皇敲绹鴮а菸榈稀ぐ瑐惖闹覍崜碥O,但我對他這句話印象深刻。
都說偉大是熬出來的,但一個熬字,道出了多少艱辛卻不是外人能夠體會的。比如剛剛又一次在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追逐中敗北、被中國網(wǎng)友譽為“全球最知名專業(yè)陪跑選手之一”的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他在頒獎典禮上的眼神,其實是對熬字的最佳詮釋。
我堅信李奧納多不會放棄,總有一天會捧得分量最重的那個小金人。就像中國影壇多年的“黃金配角”廖凡,40歲憑借《白日焰火》贏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的影帝,他獲獎后,中國很多媒體用了一個熬字來形容廖凡的演藝路,而廖凡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稱自己是“熬”過來的。當然,電影行業(yè)里的典型例子還有華人導演中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李安。事實上,這樣的勵志故事在電影行業(yè)還有很多,在各行各業(yè)每天也都在上演著。
回到葡萄酒行業(yè),功成名就的人中也有類似故事。
這期雜志我們做了一個專題,關于李華和他創(chuàng)辦的葡萄酒學院。事實上,這個行業(yè)關于李華的爭議很多,但對于李華的葡萄酒學院其非議卻是很少。教書育人本就是一件值得讓人尊敬的事,更何況他還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學院。
但當年創(chuàng)辦學院的困難、李華的艱辛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到。
事實上,今年雖然是葡萄酒學院成立20周年,但李華當年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創(chuàng)辦葡萄與葡萄酒專業(yè)是1984年,十年磨一劍才把學院的牌子立起來。但增加一個專業(yè)和創(chuàng)辦一個學院完全是兩個概念。在國家標準完全空白、“三精一水”大行其道、大部分人還不知道葡萄酒為何物的20年前,你要創(chuàng)建一個學院,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李華坦誠地講過,葡萄酒學院從92年創(chuàng)辦到94年掛牌這兩年的時間內(nèi),自己有很多打退堂鼓的時候,但性格使然加上夢想的力量還是戰(zhàn)勝了這些困難——熬字的筆畫并不多,但要寫好難度并不小。
中國酒業(yè)毫無疑問也到了煎熬的時刻,今天很艱難,明天更艱難。酒商怎么辦?對于專心做酒的酒商而言,這個時候挺住,或許意味著一切,因為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挺住并不是死等,而是在等待的同時努力完善自己并尋找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依然有人利用行業(yè)低谷中酒商的焦急心態(tài),生造出了許多概念來忽悠酒商,其手段并不高明,但依然有很多酒商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