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典型的“80后”女生,按照嚴格定義上來講,我是沒有像父輩那樣的“故鄉(xiāng)”的。但每一年,我都會在風雪交加的時候,隨父母回老家過年。尤其是小時候,在市里教書的父母處于奮斗期,無暇看管我,為了降低生活成本,也為了我有個無憂的童年,他們決定把我送到奶奶家上小學。于是“故鄉(xiāng)”在我心里被賦予了更多的定義,他們的故鄉(xiāng)也是我的故鄉(xiāng),且那份情,濃濃的,來得更甚。
我的故鄉(xiāng)名叫“湯泊”,想來現(xiàn)在在本地也有了不小的人氣和知名度。大名鼎鼎的“湯泊溫泉旅游度假村”,每年吸引著大批前來游玩消遣的訪客。“湯”,古文本意為熱水,另有“溫泉”一說?!安础北疽狻昂呏亍?,現(xiàn)在想來“湯泊”應該是個很古老的名字,它取義“溫泉邊的田地”,不知是不是自戀,總覺得自己家鄉(xiāng)的名字,都透著古典的美好。
小的時候并不懂這么多,反而感覺自己的故鄉(xiāng)好偏僻,好小,名字好土氣。說起來,村居民不超過200戶,前前后后吼一嗓子便能聽到。但這并不能抵消我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歡,尤其是小學的時候,村子里前前后后的小學生,每天背著自己爸媽縫制的斜挎背包,完全都是小碎布拼接的(據(jù)說現(xiàn)在拼接很流行),花花綠綠,很是有朝氣地向鄰村的小學進發(fā)。晚上呢,也是永遠沒有作業(yè),3點半就放了學。一放學,這群孩子就呼啦一下子跑到山野上,春天去拔草芽、摘桑椹,夏天采野花、釣魚、抓龍蝦,各有玩法。我永遠都記得,冬天,茫茫的大雪將一切覆蓋,但生機卻暗藏在一片純白之中。我們小伙伴們?nèi)鰵g地打雪杖、堆雪人,在被壓緊實的雪地打滑溜。一不小心天黑透了,這才記得往村子走,手里還不忘攥著一枚大雪球。遠遠看去,村子那邊炊煙裊裊,溫暖而昏黃的燈光暈染著整片蒼茫的雪景。我仿佛嗅到了晚飯那種家常而體貼的味道,走到村頭,才看到奶奶站在那里,打遠處就開始喚我,走近了,不無責備地說:“我是左等右等你也不來家吃飯……”而且奶奶手里還備著小笤帚,開始給我掃落在頭發(fā)上、身上,甚至領(lǐng)子里的雪,我們倆笑著回家去。
還沒上完一年級,我就隨父母回了市里。生活是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融入城市的節(jié)奏。但是內(nèi)心里,那一縷故鄉(xiāng)的炊煙,兒時玩伴的笑臉,還有奶奶在村頭翹首等待的那一幕幕,那種溫暖的回憶在心底,始終不能揮去。于是總盼著過年,盼著回去看看。
幾年前,“湯泊溫泉旅游度假村”開始營業(yè)了。母親節(jié)那天,附近村子的已婚女人都可以去免費體驗,算是對鄉(xiāng)親的回饋。那一天我正好在家,就帶著奶奶去了,自己也想體驗一把。老人覺得很奇怪,既是“洗澡”,為什么要穿泳衣?在按慣例沖涼之后,老人死活說可以了,可以回去了。因為她覺得來溫泉的目的,就是為了“洗澡”,“洗干凈就行了,還泡什么,還穿泳衣,男的女的在一起,真格路(方言‘奇怪’的意思)!”在我的勸說下,奶奶跟我進了溫泉池,前前后后,把所有的水流按摩啊、室外溫泉體驗了個遍。其實,老人還是很高興的,回去的時候,還不忘和村里的老太太說起自己的“奇遇”:現(xiàn)在的澡池子很大,還有按摩,自動的……
回想起小時候,村頭有個很古老的浴池,差不多可以說是個小棚子,半露天的。里面各有浴池兩個,泉眼4個。每次可以容人十幾個,于是周圍十里八村有約定俗成的習慣,陰歷的五、十是女人去“趕湯(方言沐浴的意思)”,其余時間則是男人“趕湯”。溫泉水是湛藍的顏色,印象里通透似藍寶石。夏天蚊蟲叮咬或是濕疹,一經(jīng)沐浴,很快痊愈,很是神奇。兒時記憶里,那水很燙很燙,的確有治愈的感覺。不知道為什么,躺在溫泉度假村的浴池里,感覺到的是新鮮,是體驗,但那種治愈的感覺,的確很難尋到了……盡管如此,我還是很高興,好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與人分享,讓五湖四海的朋友都知道我故鄉(xiāng)的名字,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和自豪?
現(xiàn)在兒時的玩伴,大多都在度假村工作。度假村改變了他們,也改變了故鄉(xiāng)的節(jié)奏和樣子。過年的時候,村里的鄉(xiāng)親們舞動大龍,用傳統(tǒng)的方式為自己慶祝。但是,村頭的郝大爺每年依舊送來自己親手磨出來的豆腐,正宗鹵水豆腐,豆香怡人,我們小菜園兒里的紫豆角、草莓西紅柿也會送一些給鄰居嘗嘗鮮。村風依然很淳樸,生活在那里,就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不,現(xiàn)在這樣講,可能有些不恰當了。
其實,我倒是認為,所謂“世外桃源”,是心態(tài)上的一種極致的放松,是那種回家的心情。這種感覺,就像兒時記憶中的炊煙一樣,不可捕捉,但永遠會在你心靈最寧謐的傍晚悠然升起。