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塢”是王維的一首詩,也是那個時代輞川附件的一處地名。
詩里的情境同王維大部分詩歌一樣,靜謐、寥落但是脫俗。
作家辛夷塢說,她之所以走上寫作之路正是不想過可以想象的人生,
她也很喜歡王維的那首詩。
于是,從這個筆名開始,她寫小說,寫情感生活和青春過往中的悲歡離合,好像也像王維一樣過上了在輞川之上看花開花落的生活。
《水下離歌》
歲月漫長而殘酷,有太多的東西失去就不會再回來。人生是否可以苛求完美?生命中該舍棄哪些,又該守護什么?朱迪絲一直沒弄明白這個課題。少年時期,她相信“天涯海角、矢志不渝”,然而,山高水遠、歲月無情,自求學開始,她的人生出現(xiàn)了第一次偏離。之后的她信奉“丟失了愛情的婚姻比比皆是”,更加穩(wěn)妥地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墒牵碾H遇再次將她推上十字路口,而她的抉擇,改變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命運。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關于死亡還是愛情》
本書為當代罕見的紀實文學經(jīng)典,記錄了人類史上最浩大的科技悲?。?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發(fā)生爆炸,鄰近的白俄羅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當場死亡,更多人被撤離,被迫放棄一切家產(chǎn)。成千上萬畝土地被污染,成千上萬人因高輻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種疾病。
作者用三年時間采訪了這場災難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達災難現(xiàn)場的救援人員的妻子、有現(xiàn)場攝影師、有教師、有醫(yī)生、有農夫、有當時的政府官員、有歷史學家、有科學家……每個人不同的聲音里透出來的是憤怒、恐懼、堅忍、勇氣、同情和愛。
《玫瑰與革命:
我的丈夫》
這是阿萊伊達·馬奇人生中第一次回憶丈夫切·格瓦拉,書中呈現(xiàn)的是一個鮮為人知、柔情萬種的格瓦拉,他是英雄、情人、丈夫、父親,還是詩人。書中包括74張格瓦拉與親友私密照,及格瓦拉明信片、信件手稿,格瓦拉創(chuàng)作的詩歌和故事。在妻子的眼中,丈夫很會寫情書?!肮陋毻高^這兩扇門,逃了出去,到它綠色的島嶼找您去了。我不知道某一天,我們是否可以手拉手,身邊圍繞著孩子,踏著過去的腳印欣賞這一切;如果不能,我為您夢想之?!?/p>
《星運里的錯》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兩個患有癌癥的青少年之間有關愛情、生命和死亡的故事。 16歲的印地安納州女孩兒Hazel患有肺癌,最近病情似乎有所緩解,但每次的診療都仿佛在刻印著她生命最后的篇章。直到她青少年癌友互助會認識了同樣身患骨癌的男孩Augustus,她的人生于是開啟了新的扉頁。電影根據(jù)John Green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名字取自莎士比亞的劇作《凱撒大帝》里的一句話: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that we are underlings。
世上沒有守株待兔的幸福
辛夷塢說,在她的新作《應許之日》中,愛情中的兩個人就像是漂流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露出了最原始但也是最本真的愛的狀態(tài)。故事里的女主角勇敢地去追求一個經(jīng)濟上一無所有,身份來歷不明的人。而男主角縱然一無所有,卻也能自信地給身邊的女人燦爛千陽般的坦蕩溫暖,沒有任何自卑和猶疑。故事的靈感來自于作者看到的一則新聞,新聞中的女人守候入獄的丈夫長達十年,幾乎變賣了所有家產(chǎn)?!拔耶敃r看了就覺得,女人的愛怎么可以這么有韌度?!睂τ谶@非常值得珍惜的故事和人物,辛夷塢給出自己的理解:“真愛都是一場冒險,需要你一點勇氣,也需要你付出一定的代價的。世上沒有守株待兔的幸福。”于是在她的筆下誕生了那兩個原本不可能產(chǎn)生交集的人物,誕生了一段并不被世俗看好的愛情。
不甘心被動的守候,這雖然是辛夷塢創(chuàng)作中對于愛情的態(tài)度,卻也是她自己對待生命的方式。在專職創(chuàng)作之前,她在原來的單位做了很多年的文秘工作。到了駕輕就熟的時候,她覺得再也不能從這份工作中獲得更多的自我提升,再多的重復也只能是虛耗時間,現(xiàn)在有的光陰甚至成為30年之后可以想象的情景寫照。這種想象和對比讓她產(chǎn)生了改變的想法,也正好時逢勇氣尚存的年齡階段,在和先生一起的短暫旅行之后,她忽然產(chǎn)生了不愿意再回到原有的生活軌道上的念頭。先生幫她下了辭職的最后決心,第二天她就到單位去辭了工作。
辭職后的日子按照既定的設想走上軌道。辛夷塢先是在網(wǎng)上看了一段時間的小說,就想開始嘗試自己去寫作?!霸凇对瓉砟氵€在這里》之前,上大學時,我寫過一個短篇叫《晨昏》,當時我一直想把那個故事再擴展一些,但進行的同時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觀點已經(jīng)和上大學時背道而馳,沒辦法繼續(xù)了,所以草草收場后,就準備開始寫《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了?!蹦切╅L短不一、題材各異的故事大多都是她積累的結果,多年的文秘工作使她有機會積累非常多的素材,當素材充足時,故事順暢地流淌出來,寫作也并不痛苦,這一次的《應許之日》也是如此。
專職作家每天的生物鐘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輕松,宅在家的時候,辛夷塢喜歡寫作、看電影、看書,做這些與一般的“文藝女青年”沒有太大差別的活動。不同的是,當需要大腦放松的時候,她的方式是打游戲,甚至會有停不下來的時候。“這次在創(chuàng)作《應許之日》時,每天的放松時間就是玩一會兒‘爐石傳說’,偶爾會玩得停不下來,我會通過提高寫作量來約束自己?!痹谒闹校约航窈蟮膶懽鬟€是會延續(xù)擅長的方向,寫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而已?!澳挲g變化心情也會變化,作品內容也會跟著變化,讀者群也會變化。像池莉、嚴歌苓這樣的中年作家,照樣也有很多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